来源:封面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5年来,西南医科大学85%毕业生服务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过去5年,在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西部高水平医科大学的进程中,西南医科大学坚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加强内涵发展,强化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构建“三全育人”新体系赋能立德树人实效

5年来,西南医科大学依托全国高校 “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充分整合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起具有西南医大特色的育人工作体系。

一方面,学校深入开展“课程-团队-专业”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获批四川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获批省级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16门、示范教学团队4个、示范专业2个。

同时,西南医科大学创新性开展思政工作队伍协同育人实践,推进落实“五育并举”,加强建设“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优秀校友”大思政队伍。通过挖掘新时期开展思政工作队伍协同育人的时代意蕴,探索协同育人格局的生成逻辑,实现大思政工作育人实效全面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学校积极推进泸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参加全国高校“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讲思政课”微电影展示、公开课活动获国奖6项、省奖10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质量人才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我国大学肩负的历史使命、政治责任和发展机遇。勇担责任,抢抓机遇,西南医科大学答出一份不错的试卷。学校践行“大健康”理念,主动适应医学新发展、群众健康服务新需求、健康产业发展新要求,大力加强儿科学、麻醉学、影像医学等急需紧缺专业建设,新增智能医学工程、精神医学和休闲体育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南医科大学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专业内涵建设。目前,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约占所有专业50%;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81门,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获批总量位居全省医学院校前列。

新医科建设是推动现代医学进一步纵深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西南医科大学大力加强新医科建设,深入推进临床医学“卓越医生2.0班”人才培养改革,积极探索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设临床医学(本硕衔接创新班)。投资1亿元建设2.2万平方米的“新医科实训大楼”,为推进新医科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外,学校大力推进“医工、医理、医文”结合,建立完善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教育体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持续出现进口旺、出口畅态势。近年来,毕业学生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科生推免计划不断增加,40%推免生进入“双一流”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