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给孩子讲题,会发生急眼的情况,多数都是题目是家长会的。

这种情况下以成人的角度面对这种无压力的题目,就非常容易产生“知识的诅咒”(即无法理解别人不懂这么简单的知识)。

加上家长和孩子在学习上的目标和需求的不同,沟通上自然就会出现障碍,最后演变成家长急眼局面也就很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bing

那么给孩子讲题就只能一直干瞪眼吗?

其实不是,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两个方面去提供讲题过程中的愉悦度。

首先,孩子是感性学习体

在一项名为Rosenbaum实验中中,就发现了:如果家长过于强调孩子的错误和不足,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那么就会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影响学习效率。

而另一项以观察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需求实验(实验:Harter)中,更是发现:如果能以积极鼓励的方式去帮助孩子学习,那么效果会明显比惩罚责骂来得好。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是感性的学习者,他无法像我们成人一样,去以理性的方式看待学习。

当面对难题时,家长如果还继续站在对立面给孩子施加压力,那么孩子自然就容易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来化解其中的负面情绪。

自然就会变成明明来帮孩子学习的,却被孩子各种气的场景。

图片来源:bing

其实在给孩子讲题的时候,我们不妨问孩子对这个题目是怎么看待的,例如:你觉得看不懂的地方是什么?

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得到主动权,感受到家长的同一战线,还可以快速了解他对这个题目的解决基础在哪里,帮助他一步步的剖析这个题目。

毕竟有时候题目觉得难,只是整体看上去难,如果能合理的拆分,那难度就可以降低一半。

有了对题目的难度拆分,那家长接下来就需要对孩子每次难度解决进行合理的鼓励和看见。

像手游里经常的升级游戏,打过每一关的BOSS,都会得到对应的奖励,这种目的就是通过及时的回馈,促使你不停往前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bing

其次,孩子的学习需要感官辅助

我们经常都会说,6岁以上的孩子会从感官的学习者变成逻辑思维思考者。

但实际上这时候的孩子并不是就能完全的逻辑思维,他的学习仍需要得到感官上的辅助。

例如,在四年级里的鸡兔同笼的数学题目里:

这个解题答案,相信你讲给孩子听,基本是很难一下子弄明白的,而且可能会收到更多的疑问,这其实只要就是孩子无法形象的明白兔子的腿和鸡的腿的数量差别。

如果你这时候用图画的方式把他们的腿画下来,那么就非常容易去推敲这个解题思路。

用三角形去代表脚,就会发现鸡和兔子的差别是少了两只脚,如果人为给鸡装脚上去,那么如果都是按照四只脚来算的话,那么最终脚的数量肯定会比100只多,而多出来的脚就是鸡的脚数量。

所以有时候,解题方式孩子听不懂,并不是孩子笨,只是他无法形象地感知你的内容,换成他能理解的方式,那么也就能明白了。

#玫瑶老师说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