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我国总理访德之际、举行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汉堡港口物流股份公司(HHLA)发布声明称,在完成最终投资审查程序后,与中远海运港口公司(CSPL)就汉堡港“福地”(Tollerort)集装箱码头(CTT)签署了最终股权收购协议

这是中企第一次投资德国码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协议,中远海运港口公司收购汉堡港“福地”集装箱码头24.99%的少数股权

我们先了解一下收购标的物。

一、CTT码头与汉堡港

本次中方收购的CTT码头,是德国汉堡港4个集装箱码头之一,也是其中面积最小的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汉堡港CTT码头(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CTT码头有4个泊位和14台集装箱岸桥,能服务2.3万标箱船舶。同时,码头还拥有自属的5条铁路运输线,可连接欧洲内陆铁路网。因此,除了海上航线,CTT码头也是“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的一个重要节点

目前,通过CTT码头来往中国的货物吞吐量,占汉堡港总吞吐量约30%。也就是说,汉堡港每三个集装箱中,就有一个是来自或去往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远集团集“新联运港”号装箱船在汉堡港“福地”集装箱码头卸货

中方的计划,是将CTT码头打造成为亚欧之间货物运输的首选靠泊码头。这样的话,可加强汉堡港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物流中心的地位,更有益于加强汉堡港在中德以及中欧经贸关系中的枢纽地位。

德国的汉堡港是欧洲第三大集装箱港口,前两名分别是荷兰的鹿特丹港、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布鲁日港。这三大港口地理位置相近,腹地内陆区域相当一部分重合,存在竞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洲三大集装箱港口

2022年,鹿特丹港集装箱吞吐量为1440万TEU,安特卫普-布鲁日港集装箱吞吐量为1350万TEU,汉堡港集装箱吞吐量为830万TEU,汉堡港仅为前两者的57.64%、61.48%。

德国《图片报》说,近些年汉堡港的竞争力逐渐下降,中企入股将加深中德之间的贸易往来,提升汉堡港在区域中的竞争力

从2016年起,中国一直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汉堡港官方数据显示,若按吨计算,汉堡港在中德贸易总额中所占份额接近40%。2022年,中国以246万标准箱领跑汉堡港的十大贸易伙伴国名单,大幅领先美国的60.5万标准箱、新加坡的42.3万标准箱。

中国到西欧的航线主要有三条,分别是中国-英国、中国-荷比卢(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中国-德国。从货物流通属性看,中国-英国航线基本是“有去无回”,中-荷比卢航线主要为转运业务,中国-德国航线则是有来有往,空重箱比例数据较好,还能够有效与中欧班列衔接。

二、为什么由35%降为24.99%?

拉长来讲。

2021年9月,中远海运港口公司与汉堡港口物流股份公司达成协议,中方收购德方汉堡港CTT码头35%的股权,收购金额为6500万欧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远海运港口公司关于收购汉堡港的公告

本来,这笔收购案起初并未引起德国政府多大的关注,但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对这一收购案在德国内部出现严重的意见分歧(绿党反对),致使该案陷入僵局。

到2022年9月,在绿党的“授意”下,德国经济和气候保护部、内政和国土部等6个参与投资审查的联邦部门,对中方入股汉堡港一事强势阻挠,声称“中国可能会利用其经济影响力来贯彻自身地缘战略利益”

此时,德国总理朔尔茨介入。

朔尔茨在2018年出任德国财政部长前,曾经担任过近8年的汉堡市长,他对中企入股汉堡港是持支持态度的。另外,当时正处于朔尔茨访华前夕,也是出于向中方示好(笔者注:2022年11月4日朔尔茨访华)。

2022年10月下旬,德国内阁会议达“妥协方案”允许中方收购CTT码头24.99%的股权,而非原计划的35%,且不允许超过该比例的进一步收购。在未来,新的收购需要新的投资审查程序。

事情还没结束。

今年4月,德国信息技术安全局将汉堡港码头列为“关键基础设施”,提出对中方入股该码头一事,还需要“重新评估”。德国在海港或内陆港领域中所谓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指每年吞吐量达327万吨。

但此事很快“消解”了。

5月,德国政府确认批准中远海运港口公司收购汉堡港CTT码头, 之前2022年10月所达成的协议内容不变,即中方收购24.99%的股权,并称将“很快完成交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0日,汉堡港口物流股份公司发表公告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时我国国务委员兼外长正在访德,与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柏林会晤,为两国第七轮政府磋商做准备。

然后就到了本次我国总理访德,在专机抵达柏林的次日,中方对汉堡港CTT码头的收购案终于敲定。

两年来,德方赚足了眼球。

若按2021年9月的收购价格折算,本次24.99%股权作价或约为4641万欧元。

为什么是24.9%这个数字?

根据德国新版《对外贸易条例》,如果外商收购德国关键基础设施的股份超过10%,则需要得到联邦政府的批准;如果该设施不被列为关键基础设施,收购股权低于25%则无需政府审批。

24.9%的少数股权,就意味政中远航运港口公司不会获得董事会的否决权,无法影响码头的战略决策。

德媒透露,另外10%的股份将在一个“冷冻期”后有转让的可能,中方需在“冷冻期”证明自己是可靠的伙伴。

综上,2021-2023年度的中国入股德国汉堡港一事,折射的是中美摩擦、俄乌冲突背景下的德国对华政策波动的典型案例,也是中美博弈大环境下美国驱使欧洲对华“脱钩断链”的截面缩影。中国入股德国汉堡港,虽留有遗憾,但也体现了中德间、中欧间积极向好的未来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