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3年3月13日,第9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60岁的杨紫琼凭《瞬息全宇宙》夺得奥斯卡影后,成为第一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亚裔女性。
在此前的采访中,杨紫琼提到了成龙给她发的“玩笑”短信,“你那个角色本来是我的”。是的,长久以来一提到动作片和武打巨星,几乎都是男性身影。
如今,在好莱坞打出一片天的杨紫琼创造了历史,而这一切还要从那个群星闪耀的香港“打女”时代说起。
纵观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动作片、警匪片、喜剧片等各种类型片层出不穷、百花齐放。
那同样也是一个盛产武打明星的时代,杨紫琼、惠英红这两位近年来讨论度极高的女演员,就曾是香港“打女”时代的代表人物。除了这两位以外,在整个浩瀚的“打女”时代之中,还有更多优秀的武打女演员为我们贡献了无数经典的武打女性形象。
昔日以“打女”身份出名的演员们,有惠英红逐渐拓宽在亚洲地区的演艺事业,也有杨紫琼前往好莱坞寻找新的机会。她们都在各自的人生中继续前行。
而要了解打女电影在香港电影极盛时期风靡一时的原因,我们需要先了解彼时香港电影是如何走上巅峰的。
八十年代初期,我国香港已是“亚洲四小龙”之一,高度发达的经济为当时的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注入了经济活力;同时,有着巨大需求的消费市场,为整个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奠定了非常强大的物质基础,使其逐渐成为亚洲电影的中心。
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一批年轻的导演离开电视台进入电影界,拍出了从内容题材到技术风格都不同以往的新锐作品,这就是以许鞍华、徐克等导演为代表的香港“新浪潮”,标示着一个有着浓厚都市色彩的香港本土特色的电影时代的开启。
由于当时周边的地区和国家的电影产业不够发达,港片在内地、我国台湾、日、韩及东南亚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同时很多港片都能够远销北美。
此外,一批从海外攻读电影归来的年轻创作者,先后投身于香港的电视界,TA们在电视界实践了学习到的西方传媒理念之后,又将新鲜的血液注入了香港的电影界。同时,因为电影产业的发达,娱乐产业的大力发展进一步为输出演艺人才助力。
于是,在经济、美学、市场、人才条件兼备的情况下,那个时期以动作片、喜剧片、警匪片为代表的商业类型片,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整个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的年产量一度雄踞亚洲第一,真正进入了一个“拍什么都赚钱”的时代。
1972年,李小龙出席其主演的《精武门》首映礼。彼时的香港武打电影十分红火。
在当时香港盛行的类型片之中,影片的主角往往都是会功夫的男性,会功夫的女性角色较少或者边缘化,敏锐的资本精准地看到了这样的市场缺口——过于饱和的男性打斗场面需要更多的会功夫的漂亮女性地加入,于是,打女电影应运而生。
同时,当时有一批优秀的女演员,她们大部分都有舞蹈基础或者武术功底,只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武打训练,便可以胜任打女的动作需求,为打女电影不断输出能打的功夫女性。
这些武打女明星在拍摄的过程中,均在片场受过大大小小的伤,比如胡慧中和李赛凤在拍摄《猎魔群英》时被严重烧伤、杨紫琼在拍摄《阿金》时险些瘫痪、惠英红在拍摄《八宝奇兵》时被钢片插入后背等,但从未因此影响拍摄或者阻止表演。
然而,在大部分语境下,当我们谈论功夫明星时,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依然是李小龙、李连杰、成龙等男性武打明星,能够被第一时间想起或者提及的武打女星却屈指可数。
深究背后的原因,也许是大众仍未习惯将“力量”与“女性”联系在一起,这种不习惯的背后又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电影工业的资本在进行“让我们观看什么”的选择的结果,而这种选择的结果的背后依然是对于女性刻板认知的世代累积。
