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40天内,我军一共毙伤、俘虏印军87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打了一场漂亮的速战速决战。我参战部队在没有空军和装甲兵支援的情况下,仅凭轻步兵,就打赢了拥有机械化装备和有空军后勤支援的印军,不但展现了中国军队的“控场”能力,也为此后数十年边境地区的和平,奠定了基础。

这次胜利,除了要归功于决策果断、出色的前线指挥和部队作战的勇敢之外,新换装的国产制式装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高原极端的自然环境中,我军首批制式武器虽然经受住了战争考验,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有一些亟需得到解决。根据战后收集的、来自参战部队的反馈,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部分武器机动性差。

在战区“西部山高、东部林密”的环境下,我军几乎所有装备和弹药,都只能依靠人力背负或驮马运输,在缺乏公路交通和高原氧气稀薄的情况下,战士们迫切要求减轻武器和弹药的重量。

比如,仿制自美国的56式75毫米无后座力炮,重达78公斤,身管也比较长。当使用马匹进行运输时,过长的身管前边打着马头,后边挤着马屁股,驮载起来非常不便;作为重要火力输出的53式重机枪,每挺重达44.5公斤;要伴随步兵前进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重量也达到了52公斤,即使拆解后,每个组件也重20公斤左右。在高原地区进行机动时,这些装备给战士们造成了巨大的体力消耗。

二、武器装备对高原环境适应能力差。

在边境的山地丛林中,我军部分武器的火线高度较低,给架设带来困难。比如56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在射击时,往往高度不足,这时只能把炮身绑在树上发射。虽然用这种方式,我们的战士也创造了连续摧毁4个地堡的战绩,但这毕竟属于非常规手段;再比如,53式重机枪的轮架,在陡峭的山地也经常不能正常架设,这时战士们就只能用肩膀做支撑进行射击。

三、弹药对高寒低温不适应。

在高海拔地区,弹药也会“水土不服”:高海拔地区的弹道性能和测距经常出现误差,严重影响射击精度;常常会有枪炮打不响、机枪不能连发、手榴弹哑火、火焰喷射器冷喷等故障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部队提出的以上三大问题,边境作战结束后,兵器工业部门开始对武器装备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主要目标是部队呼声最大的“简化结构,减轻重量”。后来有人把这次武器大改造称为“减肥风暴”。

其实,早在边境作战前的1961年,国防工业部门就曾提出“武器轻量化是科研工作的重点”这一方针。这是因为当时我军的机械化水平很低,而且短时间内也无法根本改善,解放军步兵主要靠两条腿和人背马驮来进行机动,所以当时武器的设计指导思想就格外强调“减重”。

从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中国步兵武器的改进,开始在“轻量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前后历经20年,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成果。

之所说是“改进”,是因为部队对首批制式装备在战斗中的表现,整体还是很满意的,尤其是国产的“五六式”系列表现更出色,在战争中打出了军威。

1962年,我军参战部队只有部分完成了从53式步骑枪向56式半自动步枪的换装,这批刚刚装备部队的56半迅速赢得了战士们的喜爱,它动作可靠、轻便灵活,在400米之内精度非常出色,参战老兵们说:“定在常用标尺,56半能指哪打哪!”56半在和印军的英77对抗时,能够轻松压制对手。

当时,正副班长还装备了五六式冲锋枪,它被战士们称为“小机枪”,凭借凶猛的火力和“56半”打出了漂亮的配合。五六式冲锋枪手经常担负快速压制敌军火力,掩护战友的重任。大家耳熟能详的“庞国兴战斗小组”,副班长庞国兴就使用一支五六冲,和另外三名战士一起深入印军纵深7.5公里,先后占领了两个炮兵阵地,打得印军闻风丧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六式家族的另一名成员56式班用机枪,表现也很优秀。它不但可以有效压制敌人地堡,还可以杀伤远距离运动之敌。印军第六十二旅旅长辛格,就是在带领四名士兵逃跑时,在运动中被56式班用机枪用长点射全部击毙。

56式40毫米火箭筒的机动性好,能跟着步兵猛打猛冲,及时进行支援。某部火箭筒班班长黄绪林在50米距离,使用40火先干掉了一挺印军机枪,接着又连续摧毁了准备逃跑的一门重迫击炮和一辆牵引车;印军第48旅廓尔喀连队第六营的7辆弹药车和两辆美制坦克,也是被我军的40火消灭的。

我军还装备有57毫米无坐后力炮和75毫米无后坐力炮,它们凭借优秀的射击精度也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在进攻“阿印8号”据点的战斗中,某团57炮共射击28发,命中25发,摧毁九个碉堡而自己无一伤亡;某连75炮先后参加4次战斗,共发射252发炮弹,大多首发命中,共摧毁敌人碉堡17座,指挥所、火力点等目标19个。为此,它们的生产厂家燕兴机械厂还受到了三机部的通报表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些武器在战斗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但它们绝大部分源自苏联,设计时也主要针对的是苏军应用场景,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地理环境,而且苏式武器普遍比较笨重,缺乏载具的解放军在使用时,对减轻重量的呼声最大。

于是在60代,一场声势浩大的武器技术改造开始席卷全国。小到几百克的手枪,大到8500公斤的加农炮,纷纷开始减重。这一时期先后上马了几十个项目,几乎涉及全部枪炮领域。如今我们回头看,这次改造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从模仿向自行设计过渡的大规模实验。

在这次改造中,对团以下武器弹药的减重工作最受重视,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重机枪、高射机枪和迫击炮。

