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全面战争爆发,与敌人当面交锋是正规军的职责,开辟秘密战线的使命就落到了情报机关头上。

二战时期,美国情报部门在常人料想不到的领域出力甚多,其中一招就是指挥敌对国家或敌占区的平民,暗中实施破坏活动,削弱对手的战争潜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方面,中央情报局的前身——战略情报局编撰的《简单破坏战地手册》(SimpleSabotageFieldManual,简称《手册》),堪称无所不包的“宝典”。

日前,当《手册》的详细内容出现在中情局官网上时,人们发现其中很多内容在今天依旧适用。

谁都可以是地下抵抗者

这份长达40页的机密文件上,标注的日期为1944年1月17日,由时任战略情报局局长威廉·多诺万亲笔签发。

多诺万称,该手册包含了该局训练平民实施破坏的基本原则。他还建议,在战区指挥官指导下,其中一些原则可通过小册子和广播形式广为散布。

《手册》分为5部分内容:1、简要介绍;2、可能产生的效果;3、如何激发破坏活动;4、工具、目标和时机;5、实施简单破坏的具体建议。

所谓“简单破坏”活动,顾名思义就是无需特别的工具和设备,只要换种思路,周围到处都是“武器”:民用刀具、盐、钉子、指甲锉、火柴、蜡烛、卵石、针线……没有一种不是日常用品或随手可得的工具,“武器库”无非是厨房的架子、工具箱等;所针对的目标也属于司空见惯的东西,如汽车轮胎和建筑物。

关键在于,类似的破坏活动可被归结为人为操作失误或决策错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实施者遭报复的风险。

事实上,纳粹德国占领的国家,大都发生过平民实施的破坏活动。但这些勇敢的抵抗者大多单打独斗,缺乏经验,影响力有限,反倒挫伤了他们继续行动的积极性。

因此,美方推出《手册》,就是为了“激发成千上万的破坏者统一活动,增加破坏活动的频次和效果,破坏敌人的战争努力,打击敌方当局和警察的士气,加速轴心国统治者的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册》建议:有必要让平民意识到自己的破坏行动属于“自卫”;应当让特工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告知平民,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可通过电台或其他媒体赞扬破坏活动的效用,那些成功实施行动者闻讯将士气大涨,产生更强烈的责任感,进而招募更多人入伙。

搞破坏的同时勿忘自保

考虑到重工业生产所需的物资以及产出的设备对敌人维系战争最为重要,这份解密文件强调,应尽量优先破坏这些物资和设备(如石油、汽油、轮胎)。

例如,砍坏军用卡车的轮胎就很有价值,毁掉工厂里的一批橡胶原料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