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报》

2023年第22期(总第422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书法报》2023年6月6日第7版

正大书风要求书法必须守正创新,不仅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气磅礴之象,而且要创新守中以展现时代气象。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关注正大书风蕴藉的审美精神,即意象兼备、中和之美、创新守中和时代风度。

意象兼备,是一种书法的主观审美行为,不仅以“形”保存信息,更体现了人们以“置物之形”展现“内心情意”的过程。正大书风经过书写者的“象”表现出一种“意”的生命感,这种生命感在线条、力度和结体的风格交融下,展现出一种筋、骨、血、肉的磅礴气象,给人以书法的盛大之感。从当世眼光来看,正大书法格调高下实际体现了书写者纸面上的意象和其自身的胸中气象结合的水平,胸中有丘壑,笔下才能有章法,这种“丘壑”便是“国之大者”。笔者认为,首先要发挥大国工匠精神,以严谨的心态来要求自己,雕琢、打磨作品,修正自己的书法创作理念,让“意”在“象”前;以承接中华传统文化的姿态来要求自己,传承“笔墨当随时代”的文人情怀,让“意”与“象”充分结合;最终,以雅正创新的信念来要求自己,让书法作品真正传承正气之风。

中和之美,是对传统书法的深入探究、继承与倡导,在我国传统书法美学中,中和思想讲究书写的不偏不倚和圆润方正之感,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书法展现出方圆相济之风,而正大书风实质上也包含了中和的内蕴之美。从正大书风的表现来看,无论是用笔、结体还是章法都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从现代意义上的书法家来看,正大书风饱含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首先要求我们应该具备海纳百川、兼容并举的宽阔胸怀,用包容的眼光来看待传统书法艺术、现代书法艺术以及国外书法艺术,并把这些艺术特质融会贯通;其次,还应该把兼容并举的“中和之道”运用在书法创作的用笔、结体和章法上,让“中和之美”重现在书法艺术上;最后,还应该用包容的眼光去审视、评判同辈人的书法,让现代书法界展现出一种和谐、自由、民主、包容的“中和”风气。

创新守中,从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每一位杰出的书法家都在对书法进行创新,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了书法艺术的生命。创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书法艺术完全抛弃,而在于如何处理创新与继承传统之间的关系。首先,应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古为今用”,汲取古代书法艺术的精华并转化为自身的能量,继续攀登书法的高峰;其次还应该深入群众,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并在秉持为群众服务的理念基础上创新书法艺术,从而使书法理念新颖,这样才能真正让书法成为“活水之源”,才能让书法领域的创新精神永葆青春;最后,创新书法还应该借鉴和吸收同辈人的书法长处,让书法在经过借鉴和吸收后努力呈现出新颖感。

时代气度,是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大国气度、时代精神之貌。时至今日,正大书风的这种时代气息正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对时代的考虑和使命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所说的“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现阶段书我们要充分具备大国工匠精神,自觉把时代精神、文人情怀之“意”贯彻在书法之“象”中,把“书写时代”贯穿于书写创作之中,自觉生发“为时代而书”的使命感。

艺术简介

朱婵婵,陕西西安人,民盟盟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陕西省、西咸新区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在《中国书法报》《书画世界》《美术教育研究》《美与时代》《中国篆刻·钢笔书法》《新丝路》等报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