53式重机枪已经在我军服役多年,它安装了将近30公斤的轮架,这个设计饱受部队诟病,因此对它的减重就从轮架开始。在接受了大刀阔斧的删减后,笨重的轮架被换成了自行设计的三脚架,仅此一项全枪就减轻了约15公斤。接着工厂又对它进行了结构简化,再次减掉1.4公斤后,它被命名为57式重机枪,累计减重36%。

对重机枪的改造并没有止步于此,在朵英贤的带领下,北京工业学院和工厂密切配合,又研发了全枪仅重23.5公斤的67式轻重两用机枪,并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1963年下半年,67式机枪的样枪试制成功,在北京八一射机场向军委各总部及五机部领导做了和53式重机枪的汇报试验。

在进行对比射击后,结果显示:定点射击时二者精度相当,但横向扫射时,67式的命中率要高于53式,这个结果让科研工作者受到极大鼓舞,他们结合部队的反馈进行进一步改进,终于在1975年和1979年进行了两次重大改进后,定型了67-1式轻重两用机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朵英贤院士回忆,当年改进后的67-1式,和我国仿制的苏联PKMS通用机枪同时研制成功,面对两种重机枪,部队应该如何选择成了问题。最后军械部决定,拿出102挺67-1和500挺PKMS,同时发往全军10个地区的不同部队,进行一次大范围对比试用。

这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枪械选型试验,参试部队数量多、试验地区分布广、样本量大,组织又很严谨,因此取得了大量非常科学的数据。这次对比试用的结果是:67-1的射击精度、可靠性以及携行性能均优于PKMS,获得了一致好评。但部队也提出,67-1在使用时,还是稍微有点重。

研制队伍根据反馈,立即进行改进,这次他们一鼓作气拿出了更加成熟可靠的67-2式机枪,从此让我国的机枪开发水平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从53式到67-2式,前后历时20多年,经历了六七个型号的演变,我国重机枪终于修成正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对高射机枪的改进,是从第一代54式12.7毫米高机开始的,主要改进方向也是减重。

54式高机重达127.5公斤,机动性能很差。60年代,长安机器厂开始着手对它进行改进,他们取消了笨重的防盾、架轮和散热片,又增添了精确瞄准机构、枪管提把和防弹板,把全枪重量降到了93公斤,于1966年正式定型为54-1式。

60年代末,位于湖南的资江机械厂再次发起了对12.7高机的减重挑战,以朱德林同志为首的设计组,在极其简陋的工作条件下,再次把全枪重量降到了51公斤,取得了惊人的突破,改进后的新枪于1978年定型,命名为77式,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接着,长庆机器厂出手,他们把12.7高机的重量降到了45公斤;没过多久,资江机械厂再次推出了重量只有40公斤的85式高射机枪。就这样,54式高射机枪的重量从127.5公斤,经过连续4次改进,最终完成了85式高射机枪重量只有40公斤的华丽转身,把我国高射机枪的研制水平也推向了世界前列。

除了机枪,重型迫击炮也是改进的重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0年代初,晨光机械厂和炮院一所联合,开始对55式120毫米迫击炮进行改进。以陆金楚同志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创造性地使用梯形坐板代替了圆形坐板,极大减轻了重量;淮海机械厂也开发出了新型缓燃火药,大幅降低了膛压,彻底解决了火炮的射击稳定性问题。这次改动不但动了结构,还针对发射药做了改进,是对武器全系统性能进行综合考虑的一次大胆尝试。

进入80年代,陵川机械厂和淮海机械厂又联合设计了86式120毫米迫击炮及其弹药,在重量只增加18%的情况下,射程却提高了36%,使整个火炮系统的综合性能进一步优化。

在取得了120毫米迫击炮的研制经验后,我国开始尝试摆脱华约火炮口径体系,自主开发了先进的100毫米迫击炮及其弹药。

陵川机械厂和弹药厂密切协作,精心设计出71式100毫米迫击炮。它重74.5公斤,射程4700米,在中越边境凭借高精度和轻重量取得大量战果,被战士们称为“功勋炮”。

以上列举的重机枪、高射机枪和迫击炮,只是这次大规模武器改造中的部分成果。在始于60代初的几十个项目中,军工各部门齐头并进、你追我赶,想出了各式各样给武器“减肥”的办法。

这些改动或删繁就简,或用新结构代替旧结构,或用新材料置换旧材料,有的还玩起了移花接木,比如双联14.5毫米高机,就被重新设计成了可以人背马驮的单管14.5高机;122毫米加农炮的炮架,被巧妙地移植到了130毫米加农炮上,让130加的重量大幅减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整个六十年代,中国军工从减重着手,逐渐向“改进弹药、全面提升系统性能”进化,最终于七、八十年代进入自主创新阶段。

这次“陆军武器大改造”成果丰硕,先后定型了一大批改进型号,数量多达几十种。虽然其中也有一些不太成功,但绝大多数都正式装备了部队,使陆军武器的机动性上了一个大台阶,武器设计水平也取得长足进步。更可贵的,在从减重走向研发的过程中,还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增强了自主创新的勇气和信心。

追根溯源,这次技术改造运动的最主要动力来自战争,尤其是中印之战和抗美援越中取得的实战经验。除此之外,经过五十年代对苏联技术的吸收和消化,兵器科研部门也逐渐产生了改动武器的内驱力,开始从单纯仿制苏联武器的混沌状态,向自主需求的理性回归,迈出了自主创新的第一步。

可以这样说,起始于50年代末,发展于60年代,收获于70、80年代的这次武器大改造,是中国步兵武器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起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