“打女”这一特定的角色类型表面看似强大,却并不代表当时的女性从业者在电影行业拥有真正的话语权。
在以男性为主角的电影中,“打女”角色经常以性化的形象出现。
打女电影一时无两的风靡只是顺应了当时市场的需求,同时,它也是当时动作电影这种类型片在香港电影产业的娴熟操作的另一个常规动作罢了。女性在这样的类型片中的角色大多都还是扁平的,除了厉害的拳脚功夫以外,她们还都需要是漂亮养眼或者性感妩媚的。
即使在打女电影中,女演员们也依旧受限于刻板的女性形象,这也是当我们回忆起香港动作片时,能想到许多美艳的女性角色,却数不出太多美艳印象以外的女性形象的原因。
矫健的身手背后,不是女性角色的女性意识的表达,而是集体“有意识”地选择了对女性角色的幻想。女性演员的选择也并没有被拓宽,留给她们的大多依然是男性电影中的花瓶或者是杀戮的对象。
因此,虽然打女电影有着“女性电影”的表象,但其在本质上仍然是在男性主导下的电影工业对女性进行的一场消费。
范围拓宽到世界影坛,情况也是如此。在那个年代,一名武打女星可能成为“邦女郎”,但很难成为“邦德”。
此外,当时的打女电影甚至整个武打片/动作片作为类型电影并未在故事和人物上进行更多的探索,而是止步于快速迎合市场需求从而制作出一批快消娱乐化的产品,其创作上的停滞不前已经无法满足观众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
并且,随着特效技术越来越成熟,能取代武打片/动作片所提供的视觉刺激的电影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于是,观众对于这种“古早”的视觉奇观的需求也就越来越低。
九十年代初期,动作片就已经被以周星驰为代表的喜剧片挤出了观众的视野。
所以,随着整个武打片/动作片的消沉、此后香港电影的没落、“打女”演员的断层,打女电影这个类型电影也成为了香港电影史上,甚至是一个时代的历史符号。
曾经风靡一时的打女电影风光不再,那一代银幕上的打女们也都相继步入婚姻家庭生活或者退隐或者转型或者转行,“打女”已然成为了一个历史的名词。
不过,“打女”这样异于人们惯常印象中“被拯救者”女性形象的出现,依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一种观看银幕女性形象的可能;即便是在那个时代的香港电影语境之下,打女的存在,依然让女性演员们多了一种能够去选择那些有别于刻板印象的女性角色的可能性。
而在国际电影的语境下,虽然早在千禧年之际就有类似《古墓丽影》《生化危机》等这样以动作女性为主角的电影,但在最近的几年当中,女性动作电影的回归又成为了一种热潮。
以好莱坞为例,大量以女性主角的动作类型片不断涌现,比如《极寒之城》《永生守卫》《艾娃》以及《凯特》等等。并且,这些出演的女性演员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打女”,但她们均在经过专业集训之后才去参与拍摄并在替身演员的配合之下完成电影中复杂、危险的动作表演。
让杨紫琼收获无数影后的《瞬息全宇宙》,也是以女性为主角的动作片。
从这样的国际趋势来看,并不是市场不再需要“打女”,而是市场更加注重“打女”角色的性别述说,而非一个简单符号的演绎或者一个扁平标签的展示。
我们需要更多的创作者能够创作出真实、真诚、立体、丰富的女性角色。只有这样,“打女”这个类型才不会过时,也不会让女性演员与相关银幕形象产生断层和断裂。
最后,在文章的末尾,我想再枚举五位在“侠女”“打女”时代各具特色的香港武打女明星,感谢那些优秀的武打女演员为我们贡献了无数经典的武打女性形象,为我们打开了一种全新的观看银幕女性形象的方式。
1. “武侠皇后”郑佩佩
郑佩佩生于中国上海,1961年离沪抵港后便考入了南国实验剧团,成为其第二期毕业生。郑佩佩从小学习舞蹈,有扎实的舞蹈功底,努力谦逊的她在众学员中遥遥领先,并在毕业后顺利加入邵氏点映公司,开始了她的演艺生涯。
导演胡金铨看过郑佩佩在电影《宝莲灯》中反串男角恰如其分的演绎之后,邀请她拍出了香港“新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大醉侠》,郑佩佩在其中饰演文武双全、侠肝义胆的“金燕子”,凭借着这部电影,郑佩佩成为了“武侠皇后”,红极一时。
1971年,事业如日中天的郑佩佩在完成《钟馗娘子》后,决定结婚并暂别娱乐圈。1992年以出演《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华夫人”复出,虽然阔别影坛21年,但她的身手依然灵敏矫健,仍保持着当年“武侠皇后”的风采。
