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1号到17号,整整17天,终于看到江西公布了鸭脖事件调查结果。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本来认错、罚款、道歉、整改就能处理,硬生生地搞成了一个年度热搜。成为了江西地面近年来继交通系统周公子、失踪学生胡鑫宇之后的第三个大新闻。

而且要让江西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联合调查组,才能挽回当时最初某位工作人员丢掉的公信力,不得不说,实在是令人遗憾。

与此同时,更让我们联想起江苏“小花梅”最初那几次相互矛盾的官方通报,实在是令人难以忘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言到于此,我说几个问题,对于分析复盘整个事件可能有一些帮助。

通报中有个细节,6月1日,学生在食堂吃出疑似为“鼠头”的异物,被涉事食堂工作人员事发当日丢弃。证据,在当天就被毁掉了。然后,涉事食堂负责人、后厨相关当事人,都说这不是鼠头,就是鸭脖。

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后,没有及时留存好原始物证,是否存在程序上的问题?亦或者是之前存在很多类似的问题,都是这样处理?

拿观众当傻子,拉市监管局下水,逼得省委4部门联合调查,浪费如此多的公共行政资源,严重损伤公信力的脸面,很好奇,后面的“顶格处罚”,会是什么。

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得到一个跟一开始我们都坚信的结果,是否值得?这个过程中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启示?

这个东西是鼠头还是鸭脖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民众的反应,对于很多东西已经不再信任。

过去几年:家中九位数存款的北极鲶鱼、开奔驰大G逛故宫的露小宝、把苏州纪委干哑火的许可馨、朋友圈里疯狂炫特权的周公子,一家三代全是官的90后县长回振彪、核酸女王张姗姗、核酸教父张核子等等等,其过程和处理结果,无一不是在戏耍民意。

为什么他们总会在第一时间选择说谎?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又有多少谎言?

这个问题恐怕不是江西一地如此,在其他地方、其他时候,类似的事情可能一次一次在重复发生。而这,跟地方上的主政思路有很大关系:

各级官员基本都有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他们要承担地方治安及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无论于公(维持治安及秩序)还是于私(保住乌纱帽),突发事件对他们都构成一种威胁,使他们不得不认真对待。

但是部分官员由于年龄、习惯、风俗等种种原因,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在当地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不会想到事件会爆火。

此时最佳或者说一贯的处理办法就是立马息事宁人,悄无声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同时安抚民间的恐慌,制止谣言的流传,打击无事生非、挑起事端的闲杂人等。

反观如果秉公执法,照章办事,那么需要付出更多的行动和精力。

以这位市场监督管理局江局长为例,我们很难断定他与该学校、食堂等有没有利益上的往来。假如有利益往来,那么他之前的发言与背书就有动机可查。假如没有利益往来,那么从他自身角度出发,费时费力地挨个调查、处罚学校食堂,不仅无利可图,而且在政绩上不讨好还会得罪很多。

此时,他的最优解或者说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就是,在镜头面前说谎,试图蒙混过关,息事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恐怕是历史悠久的“官场恶习”了,他们总是习惯于:谨慎地隐匿情报,小心地自我保护;隐瞒真相以掩护人际关系,百促不动以墨守常规程序。

一个突发事件,从表面上看来,无论是在权责范围内处理还是报告上级,都是在履行职责范围内的公务,而报告上级还可以减轻他们自己的责任。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如果把发生的事件局限在自己辖区和职权范围之内,不仅可以给上司一种地方上“平安无事”的印象,地方官本人也可以独立全权地来处理事件,而不必受制于程序或者法治的约束。

但是一旦上级或者程序卷入了突发事件,他们优游从容的常规就会被打乱,而且很多事情会受到掣肘。对他们来说,要避免这样的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息事宁人,把事件的处理局限在自己辖区和职权范围内,对上边或者媒体瞒报、封闭有关的信息。

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充斥着报喜不报忧、“瞒上欺下”的现象。就算是很多盛世也不例外。

最后我想说的是:

老鼠身子哪里去了?

以后我们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怎么办,还是要找省级联合调查组来解决?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