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0

95后真的很分裂:

有人研究生毕业,有人大厂里失业。有人早早二胎,有人刚刚二婚。

身边有些单身的朋友莫名紧张,让我顺势组织一些联谊活动,互相认识一下。

我私聊了所有人问了择偶取向,想着暗戳戳提前配个对,像极了恋爱观察综艺的选角导演,可谓用心良苦。

但我发现个大问题:

这七八位男性友人,择偶标准都挂着大写的“自私”。

* 这里仅仅以个人感受进行讨论,且都是个例分享,没点名道姓,没群体扫射,如还是有冒犯到那不归我管。

01

撇掉“长得好看”这种没必要展开的因素,这几位男性择偶标准都有利己的成分。

比如“会照顾人”“善解人意”“温柔体贴”“懂事”“性格好”“贤惠勤快”等等。

实不相瞒,真的很像老板找员工的标准......

想到这两天频频推上热搜的金句:有部分人是没有爱情的,他们只有一种类似爱情的幻觉体验,没有意会到爱一个人的本质在为对方付出,而不是得到ta、占据ta、利用ta。

话有些绝对,但也是很多人的现有状态。

有些恋爱模式看起来像在玩角色扮演,换一个演员也成立。

就连择偶条件,基本上也是围绕自己展开。

会照顾人=会照顾我

善解人意=善解我意

懂事=为我考虑

这几位男性好像没有欣赏一个具体的人的意愿,人性魅力点都不在意,比如勇敢、大方、开朗、幽默,几乎没有人在管。

相遇变成套模板,目的是让别人来欣赏自己、福泽自己。这很难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我还发现,这几位男性对女朋友的想象,不光正选还有反选。

比如:我不喜欢追星的女生、我不喜欢太粘人的女生、我不喜欢太作的女生......

我自动提问:为什么呢?能说说理由吗?

其中一位男士是看网上帖子,臆想出胡搅蛮缠的女性形象,其他人都是以和前任交往经历来提的要求。

除去一些不良嗜好,比如超前消费、爱慕虚荣,剩下的取向都有点抹除个性的意思。

生而为人,有些特点,我不抱歉。

有分享欲,解读成粘人精。开朗外向,解读成不懂避嫌。习惯付出,解读成管得太多。

我真的很难讨好所有人。

当然,选择是相互的。 可以不喜欢,也要接受不被喜欢。

总结下来,就是这几位都想建立一段「省事」的亲密关系。

不需要情绪价值,不需要付出太多。

但是对方要给到包容和照顾,同时有分寸,该出现时出现,不该出现时人间蒸发也无所谓。

实不相瞒,我也想拥有这种“凡事从自己的感受(享受)出发”的思考逻辑。

要求别人多过解释自己,长久以往应该能减少很多内耗吧。

03

最后,我拉了个微信群。聊了一周后,我提出聚会邀请。

不过这群男性朋友发现只有2位女性愿意赴约之后,有各种急事发生都说来不了了。

很遗憾。

不过最后的最后,聚会还是成了。

没有脱单这种世俗的欲望,我们这几位女性也玩得很开心。:D

热知识:爱是付出,而非索取,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