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卫星在遥远的轨道上运行,时时刻刻受到空间环境影响以及自身寿命和可靠性的限制,如果发生故障,较轻的短期可以复原,严峻的或将导致卫星长期失效。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发射备份卫星。

备份卫星,顾名思义就是组网卫星故障失效时进行补位的卫星。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的导航星座中通常会有备份星运行。美国GPS星座通常在有较高故障率的卫星附近部署一颗备份星,两者协同工作。一旦卫星发生故障,备份星可以经过一次或两次轨道机动,完成对故障卫星的快速更换。俄罗斯GLONASS星座和欧盟Galileo星座的备份星均为冷备份状态,当卫星发生故障时,才启动备份星。

北斗三号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系统由地球中圆轨道卫星(M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3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为增强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北斗三号系统也将会发射3到5颗备份星。

2023年5月17日,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此次发射的卫星,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首颗备份星。它与目前在轨运行的GEO卫星一样,具有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测定、区域短报文和周密单点定位等5大功能。

名为“备份”,实为“主力”。此颗卫星的重大“使命”就是时刻处于在轨“待命状态”,即在轨热备份。它的正式入网,将有效扩大短报文服务区域,大幅提升北斗系统现有区域短报文通信容量。同时,北斗卫星治理团队与研制单位紧密沟通,结合北斗卫星在轨治理经验、在轨运行状态和载荷国产化研制能力的精进,对该颗卫星进行了部分单机的升级换代,大大提升周密单点服务能力,就像从“双车道”扩宽至“四车道”,用户使用体验将更快捷、更精准、更稳定。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达5007亿元人民币;截至今年1月,北斗时空智能服务的全球累计接入智能设备超15亿台;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月调用次数超过1700亿次,服务覆盖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北斗成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的“标配”,国内知名地图软件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超3000亿次……当前,北斗系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现代生活,并全面迈入“更高精度、更加可信、更优服务”的进展阶段。

这颗备份星的发射,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对推广北斗系统特色服务、支撑北斗系统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刊于6月16日《解放军报》11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监制丨欧灿 张晓辉

编审丨刘建伟 严珊 钱宗阳

责编丨韩杰 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