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说:“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摘选《思归》

过了夏至,白昼一天天变短,夜晚一天天变长。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古人认为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习俗

祭神祀祖

《史记·封禅书》曰:“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意思是夏至日要祭地大典。

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灾年、饥荒和死亡。夏至祭神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就连清朝最后一年的夏至祭神就是在现在的北京举行的。

海内时无事,江南岁有秋。

生民皆乐业,地主尽贤侯。

--白居易(唐)想东游五十韵

白居易曾游览祭祀圣地--皋亭群山。皋亭群山对海潮有阻隔,地势较高,早有人类生活,并成为一方富庶之地,皋亭山(半山)在古代是有名的祭祀之“圣地”。

夏至食俗

《风土记》说:“仲夏端午,烹鶩角黍。”角黍即是现在的粽子。意思是到了端午这一天要煮粽子吃。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白居易(唐)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朝在江南地带,流行过夏至,白居易记忆曾在江南苏杭做刺史时,江南的夏至节,便是吃肉的场景。料想这鹅肉是鲜嫩异常,能让白居易时隔多年依然念念不忘。

夏至之后,暑假即将来临,将迎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骄阳似火,鸣蝉聒噪,动辄汗流浃背。古代没有现代电扇、空调,但也自有其消暑纳凉方法,别有一番情趣。

消暑冷饮

冰饮在古代早早就出现了。大约在3000年前的商代,富贵人家就已经开始在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

西汉《淮南万毕术》记载: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中三日成冰。

古人制作冰的方法需要把水煮沸后立刻装进容器中,开口密封,最后把容器沉入深井之中,三天后取出里面的水就结成冰块了。

到了唐代开始出现“冰商”,也就是商业性的藏冰户。冬天藏冰,入夏拿出来卖。

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争得黄金满衫袖,一时抛与断年听。

--白居易(唐)听田顺儿歌

戛玉是古代凿冰的工具,用玉器敲打着冰块。形成了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暑穿着

唐时期周昉画的《簪花仕女图》中,仕女们同样都穿着纱衣和抹胸装,清凉又不失端庄。

花蕊夫人在《宫词》中写过“薄罗衫子透肌肤”。

唐代的罗、纱是一种轻薄的丝织物。“薄罗轻剪越溪纹”“绣罗衣裳照暮春”“薄罗衫子透肌肤”,从诗句中恍惚看见唐代女子身着轻薄的罗衫,透着健康的肌肤,展现不同于其他时代的健康与开放。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白居易(唐)缭绫

在唐朝最精美也最消暑的布料当属缭绫,它比罗、绡、绮、缯、帛更精美。不仅图样精美,而且质地轻柔似烟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避暑环境

早自先秦时期起,王公贵族们就开始想方设法打造夏日凉房,当时流行一种精心布置的地下室,称之窟室,夏天的重要餐饮活动都会在此举行。

唐代时,皇帝在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的凉殿,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

唐代的纯天然空调固然令人羡慕,可只有上层人士才能享受这种“奢侈”的清凉,普通老百姓要不学白居易自己动手。

“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傍耳目杖屦可及者……夏有石门涧云。”

--白居易(唐)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被贬江州的时候,利用自然环境搭建了一间空调房--庐山草堂。草房东面有瀑布,水悬三尺,泻落在台阶角落,然后注入石渠。如果说草堂东面是自然降温的话,那么草堂西面就是人工降温了。乐天居士将竹子剖开,连接起来架在空中,引山崖上的泉水,山泉水顺竹管而下,像细线一样悬挂空中,从屋檐上飞泻下来。

”草屋终日似在雨中”,这种低成本空调节能环保,读来就令人心旷神怡,有环境如此,给几台智能空调都不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