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公华老意见不合,急需“思想武器”,胡耀邦看到一文:就是它了

十年动荡后的中国,经济,文化,⺠生,工业都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经济建设迫在眉睫。但对于如何搞好建设,邓公和华老却意见相左。关键时刻,一篇文章交到胡耀邦手里,并成为了新的思想武器,中国也由此开辟出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老作为伟人的事业继承者,自然是要完成伟人的革命遗志的。他提出经济建设要遵循“两个凡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借此在发展的经济的同时,体现政治上的正统性,突出自己的核心领导地位和威望。但有着法国留学经历的邓公却坚持全面开放,因为他亲眼⻅识过工业发展带给西方的巨大进步,深知工业文明带来的发展潜力,如果亦步亦趋的缓慢摸索,将会错失机遇,阻碍国家的进步。

事实上,邓公的态度,也代表着党内不少老同志的心声。但他们对“两个凡是”的驳斥也只局限于突出不同意⻅,并没有形成一套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来取而代之,这也成为当时邓公一派亟待解决的难题。幸运的是,这个时候,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稿件引起了光明日报的注意,在经过8个月的反复修改后,交到了胡耀邦手中。胡耀邦立刻将它作为思想行动的重要参考,并结合邓公的意见提出了两大原则:一个是完整、准确的运用毛泽东思想问题,一个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不久后,这篇文章被正式定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广为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真理标准”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成为党和国家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在邓公的带领下,中国步入改革开放时期,实现了⻜跃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