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弗雷明翰小镇,从此改变了心脏研究的历史。

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五脏六腑,然而它们是怎么运作的,又是因为什么病因、什么缘故停止运作,对我们却象是一团巨大的迷雾。长久以来,无数医生与科学家们几乎穷尽了自己的一生,就是为了让我们更能接近自己的身体一点点。

比如在今日,许多人都知道高血压可能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如中风、高血压性心脏病。但在短短 80 年前,即使是最顶尖的美国总统医疗团队都认为高血压只是年纪大的正常现象,而心脏病也是一种无法预防的疾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正是一整个村镇长达近80年的实验所得出来的结论。
究竟这场历史上最知名的“弗雷明翰心脏研究”是怎么出现的、而它又怎样几乎定义了现代的心脏疾病科学呢?而这一切,全都起源于一位历史上最知名的美国总统之死。

故事要从 80 年前开始说起。

1944 年,在经过激烈的党内初选后,哈利・杜鲁门(Harry Trumen)终于获得了民主党提名,成为第 40 届副总统候选人。在大选前 3 个月他受邀前往白宫午餐,就在这时,他见到了史上任期最长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当时罗斯福已经当了 12 年的美国总统,他带领美国走过经济大恐慌、希特勒崛起与珍珠港事件,即使因曾患有小儿麻痺而坐在轮椅上,仍是个高不可攀的巨人。而在当时美国人心中,杜鲁门却只是个“来自密苏里州的小人物”,然而当杜鲁门一见到这位以强而有力的领导特质闻名的罗斯福总统时,他整个人都被吓到了。

罗斯福少数坐轮椅的照片

事实上,早在罗斯福 1932 年第一次竞选总统时,他的血压就已经偏高。按照标准,正常的血压的收缩与舒张压应该要在 120/80 毫米汞柱。但根据当时罗斯福办公室公布的数据,罗斯福的血压已来到 140/100。不过面对这样的隐忧,总统的医疗团队却没有进行任何动作,随着经济大恐慌、二战爆发,罗斯福的血压也从 136/78、170/100、188/105 笔直上升。等到 1944 年,15 万盟军浩浩荡荡登陆诺曼底时,罗斯福的血压指数也终于到达了危急性命的水平:226/118 毫米汞柱。

这样恐怖的血压,罗斯福的私人医师却几乎没有做出任何措施。因为当时医界认为由于老年人的动脉管道已经硬化,需要较高的血压来迫使血液通过,所以高血压只是衰老过程的一个正常现象。扣除高血压外,总统的身体状况“非常健康”。

只是任何人都看得出来,如今的罗斯福已经是风中残烛。当杜鲁门受邀与罗斯福共进午餐时,杜鲁门亲眼看见,罗斯福的手抖得实在太厉害,以至于根本无法把奶精倒进咖啡杯中。终于,在罗斯福开启第四任总统任期后的三个月左右,正在国会大厦的杜鲁门被紧急叫进白宫,“不要张扬此事。”
25 分钟后,杜鲁门抵达白宫。两名引导人员将他引进总统私人的起居室,罗斯福夫人一见到他,立刻走过来、将手搭在杜鲁门的肩膀上:“哈利,总统过世了。”
杜鲁门一下说不出话来。许久之后,他才对罗斯福夫人说:“我能为你们做点什么吗?”
夫人摇摇头:“是我们能为你做点什么吗?现在,你才是最需要帮助的那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利・杜鲁门,在罗斯福总统过世后继位为总统。

“他”说服一整个小镇,做一场长达三代人的实验

罗斯福总统在二战即将胜利、冷战缓慢成形之时过世,改变了世界格局,也让美国下定决心要找出心血管疾病之谜。罗斯福总统并不是唯一一个深受心血管疾病之苦的美国人,事实上在当时,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美国人的主要死因,有将近一半的死亡人口都是死于这种疾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心血管疾病?这是什么传染病吗?有没有防治的方式?

在罗斯福病逝后三年,杜鲁门总统便签署了《国家心脏法案》,指出心脏疾病已经成为“我们最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有鉴于此,美国政府誓言要找出问题的答案,因此将拨款成立国家心脏研究所(National Heart Institute),并进行一场为期长达 20 年的心脏研究。而在几经思考以后,他们决定了实验的最终地点:波士顿西边 30 分钟车程的小镇弗雷明翰(Framingham)。

选择弗雷明翰有几个原因。第一,弗雷明翰位于马萨诸塞州,周边拥有像马萨诸塞州大学、哈佛医学院等高等研究机构;第二,镇上共有 28,000 名居民,他们的饮食大多以肉和马铃薯为主,吸烟的人数也在半数左右,换言之,非常接近当时美国人的平均生活型态。但是问题是城镇很适合做研究是一回事,但对一整个城镇居民进行一场长达 20 年的长期追踪,在这段期间内不能搬出城镇、还必须每年回来进行全身健康检查,居民到底会不会同意呢?而这个重责大任,就落在第一任的研究主任梅多尔斯(Gilcin Meadors)身上了。

说真的,落在梅多尔斯身上的担子真的不小。因为当时梅多尔斯是个年仅 30 出头、刚从医学院毕业 8 年的年轻人而已,在接下第一任研究主持人的职务时,他甚至还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公卫硕士。然而,梅多尔斯仍然以极大热情来推动这项研究,在开始的一年内,他与其他研究人员一起挨家挨户的拜访当地居民、访问了教堂与各民间团体,弗雷明翰的每位居民都曾接到他或是志愿者的电话。

