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有很多,今天介绍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就是“院校优先”原则。“院校优先”原则是指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意愿,先选择一批学校作为第一志愿,再选择第二、第三志愿。也就是说,在录取过程中,第一志愿是考生被录取的主要依据,第二、第三志愿仅起到保底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做法对考生有利。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所报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学校和专业。但是,如果考生不是很了解学校、专业的情况,这种做法也有可能会造成误解。所以,我们要慎重地对待“院校优先”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了解学校的招生政策;第二,要了解自己所报考的专业的具体情况;第三,要了解所报考的学校录取分数线、自己的分数及位次;第四,要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第五,要考虑专业的发展前景。因为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和未来就业去向是密切相关的。很多同学在选择专业时,往往会忽视这些因素。比如: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忽略了自己今后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有的学生只看到学校好而忽视了所报考学校在行业内的排名;有的学生只看学校知名度而忽视了院校对该专业是否有优势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院校优先”的原则,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将考生在第一志愿中的选择空间扩大。在实际操作中,“院校优先”的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比如,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在全省排在前10%以内,可以选择一批学校作为第一志愿。但是如果考生的成绩排在前20%-50%之间,则不能选择第一志愿。当然,对于那些排名比较靠后的考生来说,选择学校作为第一志愿也是可以的。

每一批次的志愿填报数量不宜过多,因为院校优先原则是指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如果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后面的志愿再好也没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知道自己填报的是什么学校和专业。然后再结合自己的高考成绩、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例如,某考生的高考成绩在一本线以上,兴趣爱好也比较广泛,就可以选择“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普通高校(包括民办高校)、一本专业院校和二本专业院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考生选择的是普通高校,就要谨慎考虑,如果志愿选择不当,很可能会出现“退档”或“滑档”的风险。因此,考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成绩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后再做出选择。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了解自己的成绩在全省的位次,找出自己和学校往年录取分数的差值,在这个差值内选择学校和专业。如果超过了差值,就会有被调剂到该学校或专业的可能。如果分数在位次上下浮动不大,就可以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这样即使被录取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还有机会转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志愿填报#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专业,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以免将来毕业时发现就业困难。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考虑好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身体条件等因素,不要因为盲目追求热门而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