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看过关于清朝的电视剧的人,常常会早朝上皇帝居高临下训斥大臣的画面嗤之以鼻,大臣们也都低着头不敢说话,生怕说错话换来杀身之祸。

或许很多人觉得,这些大臣应该都想着,赶紧下朝吧,腿都站麻了。其实真实情况远远不止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朝还得早起

按照清朝上朝的制度,可以去紫禁城见皇上,开早会的大多数是省级以上官员,他们会集中在金銮殿,向皇上汇报一天内或者几天内发生的各种事情。

但这并不简单,这些大臣们往往在前一天晚上就要挑灯夜战,准备好第二天要汇报的工作,所以上朝前一天熬个夜,家常便饭。

此外,大臣们还要注意几个细节。

第一,皇帝可以迟到,大臣不能迟到

在古代,要去紫禁城上朝,必须凌晨就出发,因为清朝上朝的时间大概是5点多,这就意味着大臣们需要在4点就要到了皇宫,然后在殿外等候。

既然是5点上朝,也就是说,大臣们需要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路上,以前交通不便,只有级别很高的大臣才会坐轿子,前面还有人打灯笼,这也只是把人送到皇宫城墙外。

更多的人是没有资格坐轿子去皇宫的,所以只能步行,但是凌晨的天气黑洞洞的,大臣也没有办法只能摸黑走,毕竟皇宫内不允许明火出现。

因此在以前也不免有不小心掉在护城河淹死的人,大概率是摸黑过河,失去了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大臣只能提前来到城墙外,等着一些级别高的可以打灯笼的官员,然后跟着人家的屁股后面走。

但是话又说回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么多人上朝,这么多年也难免有人迟到。可是迟到的后果确实很严重,轻则扣一年工资,重则是对皇上无礼。

这可以先从唐朝的一些制度了解一下,据记载,唐玄宗时期的上朝,如果有人迟早,无故不上朝的,“夺一季禄”,意思就是扣你3个月工资。

到了唐肃宗时期,改成了“一月禄”,也就是扣一个月工资,当时这大臣一个月工资多少,不得而知,应该是不少。

此外,如果连续旷工一个月,那就算“刑事犯罪”,可以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如果是军队的重要官员,则罪加一等。

当然,这还是比较仁慈,据《明律》规定,如果官员上朝迟到,当场打20大板,如果连续迟到三次,那就打100大板。

很多上了年纪的被当场打个半残,时有发生。

所以到了清朝,这种制度就更为严格,已经不是皮肉伤了,如果破坏了清朝的规则,极有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一般人不敢吃早餐。

因为如果到了紫禁城,发现皇上还没有开朝,那就要在大殿外面等候,如果你现在因为吃多了喝多了,内急要上厕所,就会耽误时间。这就算是打乱了早朝的节奏,现在来看,老板顶多骂你一句“烂驴上磨屎尿多”,但是在皇宫,这就是大逆不道,重则株连家族。

还有很多人问,清朝的皇帝是满族人,那大臣在上朝时,皇帝说的汉语还是满语。

在清朝早期,满语确实是官方语言,很多大臣还必须学习满语,才能听得懂皇上说话。满语其实很难懂,学习满语有多难,大概就是现代人学习英语的难度。

为了解决大臣上了年纪,学习不好满语这个问题,有人建议皇上,可以学习汉语。所以很多皇上在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双语”了。

据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说,他小时候就有两个语言老师,一个是汉语老师,一个是满语老师。

比如顺治皇帝就十分喜欢说汉语,也喜欢汉语中的诗词歌赋,据说多尔衮当年坚持不让顺治说汉语,顺治说:“你不让我学汉语,大臣们说话我听不懂,叫我怎么当皇帝?”

那么在朝堂上皇帝就是说汉语吗?其实并不是,他是见满人说满语,见汉人说汉语。就相当于你遇到了外国人,肯定说英语,见到了老乡,赶紧用方言舒口气。

所以,大臣们就是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中,对皇上报告了这几天的工作。然后皇上就开始对大臣们布置任务,有时候还要宣布个圣旨。

随后,大臣们就开始去各自的岗位对下属宣布任务,开始批阅文件,然后等着下班。

可能有人会想,这么简单的上班,多轻松。其实在大臣心中,真正难的不是上班,而是下班,下了班,他们要命的下半场才开始。

首先是复杂的人脉关系

有句话说的好,官场如战场,哪个菩萨不拜都不行。

在小说《范进中举》中,范进考了一辈子终于考中,随后当地的官员马上就前来祝贺,并送来很多贺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在古代参加考试的知识分子是官员不敢惹的,毕竟万一以后高中那就光宗耀祖了,所以在考中后,很多官员都来“捧场”也是情理之中。

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个名场面,纪晓岚和和珅几人一起吃饭,在座的都是名人,除了有朝廷大臣,还有江南新任御史,大家因为一条狗“是狼是狗”起争执,表面上是博诗斗文,其实暗藏官场规则。这才有了“侍郎是狗”“御史吃屎”谐音梗。

