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猎奇研究院

编辑 | 猎奇研究院

1968年,毛主席需要接见一批军事干部,看见名单上李讷的名字,不禁皱起眉头。

他向旁边工作人员询问,这李讷是哪级官,居然被放在接见名单里。接见后,毛主席更是将她下放江西农村,从事劳动锻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为何这样做?里面又有怎样的隐情呢?

儿时

收到下放命令的李讷,并没有任何不悦。而是立即带着行李,踏上前往江西瑞金沙洲坝大队。不同于首都繁华,江西乡下别有一番农家趣味。

即使每天需要起早贪黑的劳作,李讷依旧乐在其中。之后,她结识到一名普通农家小伙,两人日久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她向远在首都的父亲,写了封结婚申请。面对李讷的结婚请求,毛主席爽快同意。婚礼的场面不大,毛主席没有亲自出面。但令人遗憾,两人婚姻,没过多久破裂。离婚后,她生下孩子,但生活日渐拮据。

身为毛主席的女儿,为何毛主席会对她不闻不问,甚至亲自下令将她下放劳作。难道两人之间发生过什么,导致毛主席对这个女儿并不喜爱?

但事实相反,毛主席十分喜爱李讷。那又为何处处打压李讷?

这其实是毛主席另外一种别样关爱,毛主席疼爱女儿但不溺爱。从小到大教育中,能够清楚感受到毛主席严厉的父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讷出生于延安,当时毛主席已47岁。她的降生,让毛主席十分高兴,之后更是疼爱有加。

她不是毛主席唯一孩子或是女儿,但她却常常被毛主席带在身边长大。李讷出生时,新中国还未建立,革命仍在继续。

身为党组织最高领导人,毛主席每天需要处理很多党内或是战事上决策。即使如此忙碌,毛主席没有将李讷送到保育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女儿的存在可以说是毛主席劳累时的慰藉,他常常称李讷为娃娃,这一叫就叫几十年。即使是她离婚后,毛主席依旧叫她讷娃。

那时李讷还小,需要大量营养。可当时毛主席身在延安,想要为李讷买奶粉,补充营养是件难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他想到远在重庆工作的周总理。毛主席向周总理发出一封电报,希望他能帮自己带一罐奶粉以及钙片。这番举动无疑不表达毛主席的父爱。

但疼爱不是溺爱,毛主席教育孩子有自己的一套法子。在他看来可以疼孩子,但不能宠,孩子的教育和观念塑造要从小抓起。

1947年,正处于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爆发阶段。虽然相比从前,我党生存环境变好不少,但依旧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率领军队转移到陕北杨家沟。战士们吃的都是黑豆,经常会把嘴吃黑。但同样不排除是天气情况导致嘴唇冻得发乌,加上黑豆,整个嘴黑得明显。

李讷不明白叔叔阿姨们的嘴为何而黑,小小年纪的她只因这个现象感到好笑。她找到父亲,分享这趣事,不料毛主席和她所想反应完全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当时李讷只是一个小孩,但毛主席认为良好的观念需要从小塑造。他教育李讷,那些叔叔阿姨之所以如此都是为打胜仗,为给她这样的小孩子,创造美好家园。

毛主席让李讷拿着碗小小的黑豆,和战士们一起吃。常年跟在毛主席身边的李讷似乎听懂父亲的话,能够体会到战士的艰辛。

少年时期

毛主席对李讷的关怀,不仅仅是在生活方面,还有学习。当时国内环境动荡不安,导致李讷没有上学机会。毛主席对她上学问题感到十分头疼,直到她9岁后才有转机。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中国进入和平年代。虽然在建国初期,身为国家领导人的毛主席每天都要处理大批政务,但他依旧关心女儿的学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国内情况稳定后,他就将女儿送到学校接受教育。毛主席疼爱李讷,但在学习方面对她相当严格。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检查李讷的学业。

随着时间推移,李讷进入中学读书。毛主席从来不喜孩子动用特权,他对首都不学无所的高干子弟更是深恶痛绝。

李讷和中学里面的普通学生一样,需要寄住在学校的8人间里,每天吃着学校食堂的大锅饭。但那时候正是中国的艰难时候,到处粮食都供应不足,导致李讷在学校里从来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有周末回到家中,才能在父亲这里吃一顿饱饭。难道这是毛主席动用私权,给李讷开小灶?当然不是,全国上下的艰难,毛主席都是看在眼里。他更是以身作责,缩减粮食的开销,连平日里最爱吃的红烧肉都不再吃一口。

那么李讷所吃粮食哪里来?这其实是毛主席平日里节省下来,让厨房放着,等李讷周末归家做给她吃。毛主席对李讷的疼爱,让人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毛主席的影响下,李讷也养成朴素的生活习惯。连毛主席身边的警卫长李银桥,都感到心疼。

