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申报专家评审工作即将开始,在此之际,作为助力多家国家物流枢纽获批的建设方案咨询服务机构,四川物流研究院带您回顾4批国家物流枢纽的获批特征变化。

2019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牵头发布4批国家物流枢纽年度建设名单,共包括95个国家物流枢纽,覆盖30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涉及80个左右城市。其中,重庆目前布局枢纽数量最多,已达到4个,其次是天津、西安、青岛(合并建设1个)、深圳、南京(合并建设1个),已完成枢纽建设3个。

1. 获批枢纽类型批次变化特征

统计4批次以来不同类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数量变化可以发现:

  • 国家优先布局的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与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侧面说明我国水运与陆运发展已较为成熟,航空物流仍处于起步阶段。
  •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获批数量逐批次下降,陆港型在每批次中仍是获批数量最靠前的枢纽类型,作为内陆地区物流业发展的主要载体,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主力队伍。
  • 获批数量最多的枢纽类型由第一批的港口型、陆港型等交通枢纽类枢纽,演变为第四批的生产服务型,也说明了国家推动物流业与生产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国家物流枢纽4批次获批类型变化

(备注:空港型与陆上边境口岸型获批数量重合)

2. 不同地区获批枢纽类型变化特征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带的地理划分方式,东部地区作为先发地区,是第一批国家物流枢纽优先布局的区域。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枢纽获批数量逐渐增加,也响应了国家全局谋划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

图2 不同地区4批次国家物流枢纽数量变化

从不同地区的枢纽类型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以港口型与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为主,西部地区以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与生产服务型为主,中部地区以陆港型、港口型为主。以此侧面反映,东部地区是以水运支撑生产制造与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产业格局;西部地区充分发挥内陆地区以及最长边境线的地理特征,发展以陆运、跨境陆运为主的物流服务,利用广阔的土地资源与生产资源,优先支撑生产制造业发展;中部地区利用内陆与长江沿线的地理特征,发展陆运与水运,同时对生产制造业与商贸流通业的支撑作用处于较为平衡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不同地区国家物流枢纽类型份分布

  • 东部地区前批次主要布局的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近来年,以空港型和商贸服务型为主,唯一的丹东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至今仍未获批。

图4 东部地区4批次枢纽类型分布

  • 西部地区前批次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为主,近年来生产服务型与陆上边境口岸型逐渐增多,但陆港型仍是西部地区每批次枢纽中的主导类型。

图5 西部地区4批次枢纽类型分布

  • 中部地区除空港型外,其他枢纽类型都有所布局,呈现较为平衡的布局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6 中部地区4批次枢纽类型分布

3. 合并建设的国家物流枢纽分布特征

国家物流枢纽两次网络建设实施方案都提出了鼓励同一承载城市不同类型枢纽,以及城市群内部枢纽合作共建。4批次以来,共获批了6个合并建设的国家物流枢纽,分别是第一批次:南京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青岛生产服务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太原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乌兰察布-二连浩特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第二批次:唐山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第四批次: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图7 合并建设的国家物流枢纽分布

统计可以看出,合并建设的枢纽类型目前多为陆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以及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两大类。

  • 陆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

陆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的组合是典型的物流业与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的产物,说明了以陆运或水运形式为主的物流业对生产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随着航空物流与临空产业的发展成熟,预计也将会出现不少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的枢纽组合。

  • 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

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是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新思路,目前有22%的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都通过了合并建设的方式实现获批。合并建设可以有效的解决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服务能力不足、内陆型国家物流枢纽口岸功能缺失的问题,起到互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