所以,在这种官场上,不是你自己保证洁身自好就可以的,适当融入官场,多多参加应酬才能提高自己的威望。

电视剧《康熙大帝》中,李光地调到京城,康熙皇帝就说了这样一句话:“京城是个大染缸,你要洁身自好。”那么皇帝为什么说这句话呢,言外之意可想而知。

不久,他就被明相拉拢,但他“洁身自好”,最后被人诬陷,脱离了康熙的视野,康熙也不再重用他。

写于1882年的《恽毓鼎澄斋日记》记载,在清朝的官场上,应酬天天有,“饭局时时新”,这就是对当时官场最好的诠释。

恽毓鼎在《澄斋日记》中深有感触地反思自己过去的生活和学习状态。他原本是一个想安静读书、追求宁静致远的人,然而却被春去秋来的酒局所牵绊,身心疲惫、心神不宁,甚至夜不能寐。他意识到,如果再不进行自我节制,那么多年的读书修养恐怕都会被小人之手毁掉。

恽毓鼎直白地表达了对于自身生活状态的担忧和不满。他认为自己虽然努力追求宁静致远,但却因为纷繁的酒局而迷失了方向,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他也提醒后人要警惕各种诱惑,珍惜美好的时光,不要让自己的年华荒废在无谓的事情上。这种深刻的自我反思和警醒,不仅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具有启示意义,更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

事实是,恽毓鼎曾立下宏图伟志,说要在这年元旦开始,生活一切从简,再也不参加各种各样的酒会了,以后要闭关修炼,好好读书。

结果第二天,他就被拉着去参加了两场酒会,喝的酩酊大醉,以至于还缺席了第三天的黄帝祭祀大典。

其实《曾国藩日记》里也记载了,曾国藩早年在京城的时候,也混迹于各种酒局,甚至多次去外面应酬。

后来被朋友提醒,他才做到了洁身自好,虽然改变了自己,但他无法改变官场的陋习。

清朝贪污严重

根据甲午战争拍摄的影视剧《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其实集中了日本的军舰,但遗憾的是炮弹居然没有响,邓世昌感叹,都被官场的人贪污了。

可见,贪污真是祸国殃民。

正所谓,“千里做官只为财,三年清政府,十年雪花银。”

在清朝,尤其是清朝后期,贪污极其严重,官场上各种投机钻营、溜须拍马、阳奉阴违。

其实清朝的官场制度继承于明朝,清朝没有宰相,一品大员的俸禄是180两,但是一个正七品的县太爷只有45两。

据《病榻梦痕录》载,幕僚汪辉祖初做刑名幕宾时,岁修260两白银,同年钱谷幕宾岁修220两白银,且逐年递增。此值乾隆十七年,待乾隆五十年岁修已800两白银。若是繁华大县,诸如番禺、南海、漳浦等,每地幕僚四五人不等,每人俸禄皆在千五百左右。

在清朝的官场,想要打点各种关系,送人礼物不可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记载,闽浙总督肖制军送上一份“抵得九万两银子”的礼物后,“不上半年”,就从最苦的闽浙任上升调到最好的两广总督。

虽然是小说情节,也有点夸张,但小说来自于现实。

送往迎来上司和权贵是一项常课,也是地方官员必须完成的任务。这项工作包括恭迎来客、安排住宿、设宴招待、陪同看戏、赠送盘缠、送客上路等。

许多地方官员为了巴结上司和权贵,终日忙碌,疲于奔命,以致没有时间关心政治民情。

浦松龄曾形容县令对待上司的迎送:“况送往迎来,则贱如声妓,婢膝奴颜,则状如伏鼠。”

除了送往迎来,清朝官场还有一个规矩,就是向上司及上司衙署人员馈送钱财礼物。有些官吏会借各种机会大量馈赠上司,以图讨好他们,为自己的升官发财铺路。

此外,清朝官员比较注重礼节,如果对自己有恩的官员,长时间不去拜访便失去了一些礼节,所以除了官场该有的应酬,去登门拜访其他人必不可少。

所以当你去一个官员家串门,往往会听到“老爷不在家”,因为他们根本闲不下来。

如果自己所在的地区有人办喜事,或者办丧事,只要花点钱就可以请官员去捧场,这些官员往往不会拒绝,毕竟抛头露面是件好事,甚至遇到同样有头有脸的人,还要“拜个把子”。

如此讲究的理解,现在想想都觉得实在是太累了,那个年代的繁文缛节,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官位,恐怕难以立足。

总之,在清朝上班是极其繁忙的,要做好各种各样的准备,除了官场应酬,还要去拜访名师,这些事情在无意间就消耗了大量精力。

还是那句话,要想人前显贵你,哪能不吃苦受罪。

当然,虽然大清早已经灭亡,但清朝所出现的官场腐败和内部矛盾,对今天的现实生活大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