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5年九月,韩信灭代国,“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说明当时在楚汉的正面战场上(成皋之战),楚军给汉军制造了很大的防守压力,刘邦想到霸王就嘬牙花、掉头发。

所以他不得不立刻享用韩信的胜利果实,把魏国、代国的精锐兵员抽调过来充实荥阳的防御力量。

公元前205年十月,韩信稍事调整,又开始了灭赵的工作,他手上只剩数万新兵,战斗力和战斗经验都不足,故而后面采用背水列阵的奇招诱敌。

韩信八月破魏,九月亡代,你说恐怖不恐怖?

当然恐怖,故而赵歇和陈馀非常重视,集结主力部队,在井陉口扎营拒敌,打算依靠有利地形来消灭韩信张耳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意味着,韩信把赵国的主力牵制在北方,其南方的布防是相对虚弱的。

汉王及其幕僚始终保持着他们的行事风格——瞄准敌人虚弱的部位,狠狠地捅一刀。

尽管荥阳压力山大,从全局考虑,大汉集团还是让靳歙分出一路人马从南边进攻,对赵军形成夹击之势。

由于陈馀在战术上看不懂韩信的套路,落了个懵逼而死的下场,赵歇跑到襄国,被汉军包围,城破遭擒,最终被杀。

可以肯定的是,灭亡赵国并非韩信独立完成的事业,而是由汉军的两路军队南北夹攻实现的。

争议点在于:南路军的主帅到底是谁,是刘邦,还是靳歙?

个人以为,其实是不是刘邦都没关系,没必要争个面红耳赤,无论谁做主帅,都不影响汉灭赵这个历史大事件的发展和结局。

《史记》对汉灭赵之战记载得比较模糊,司马迁爷爷也不是神,他写的不少事件出现过前后相悖的矛盾,有的时候甚至采信民间传说,还喜欢偶尔客串小说作者。

《史记》和《左传》对比起来,代入感那可强多了,毕竟是纪传体,具有丰富饱满的文学色彩,让人身临其境,难免在严谨程度上打了些许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非要较真,窃以为,刘邦大概率没有亲自指挥南路军伐赵。

理由:

1、彭城之战,刘邦端掉项羽老窝,抢了女人和财宝,项羽恨他恨出一个窟窿,盯着刘邦玩命追,根本不管其他人,以至于刘邦麾下的140多个列侯无论老弱全部平安回到荥阳,可见项羽多么一根筋。那么,以刘邦的处境,大汉集团全体员工应该不会让他离开相对安全的荥阳,带着一支部队去赵地涉险,只要项羽得到了情报,毫无疑问会立即杀过去。

2、京索之战的短暂胜利,只是让汉军在最危难的关头喘了一口气,并不等于局势反转了过来,否则刘邦就不需要抽调韩信的精锐。就整体局势来讲,守住荥阳要比伐赵重要的多,按照常理,刘邦理应坐镇荥阳指挥协调前后各方。根据史料,刘邦在公元前205年六月逃回荥阳,到同年十二月左右跑路,大半年期间并没有任何明确的离开该城的记录。

3、《史记》记载,靳歙“从攻安阳以东……从攻下邯郸……从攻朝歌、邯郸”,连用三个从,有人以此认定,靳歙不是主帅,他是跟随着别人作战。跟随谁呢?当然是刘邦。百度、知乎还有很多贴吧都是这么理解的。但是,司马迁爷爷并没有具体说从谁,何况“从”这个字除了跟随的意思,还有服从和听从的意思,韩信作为左丞相、北伐总指挥,节制靳歙的军队属于情理之中的操作,所以靳歙从韩信也是说得通的。

4、南北两路军队在襄城会师,赵国基本被搞定,但小乱子肯定不少,需要有人来镇抚赵国,于是韩信“乃遣使报汉,因请立张耳为赵王”。假如刘邦在襄城,韩信当面请示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