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论语·述而》有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尔雅·释诂》则曰:“法,常也。”“崇德尚法”既是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学系的系训,也是建系之基、育人之本,一如王安石千古名文《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所言:“所谓陶冶而成之者何也?亦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其道而已。”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学系秉承“崇德尚法”系训,依托千年瓷都、百年学府厚重的人文底蕴,坚持知识产权特色发展战略,发挥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优势,立德树人,陶冶成器,致力于培养具有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知识产权特色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名城名校底蕴深厚

景德镇陶瓷大学坐落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景德镇市。景德镇市历史悠久,文脉深厚,艺术气息浓厚,是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全国版权示范城市。陶瓷是景德镇的立市之本,称都之源。“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作为世界陶瓷的圣地,拥有两千多年冶陶史,一千多年官窑史,六百多年御窑史。今天的景德镇市正奋力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价值、新时代特征、江西元素、景德镇特点的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新路子。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是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学校肇始于1910年的中国陶业学堂,1958年成立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为原轻工业部直属高校,1984年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行业背景深厚、学科特色鲜明的大学,百余年来,学校文脉相承、弦歌不辍,在中国陶瓷界被称为“陶瓷黄埔”,在中国艺术界享有“陶院现象”美誉。学校坚持“陶瓷大学服务陶瓷”,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正朝着建设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陶瓷大学迈进。

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学专业教育始于2002年,2018年成立法学系。2002年开始招收法学本科专业,2016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法学专业2019年获批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目前为江西省省内一本招生专业。法学系拥有1个陶瓷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6年开始招收陶瓷知识产权保护(二级交叉学科硕士点)研究生,2020年开始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法学系下设法学专业教研室、知识产权教研室、实验中心、法律硕士(JM)教育研究中心,拥有一个智能化的标准模拟法庭、知识产权专业教室和专业资料室。在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围绕全面建设“六个江西”和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法学系正抓住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机遇阔步向前。

知识产权特色发展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三年再次视察江西,殷殷嘱托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为景德镇的未来发展标定了历史方位、擘画了美好蓝图。201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成为国家首个文化类国家级试验区。自批复以来,围绕“两地一中心”战略定位,即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景德镇市奋力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文化传承保护硕果累累,产业融合发展亮点频现,对外合作交流出新出彩。

为了满足当代景德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千年瓷都文化根脉传承创新的内在需求,2021年4月26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江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正式成立。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是继宁波、苏州之后设立的全国第三家非省会城市的知识产权法庭,是以陶瓷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的跨区域管辖的知识产权法庭。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的成立,将进一步对知识产权特别是陶瓷知识产权给予全方位、一体化的司法保护。

2006年9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建设,江西省知识产权局、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共同承建的“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成立。该中心为我国陶瓷行业唯一的国家级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也是江西省唯一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中心。2008年11月,经报江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了事业法人机构“江西省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2012年成为全国第一批认定的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2014年江西省首批“江西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和“江西省陶瓷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挂靠中心。

依托“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陶瓷艺术设计版权交易中心”“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中国陶瓷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和服务平台,景德镇陶瓷大学2016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本科专业,2016年开始招收陶瓷知识产权保护二级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2020年开始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知识产权法为主要方向之一。近年来,法学系全面主动对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与法治实务部门和法律社会服务机构密切合作、同频共振,积极开展有关陶瓷知识产权实务和法律保护研究和教学,服务地方和行业,在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实践教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走出了一条知识产权特色发展道路。

政产学研协同育人

2015年,景德镇市人大常委会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全国地方立法联系点,景德镇市人大常委会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共建“地方立法研究基地”。法学系把教学科研、依法治校和服务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将立法基地建设成为科学立法的重要平台,在为地方立法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加快立法人才培养,有力促进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学学科专业水平和依法治校水平进一步提升。

2021年在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与景德镇市市场监管局、景德镇市瓷局的支持下,景德镇陶瓷大学发起成立“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联盟”,旨在建立知识产权内部协调机制和信息互通平台,推动知识产权服务的便民利民,合理保护景德镇陶瓷行业知识产权,增强景德镇陶瓷行业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能力;

2022年由景德镇陶瓷大学、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美术馆、国际陶艺学会(IAC)联合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陶瓷教育联盟,提升办学特色,深化国际办学,在江西高校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作示范、勇争先,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探索构建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一带一路”国际陶瓷教育联盟。

背靠立法基地和行业联盟,法学系积极主动地与本土法治实务部门开展各种形式的战略协作:与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举办“景德镇陶瓷地理标志座谈会”“女性与知识产权论坛”“陶瓷知识产权保护专题沙龙”和“高校专利人才培养研讨会”,深度参与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景德镇制”区域品牌管理立法和陶瓷行业标准的制定,助力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御窑厂申遗讲好景德镇故事。法学系还与景德镇仲裁委员会合作,多名教师作为仲裁员和专家委员参与打造“景德镇国际仲裁院”和知识产权仲裁团队。

教学相长陶冶成器

法学系拥有一支学术功底扎实,治学严谨,教风优良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5人,校内硕士生导师10人,校外硕士生导师9人,兼职律师占教职工总人数的80%以上,专职教师的90%以上拥有境内外知名政法院校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中多人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库专家、首批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江西省教学名师和校级“我最喜爱的老师”,多人担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仲裁法研究会理事。法学系教师围绕学科和专业建设开拓进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数十余项,公开出版论著和教材10余部。

法学系学风浓厚,学以致用,法律协会、辩论与口才协会、法律援助中心等学生社团和组织活跃,在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活动中表现活跃,“景德镇版权服务站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站”落户法学系,学校法律咨询室和“蒲公英”学生普法宣讲团、湘湖镇法律顾问团成绩斐然,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律援助中心蓄势待发。法学系大多数本硕毕业生活跃在公检法司、法律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企业法务领域,就业去向落实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触摸千年文化底蕴,追寻千年名城百年名校文脉,共赴公平正义理想,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学系是有志于投身法律和知识产权事业的青年学子实现人生理想的起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