只是在经过一年以后,研究的成效依旧不彰。虽然追踪心脏病的实验要追溯到 10 到 20 年以上,但此时就已经有一些唱衰的声音,说这项研究终究是徒劳无功的。为了克服重重阻力,一位出身美国海岸防卫队的医生托马斯·道伯(Thomas R. Dawber),被任命为新的研究主持人。

不过道伯和他的前任一样,当时也才从哈佛医学院毕业大约 10 年,而且完全没有受过公卫培训。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道伯在接手研究工作以后,甚至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公卫硕士。但也因为学经历上的不足,他仍遭受了不少人的质疑。

另外,道伯也发现研究方面也是一团糟,他们甚至连主要任务方向都还没确定下来:到底是要完全不为居民做任何预防、只为他们的生活习惯做长期追踪呢,还是要将弗雷明翰打造成为一个“预防心脏疾病示范镇”?最后,道伯终于为整个研究拟定了方向:因为当时医界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仍缺乏足够了解,为了提供足够的科学严谨性,整场研究将只对居民进行长期追踪、并完全放弃展示任何的预防方式。
但问题还没结束。很快的,整场心脏研究也遭到了当地医生的反对,因为这些人不相信联邦政府,总认为前来进行追踪的联邦医生会偷偷替居民治疗、偷走他们的病人。然而在不断的沟通之下,道伯和他的团队终于克服了万难——在一万名合格成年居民中,竟有超过5200名男男女女加入这项长期追踪!

研究团队对这些志愿者十分感激,并且列下了追踪的规则:“对待这些志愿者,要像对待黄金一样......绝对不能让他们等待、而且要在互动时,表达对每个人的感谢。要让他们知道,是他们在帮我们的忙,而不是我们在帮他们的忙!”

左为病理学家泰德斯基,右为道伯博士。

从说服一个城镇到说服一个国家

在开始追踪十年之后,弗雷明翰心脏研究团队终于在 1957 年发表了第一项关键成果。

在这篇论文中,他们将高血压的标准设置在 160/95 毫米汞柱(虽然跟现代相比依旧算是偏高)。而他们也注意到,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机率是一般人的四倍,几年之后,弗雷明翰心脏研究团队更确认:高血压也是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

至此,罗斯福总统的过世之谜终于解开:高血压并不是上了年纪就会有的自然现象,事实上罗斯福的中风,恰恰就是高血压的结果。就连罗斯福的心脏医师日后都表示:“我常常在想,如果当时就已经存在这些控制高血压的方法,历史不晓得会变得怎么样?”

还没结束,在接下来几年内,研究团队又陆续找到几项危险因子,包括糖尿病、高血清胆固醇,还有一个当时根本没人知道原来有害心脏的东西:吸烟。在 1960 年代,研究团队终于确认吸烟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也因为如此,1966 年,美国烟盒终于加上一个我们现在依旧可以看到的东西:警告标语。不过,即使拥有这样大的贡献,弗雷明翰心脏研究仍然在1960年代来到生死攸关的关头,而导致危机的原因相信所有研究人员都深有感触:

是的,那就是“钱”这个酷东西啊~!

原来弗雷明翰心脏研究作为一个长达 20 年的长期追踪研究,无可避免地会受到每一届政权转移、政治局势或社会风气影响。1960 年代后期,当时美国正遭受许多燃眉之急:1965 年在遭受越共攻击后,约翰逊总统命令美军对北越进行报复性轰炸,美国空军参谋长甚至表示,要把北越炸回石器时代。同时,美军第一批 3 千 5 百名陆战队进入战区,等到 1966 年 8 月,已有高达近 43 万美军士兵驻守越南。但同时,反越战的声浪也开始席卷全美各地。

在全美各地烽火的状态下,弗雷明翰的心脏研究也来到了当初说好的 20 年期限,当时,国家心脏研究所很快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评估弗雷明翰心脏研究。最后宣布:该研究已经完成当初的任务、且在削减预算是当务之急的当下,委员会决定终止整项研究项目!
此宣告一出,立刻引发弗雷明翰居民和研究人员的一阵哗然。但他们并没有默默接受自己的命运,此时人已经在波士顿大学的道伯(先前他就已经因为经费削减离开了)更是决心捍卫自己的心血结晶:他开始透过所有能接触到的私人管道筹集经费,其他研究人员也前往美国各地募集私人捐款。另外,弗雷明翰和波士顿的媒体与相关人士更是发起了一场宣传行动。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认为一个好的研究人员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只需要专心致志做好自己的研究;但 1960 年代弗雷明翰的研究团队就告诉我们,了解如何发起一场好的公共关系运动,对研究有多麽重要。

而最后他们也获得了回报:政府一年给予的经费是 30 万美金、但私人捐款就已超过 50 万美金,捐助的来源包括想精算承保风险的保险公司,还有一些……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捐款者,比如烟草协会。不过所幸,在经过尼克松总统的私人医生游说后,联邦政府才终于继续弗雷明翰的心脏研究,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如今,这起心脏研究已经辨别出了许多风险因子,除了前面提到的高血压与吸烟外,研究人员解释了肥胖、第二型糖尿病与心脏的关系,还辨别出会堆积在血管壁上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和能移除血管壁上胆固醇的“好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这些彷彿听起来都是很普通的知识,却是一整个村镇、研究团队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不禁让人觉得:任何医学成就,背后其实都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努力与付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