一次,李银桥看着小姑娘独自一人去上学的背影。于是,他接下来一段时间,送李讷去上学。李银桥神神秘秘的行踪,很快就引起毛主席的注意。他看似无意的询问,李银桥这段时间都在忙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毛主席的询问,李银桥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于是,一五一十和毛主席说最近在接送李讷上下学。听见他的回复,毛主席有些不悦,他让李银桥不要再接送。

在毛主席看来,其他孩子都能自己上下学,李讷也一定可以。李银桥知道毛主席是责怪自己搞特殊,于是解释担心李讷遇到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听到这话,却反问道,别人没有危险,为何李讷会有危险。他让李银桥以后不要自作主张,李讷只是一个普通孩子,没有任何特殊地方。

就这样李讷读过她的中学时光。她来到人生的岔路口,一时不知道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李讷想毛主席询问其意见,毛主席认为她可以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一名人民教师,一直都是毛主席的期望。所以他会给女儿这个意见,但李讷自己对于当老师并不敢兴趣,她更倾向于文学方面。

李讷的母亲让她能选择工科专业,成为名科研人员,报效国家。这是李讷从来没有设想过的未来。

和李讷母亲不同,毛主席喜爱读书。李讷在他的影响下,同样对文学有浓厚兴趣。她高中时期,凸显出来的文学功底,让人为之惊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单看李讷的作文,难以想象这会是一个高中生所写。李讷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实也是源于毛主席。

毛主席是个喜欢诗歌的人,甚至有时候自己会动手写诗。对于女儿的诗词教育,毛主席没有落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讷小时候,并不明白诗词中的含义。但毛主席会细细和李讷讲解,久而久之,她也能逐渐明白诗词里的意思。

毛主席明白诗词背多了,也就能顺口吟几首。于是每天都会给李讷圈出几首古诗,要求她背诵。长期以往培养下,李讷逐渐积累出深厚诗词底蕴。

那么她会如愿以偿学习自己喜欢的文学专业吗?

长大后

毛主席的意见只是给李讷一个参考,怎么选择都看她自己。但李讷母亲却是个强势的女人,李讷并不想要学习船舶类专业,但母亲也不想轻易放弃对她的干涉。

两人僵持不下,李讷没有办法只能找到老师帮忙。她希望老师出面能够帮助自己说服母亲,放弃船舶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师对李讷这个孩子很喜欢,对她的事情也尤为上心。孩子都找到她这里,她怎会不帮。于是,老师找到李讷母亲,并探讨李讷在文学上的造诣。终于,李讷如愿进入北大学习她喜爱的专业。

李讷并没有宣扬自己主席女儿的身份,报社里的人都认为李讷只一个普通人。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这句话就是说得李讷这样的人才。

李讷凭着自己的优异表现,被上级看中。很快,她从一个小职员踏上副总编的位置。身为父亲的毛主席并不知道李讷的工作,他只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普普通通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眼看女儿年龄越大,毛主席和所有父亲一样,开始操行起女儿的婚事。毛主席对女婿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找普通人家。

面对毛主席的催婚,李讷总是以自己还小,表示想要多陪陪父母几年。此时,李讷并不明白父亲为对自己催婚,但她知道父亲是关心自己。

直到一件事情,终于让李讷恍然大悟。

1967年,李讷陪着父亲出游。这天,两人一起来到香山,看着香山上面一地的枫叶,和漫天遍野的枫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看着枫叶和枫树,对李讷感叹道,如今他们都离自己远去。李讷听到后连忙表示,自己将会一直陪在父亲身边。

毛主席听见女儿暖心的回答,笑着和李讷说道,年轻人都是要出去闯闯,怎么能因他被困在方寸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讷明白父亲是在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他们从小娃娃一转眼都变成大娃娃。此情此景,让李讷心中也带上一点惆怅。

从小,她就以父亲为榜样,想要和父亲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出来,不想如此平淡过一生。李讷将心中想法和父亲说,却遭到主席的批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是经历过那个动荡年代的人,知晓其中的艰辛,也明白平淡才是福气。李讷明白父亲话里的潜意思,连连表示赞同。

接下来,毛主席接见一批干部,这就发生文章开头这一幕。毛主席并不了解李讷的工作,如今这才发现自己的女儿已经做到领导位置。

可在主席看来,20多岁的年纪,并不适合当领导。于是将李讷调往农村劳动,磨练磨练。李讷明白父亲的苦心,没有丝毫怨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是在自己结婚时,父亲没有亲自到场他也能理解。当她打开父亲带来的礼物后,十分惊喜,是一套马恩全集和毛主席的批文。

后来,李讷生活困难,毛主席将自己节省下来的钱,全部给自己心爱的小女儿寄去。拿着这份钱,李讷感受到的是毛主席沉甸甸的父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终究还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娃娃过上幸福生活。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得知消息的李讷难以接受。

李讷明白疼爱自己的爹爹从此以后和他阴阳相隔,不会再睁眼看她这个娃娃了。

此后,李讷常常会到水晶棺前,望着父亲的遗容,回想从前时光。在李讷的心中,父亲没有去世,只是换一种方式陪伴自己。他们间的父女情,随着时间推移不会变淡而是越发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