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3月26日上午,在巴基斯坦前首府拉瓦尔品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元帅,与巴基斯坦外交部部长布托,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中国巴基斯坦边界议定书》和《中巴文化合作协定》两项文件上签字。

议定书共有五个部分,根据第一部分的规定,中国正式承认坎巨提地区划归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正式承认将克里青河谷划归中国。

中巴两国政府之所以会将坎巨提与克里青河谷相互交换,其中牵扯到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我军一员著名战将——耿飚。

耿飚曾经担任过驻巴基斯坦大使,经过他对中巴两国有关历史研究后发现,两国关系史上还存在一个坎巨提飞地问题。

最终也就有了坎巨提与克里青河谷相互交换这么一项结果。

巴基斯坦在1951年5月正式与中国建交,是最早承认我国的国家之一。公元18世纪,巴基斯坦和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20世纪40年代中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6月,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蒙巴顿方案》,里面提出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省。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直到1956年3月,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才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1956年初,党中央决定调耿飚将军赴巴基斯坦担任大使。据耿飚在回忆录里说:这次对调属于“冷热互换”。此前的耿飚乃中国驻瑞典大使。因为瑞典地处北欧寒冷地带,巴基斯坦则处于炎热的亚洲。

当然,党中央与毛主席之所以选调耿飚担任驻华巴基斯坦大使,也是有其独到安排的。

周总理曾经亲自接见过耿飚,对他提出了“安定四邻”的指示。他还提出:“虽然巴基斯坦参加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但却不敌视中国,与我国有增进交往的良好愿望。”

包括贺龙元帅得知耿飚要担任驻华巴基斯坦大使后,也给他打了个电话,希望耿飚就任之后一定要妥善处理好两国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边境划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6年9月,耿飚奉命回国汇报工作,毛主席召见耿飚时明确说道:“巴基斯坦地理位置很重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这个国家连接西亚和东南亚,帝国主义把它作为对我国实行军事包围的重要环节,中巴友好则有助于打破这个反华军事包围圈。

其次,巴基斯坦地处我国和西亚、欧洲、非洲之间,它是我国从西面通向世界的大门,打开这扇西大门,有助于挫败帝国主义对我们的经济封锁。”

耿飚听完了毛主席的教诲后,立即就明白了他老人家这番话的深意:还是希望自己在担任驻巴基斯坦大使时,妥善解决好一系列细节问题,这样才能增进中巴两国的友谊,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1957年,巴方遭受自然灾害,急需粮食,巴基斯坦政府立即找来耿飚,请求中国予以援助。

耿飚向国内建议卖给巴基斯坦大米,还希望国内考虑捐助一部分大米给巴基斯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总理根据耿飚的建议,亲自批示同意卖给巴方6万吨大米,按正常贸易价格计算;另外赠送4000吨大米,帮助灾区人民克服困难。

在协议签字仪式上,巴基斯坦外交部部长主动向耿飚提出:此前美国援助巴基斯坦的面粉口袋外面都印上了“美国援助”的字样,中国援助的大米也可以在袋子外面印上“中国援助”的字样,这样更有助于两国人民增进友谊。

耿飚为此断然拒绝,他说:“美国这样标榜对别人的援助,收不到所期望的效果。中国援助巴基斯坦是基于两国人民的友谊以及中国政府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帮助巴基斯坦人民克服困难,其他别无任何目的。”

1959年10月,耿飚为期三年半的巴基斯坦大使任期结束。在这几年里,耿飚为了促进中巴两国友谊的增进做出过许多重要工作。

他多次拜访巴基斯坦领导人,建议两国建立航线、开通公路,实现空中陆上交通互相连通。空中走廊成功建立起来后,中巴两国政府准备修建喀喇昆仑公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耿飚结束了自己驻巴基斯坦大使的任期,返回北京后,他单独找到周恩来总理,提出过要把坎巨提这块飞地划给巴基斯坦。

周恩来总理起初听到耿飚的提议后,也是吃了一惊,并详细询问他的看法。

原来,担任驻巴基斯坦大使的耿飚,曾经对中巴两国的有关历史进行过深入研究,还不辞辛苦地进行实地探查。他发现,中巴两国在历史关系上有一个坎巨提飞地的归属问题。

坎巨提地处兴都库士山脉、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交汇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联通中亚南亚的枢纽。

1761年,坎巨提归属清政府,成为外藩;1847年,因平定七和卓后裔的成功,坎巨提被列入内藩。

新疆动乱后为求自保,1870年,坎巨提向克什米尔纳贡,中坎两边关系开始转为中国、坎巨提、英国、克什米尔的四方关系。

1899年,英国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提出划定中印西段边界的麦克唐纳线,当时的晚清政府没有反对这个建议。

1914年,为弥补麦克唐纳线的纰漏和筹建西藏缓冲区,英国通过西姆拉会议炮制了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的出台,导致坎巨提的划界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夏,《蒙巴顿方案》颁布后,坎巨提的主要负责人曾派遣一个使团前往新疆喀什,要求恢复中坎双方中断已久的贸易与宗藩关系。

1948年初,坎巨提使者与时任新疆警备副司令兼南疆警备司令赵锡光将军签署了《坎巨提回归中国的临时协议》。

一个月后,坎巨提作为巴基斯坦一方卷入印巴克什米尔战争。1949年初,联合国在克什米尔停火线划定:克什米尔南部地区被印度控制;克什米尔北部的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坎巨提被巴基斯坦兼并。

至此,坎巨提失去在外交上的主动自主权。

根据这一历史问题,耿飚与使馆人员会同相关地理专家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后认为,当时的坎巨提作为中国飞地已经名不副实,我国应该完全放弃这块名义上的属地,把它正式、完全地交给巴基斯坦。

所以1959年耿飚回到北京述职时,才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他的这一想法。周总理得知了耿飚的真实想法以及他所上报的计划方案后,立即指示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外交部研究此事。

最终在中巴签署边界协定中,两国共同划定的中巴边界走向,与1905年修改喀喇昆仑山口以西段基本吻合,中国作出较小让步的情况下,中巴边界的划定为两国友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或许有人会说了:就算坎巨提这块地方在历史上有诸多争议,耿飚也不能擅自把这块曾经属于中国领土的地区划给巴基斯坦。

虽然解放前的地图仍把坎巨提作为中国在巴基斯坦境内的一块飞地,其实对于中国政府与人民而言,这块地区的归属显得不那么重要。

既然当时我们要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那么和巴基斯坦政府打好关系,解决好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则更有助于增进两国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向来以实事求是,敢讲真话的耿飚将军,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公正地处理了两国历史遗留问题。

耿将军所做的一切不为私利,不为名气,而是为了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不然的话,耿飚将军后来也就不会发出惊天的“耿飚一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