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发现过没有,在重要的场所、火车站以及边境线上等等,都能看见有军人持枪把守的岗哨。

挂着抢、站得笔直的哨兵十分威严,不得不说还是很有威慑力的,路过这样的地方都会条件反射地远离几步。

一般来说,站岗的哨兵都是两个人,他们注意力十分集中,稍有风吹草动就能立马发现,并及时处理。

但是有一点比较奇怪的是,他们两个人全身上下加起来才有一整只枪,真要遇到歹徒了,一个人可以拿枪,而另一个人不就危险了吗?

而且之所以说他们加起来才一整只枪,是因为拿枪的那个人拿得还是把空枪,弹药在另一个人身上。等于单拎出来看,一个人都开不了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不用我们担心,部队的哨兵那都是训练有素,平时对于装弹的训练就跟我们玩手机一样熟练,可以说闭着眼睛他们也能在几秒内把弹装好。

而且一般一起站岗的两个人,平时工作生活都在一起,十分默契,有时一个眼神两个人就心领神会:该不该装弹,该不该开枪。

从逻辑上来说,与其还要组装,不如直接把完整的枪弹交给一个人,甚至两个人一人一把,这样不更安全吗?

其实不然!这样更危险,26年前我们就有着血淋淋的教训。

这段教训来自于1997年的特大持枪抢劫案,其作案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被列为“1997中国刑侦第一案”、“世界刑侦第三案”

此案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就作恶多起,打死军警和群众15人,抢劫140多万元。而罪犯在整个过程却没有一丝悔恨犹豫,此人就是当时震惊全国的变态抢劫杀人魔:白宝山。

白宝山本因盗窃入狱,本来刑期快满的时候被同伙供出抢劫事件,又加刑10年。同伙却因举发有功提前释放。

这便让本就心理扭曲的白宝山产生了极端的复仇心理。他在狱中便暗暗杀死了两个狱友,但囿于当时的技术手段证据不足,他又死不承认,便未能使其认罪。

后来出狱,反社会心理已经扭曲到极点的他便想到报复社会,他在被捕后的交代中这样说:“我那时想,将来出狱了,岁数也不小了,去行凶杀人用石头、木棒肯定不成,就想到用枪报复。”

手握自己从民兵、牧民处积攒的步枪和弹药并不让他满足,他便心生单枪匹马抢夺军警枪支的逆天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6年3-4月,北京市石景山区、丰台区连续发生歹徒夜间袭击执勤岗哨恶性案件

1996年3月31日晚,京西石景山某电厂的夜幕下,一条黑影溜到墙边,躲在树后,两眼紧紧盯着门前执勤的岗哨。

深夜,哨兵刚交完班,新上岗的哨兵似乎身体不适,走到墙边想呕吐一番。就在这时,突然“嘭”地一声,哨兵头上挨了重重的一棍,躺倒在地无法起来,下意识地双手紧攥住自己的步枪。摸哨的歹徒扔掉铁棍,一把冲上前,从昏迷不醒的岗哨身上夺走步枪,仓皇奔蹿入茫茫的夜色中……

仅仅是一周后的4月7日子夜时分,石景山区某部要地门卫室突然响起枪声,一名执勤岗哨被打伤,袭击歹徒逃跑。

一个多小时后,一辆白色面包车落入石景山公安分局巡逻队的盘查范围,众人还没反应过来,车门突然打开,一名男子迅速蹿出,手持用毯子包裹的长枪朝民警连开数枪,打伤几名民警后,又逃入黑夜之中。

就在首都警方四处布网查缉之时,4月22日深夜,丰台区某射击场一执勤岗哨又遭偷袭,岗哨当场牺牲。一个手枪枪套被抢走。

连续出事后,警方在北京布下天罗地网,而凶手却已淡定自若的回到了河北老家。

步枪抢到了,手枪却一直没有得手的白宝山几个月来心里一直不甘,便又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老家徐水的兵工弹药库。

7月26日凌晨1点多,白宝山摸黑来到已踩点多次的岗哨附近。他看准时机,在距离岗哨很近的地方开枪,当场打倒两个,另一个哨兵跑回门里拉响了警报。

白宝山快步冲上去,解开岗哨肩上的“81”式自动步枪,拿上就跑。他快速跑回自己计划好的藏匿枪支及换衣服地点,然后又大摇大摆离开,等多日后风头过去才返回取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后数月,他又抢劫杀人多起,最后终于漏出了马脚,在1997年9月5日被警方擒获,于1998年4月被执行死刑。

在这起极其恶劣的案件背后,数名群众和军警被打死,岗哨多次被罪犯抢走枪支。这严重的暴露了单人持完整枪支的危险性!

这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很多事情看起来不正常的背后,往往酝酿着我们看不见的逻辑。

用牺牲换来的更安全科学的站岗模式,这就是哨兵站岗2人1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