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口红利减少、客户需求多变、科技进步发展,传统人海战术大进大出不能持续,这不仅是平安改革的原因,同时也是整个寿险行业发展的困境。

代理人数量决定险企保费的生命线,而寿险行业改革中的痛点也恰恰就在于代理人,改革难在要改变近百万代理人,难在对低质量代理人的替换,难在受业绩剧烈的波动影响着每一家寿险公司的生存发展。

即便是一个硬骨头,但平安对于寿险改革的每一步都有着精准的计划和安排,能在外界评论改革效果不及预期、股价遭遇价值毁灭时,有底气地耐得住寂寞,坚定持续改革的信念,并以从未见过的力度推进三四年之久。

6月17日,平安人寿以一场牵动行业的代理人盛会宣告了改革新一阶段的成就,保险代理人的理想态品牌——平安MVP(Most Valuable Professionals),即“平安最具价值保险代理人”,将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新的人才标杆。

1

行业拐点,平安人寿成攻难排头兵

过去30余年,我国保险行业迅猛发展,自2017年保费收入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以来,保费收入整体规模已连续5年保持该位置,仅次于美国。但与美国不同,我国保险市场以传统寿险为主,其中个险代理人渠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1992年,随着引外资进入国内保险市场,个人代理人销售机制也成为我国寿险业营销模式最重要的强力抓手,从此保险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15年,原保监会取消了保险资格证的要求,相当于保险代理人无门槛进入,进一步加速了保险代理人爆发式增长。截至2020年6月30日,执业登记在册的代理人人力超过970余万人,其中代理制销售人员910.2万人。此时,保险代理人制度到达顶峰。

然而,受宏观经济形势、人口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近些年我国保险市场明显已进入拐点,发展略显疲态。2017年,人身险保费收入为26746亿元,增速为20.29%,较2016年高峰增速放缓-16.22%;2018年,人身险保费收入为27247亿元,增速仅为1.87%;2021年,受疫情因素影响,人身险发展到了小低谷,首次出现负增0.3%。2022年有所缓解,但国内人身险市场增速已到了历史低水平阶段,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各个险企的赤身肉搏战更加激烈。据原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保险公司代理人已锐减至570.7万人,较高峰值时期脱落400多万人之巨。

作为寿险头部企业,平安人寿的壮大自然也离不开代理人队伍。但快速发展过程中,敏感的平安看到了粗放式道路的不可持续性。从2017年开始,平安发现寿险的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传统模式已无法适应,自此平安用2-3年的时间开始研究推动寿险的改革。2019年,在平安第一份,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份个人寿险保单诞生25年之际,轰动整个寿险行业的改革正式鸣笛启航,以极具战略性和魄力成为了行业攻难的排头兵。

2

寿险改革,代理人转型是关键

“寿险改革中,代理人队伍转型是核心。”平安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铮曾表示,近三年来,平安人寿坚定深化代理人渠道高质量转型,打造客户信赖的、专业的“三高”代理人队伍。

平安人寿代理人数量从2018年三季度见顶143万人,队伍规模一路精简。2022年,平安人寿月均代理人数量48.1万人,较2021年下滑39.6%。截至2022年末,平安寿险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为44.5万人,较2021年下滑25.8%。

在改革航行的路上,平安人寿的保费收入、新业务价值、利润等多项指标出现波动。但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初心,耐得住寂寞,时间会换来好的结果。

2021年,平安人寿代理人人均首年保费同比增长超过22%,钻石队伍人均首年保费是整体队伍的4-6倍,收入约为社会职工平均工资4-5倍;2022年新增人力中的“优+”高素质代理人占比同比提升14.1个百分点,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2.1%,人均收入也同比增长22.5%。可以看到,改革的成绩已经逐渐凸显。

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加持下,经营指标出现强力反弹。2023年一季度,平安人寿实现保费收入1717.67亿元,同比增长5.6%,结束负增长。平安人寿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2.1%,人均月收入7051元,同比增长22.5%,大专及以上学历代理人占比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优质新人占比亦持续提升。稳定绩优方面,2022年平安寿险钻石代理人人均NBV同比提升14%,人均收入提升12%。

显然,平安代理人渠道践行的高质量转型,日益凸显了战略价值。

3

长期主义,平安MVP驱动高质量进阶

从需求端来看,我国目前的保险密度和深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还不匹配,相较世界发达国家也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长寿时代的浪潮下,健康和养老刚需与日俱增,专业财富规划的缺口显现,市场空间依然巨大。

老百姓意识觉醒、获取信息渠道更广、消费更加理性,更健康、更长寿、更高品质的生活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高素质的、多元化的保险代理人显然更符合未来发展大势,保险代理人理应深刻洞察市场变化,精准捕捉客户需求,持续提升自我,而平安正是早早抓住了这个时代的脉络。

近期,平安以一场盛会为行业顶尖代理人树立了全新标杆,也通过此举,再次印证了平安在寿险改革中坚持的长期主义精神:6月17日,平安人寿在深圳举办揭幕盛典,重磅推出保险代理人的理想态品牌——平安MVP,即对公司、对客户最具价值、最专业的代理人队伍,业绩门槛至少要达到MDRT水平,同时业务品质也有更高要求。

杨铮在发言中指出,平安MVP是“三心”精神的践行者,秉持爱与奉献的“初心”,具备细节与毅力的“用心”,抱有持续奋斗的“恒心”;是“三专”价值的传递者,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致力于成为平安集团最专业的“金融顾问、家庭医生、养老管家”的价值传递者,用专业,让客户的生活更简单;是“三省”体验的缔造者,知客所需、如客所愿、及客所在,努力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消费与服务。杨铮认为,要成为平安MVP,有两大必要条件:“一是坚持专业修行、价值修行;二是依托平安平台和生态的强大支持,为客户送去美好体验。”

自2019年开启新一轮寿险改革以来,平安始终坚定“4+3”改革战略,在代理人渠道端,以“三好五星”评价体系引领,聚焦增优、绩优,切实推动代理人队伍向“高素质、高绩效、高品质”的“三高”队伍转型。而平安MVP代理人理想态品牌的推出,是平安人寿成立30年来首次以“平安”二字来为代理人形象命名,更加验证了其代理人队伍进阶的成果,也体现了平安坚持长期主义的战略思维。

在杨铮看来,平安集团依靠35年的积累和探索,为代理人服务客户提供多重支持,例如,构建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深化“保险+服务”探索,打造“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康养”,研发了一系列数字化平台工具,赋能一线代理人队伍,提供顶级的形象塑造、专享的顶配权益、定制的高客活动、专属的顶级培训、私享的交流平台和高端的荣誉激励等,在打造MVP进程中,既激励一个人“飞得更高”,亦倡导与团队“飞得更远”,这俨然成为平安MVP差异化竞争的核心优势。

至于下一步,平安人寿表示,将提供最稀缺、最高端的政策及资源,全力将平安MVP打造为平安名片和行业标杆。

从坚持到突破再到超越,以代理人为代表的改革深度诠释着平安文化的基因与底色,作为国内寿险的头部企业,相信平安人寿将驱动整个行业向高价值发展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