2. “包租婆”元秋
元秋的父亲出生于京剧世家,一家人在香港靠唱京剧谋生。从小元秋就在父亲的熏陶下学习京剧,这也为其以后习武奠定了基础。稍微长大一些后,元秋便正式拜在了京剧武生于占元的旗下,她是于占元的徒弟“七小福”中唯一的女性,是洪金宝、成龙的大师姐。
17岁,元秋正式踏入演艺圈担任替身,她是当时香港电影片场中为数不多的女性替身。除了当替身之外,元秋还在片场兼职做道具、场务等工作。那个时候的香港影视行业,演员的工资有时低于替身演员,加之当时女替身演员的稀缺以及元秋本身过硬的实力,可以做演员的她,在那个时候更想做一名替身演员,既省去很多麻烦赚得也不比演员少。
八十年代,元秋因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而息影。息影28年后,在周星驰的再三邀请之下,元秋复出出演了电影《功夫》,饰演“包租婆”一角,她也因为在片中夺目的演出获得了当年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3. “霸王花”胡慧中
1978年,还在读大学的胡慧中被星探挖掘,主演电影《欢颜》并提名第16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成为台湾文艺片的红星。此后胡慧中又出演了大量文艺片,很快就成为了台湾新一代的文艺女王。
1985年,她将事业的重心转战香港,成为“洪家班”一员。胡慧中的矫健身手是从零开始苦练出来的,因为她没有其她武打女明星一样的舞蹈基础或者武术功底。
她在《福星高照》等影片中扮演女警角色并创造了票房神话,这让她坐上了当时香港首席女打星的宝座。之后在《霸王花》系列中,胡慧中扮演了精明干练的超级警花,票房和口碑在当时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于是“霸王花”这个称号也成为胡慧中最响亮的名号。
4. “动作天使”李赛凤
李赛凤出生在香港一个普通家庭,有六个兄弟姐妹。父母婚姻破裂后,年幼的她跟着父亲去了台湾,几年后,又重返香港。李赛凤从小学习舞蹈,15岁那年,她在学校的一次庆典中表演了一段舞蹈,被导演萧显辉看中,邀请出演了电视剧《大地恩情之家在珠江》。李赛凤由此开启了她的演艺之路。
之后李赛凤拜武星徐小明为师,学习北派功夫,因为身手敏捷、样貌喜人逐渐成为了亚视的当家花旦。1985年,李赛凤将工作的重心转向电影,签约了“嘉禾”,成为“嘉禾”第一个签约的女演员。此后直至九十年代中期,李赛凤成为香港动作片的头号女星,被称为“动作天使”。
5. “皇家师姐”杨丽菁
杨丽菁自小学习舞蹈,在台北国光剧艺实验学校舞蹈科就读时,她参加了中视才艺竞赛节目《六灯奖》的舞蹈竞技项目并表现出优秀的专业技能,被中视当场发掘并加以培训后,参演了中视八点档连续剧《大旗英雄传》。
杨丽菁十九岁毕业后,只身赴香港发展,初期与香港德宝电影公司签约,演出《皇家师姐》系列动作片后开始走红,她被德宝电影公司作为皇家师姐系列电影接班人来培养,立志打入国际市场。当年,她与胡慧中、李赛凤成就了一个时代的打女标志。之后,杨丽菁逐渐将自己的事业重心转向电视剧行业,参演两岸三地的电视剧作品。
除了杨紫琼、惠英红和以上提及的几位经典的香港打女之外,还有高丽虹、杨盼盼、罗芙洛、大岛由加利、西协美智子、梁铮等武打女明星,一起组成了香港电影中打女时代的黄金阵容。
本届奥斯卡已落下帷幕,在整个颁奖季中大获全胜的《瞬息全宇宙》和新晋奥斯卡影后杨紫琼,让在国际语境之下长期“失语”的亚裔族群,能够站在国际的舞台上表达激动和感慨,并面对镜头说“Fuck”,奖杯是对Ta们业务能力的赞赏和认可,更是对少数族群勇敢表达的激励和赞许。
而在纪录片《美丽无言》中,好莱坞女演员德丽亚·萨尔维讲到:“女性到了四十、五十、六十岁的时候,能做什么?在男性想象中,她已毫无地位,她被淘汰了。那是场男人举办、男人观赏的秀,你该下台了。”
如今,手握小金人奖杯的杨紫琼告诉我们:“各位女性,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你们做不到,我们做得到!”我想,这也是那个“打女”时代的“打女”精神,无数次倒下,无数次再站起,以勇敢无畏的态度,展现女性的力量,打破无形的墙。
感谢我们身在杨紫琼夺得影后的这个宇宙,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女演员能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