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美关系,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根据两次访问中国,得出的结论是“目前中美两国已经处在冲突边缘,双方关系已经超出可以谈判的能力。”达利欧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三方面内容。

一是中美双方已经无比接近对方红线;二是中美双方都在冒着越过对方红线的危险,而采用旨在迫使对方让步的边缘性政策;三是明年的政治因素,将会导致中美双方在未来18个月内采取更为激进的边缘性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18个月”,就是明年11月份美国大选之期,达利欧给出依据就是“在明年11月份之前,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为了赢得选举,会疯狂上演反华恶斗,因为反华已经成为美国两党之间的‘政治正确’。”

根据这样的局势分析,达利欧对于布林肯访华之行做出判断,那就是“不宜乐观,甚至需要保持警惕”,也就是说,达利欧不看好布林肯访华,认为根本无益于改善双方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达利欧还是建议,中美两国之间应该达成一些协议,避免最坏情况的发生,这些协议内容包括不在双方领土作战,不使用核武器,网络以及空间武器等等。

达利欧的这些观点,是站在一个基金投资人的角度,自然是从最坏情况着眼的,但是中美关系的现实,可不是按照达利欧所说发展,毕竟政治不能完全等同于经济,达利欧以经济头脑考量,否定中美交往的必要性,也是有失偏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拿目前形势来看,中美关系在24小时之内,出现新的信号,尽管这些新的信号不能完全说明中美关系向好,但是也不是像达利欧所说的那样不断恶化。

在过去的24小时时间内,中美两国之间发生两件重磅消息,第一件是6月13日美国财长耶伦在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的时候表示“尽管中美经济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与中国经济脱钩是美国的巨大错误,美国民众从中美贸易往来中获利巨大,中国民众同样如此。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给美国经济带来非常明显的积极影响,所以停止与中国贸易是巨大灾难,美国绝对不可以同中国进行经济脱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站在财政部长的位置上,耶伦说了句大实话,那就是中美经济往来是互相取利的,中国为美国普通民众提供大量“物美价廉”商品,一旦脱钩,那么美国通货膨胀将会更加不可控制,美国经济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所以耶伦的建议是“中美之间应该尽可能保持开放的投资贸易关系,这才符合双方利益。”这句话纯粹是站在美国利益角度分析,但也说明耶伦是个清醒的人,明白中美经济不能脱钩,中美之间不能起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耶伦表态之后,紧接着,6月14日,中国外长秦刚应约同布林肯通话,重点强调两件事,一是严正阐明台湾问题立场,二是呼吁美国不要以竞争为名,做有损中国主权安全的事情。虽然我国外长这两点表态,美国未必听进去,但是中美关系往来就需要这么做。

中美之间保持高层往来,无论是通话还是访问,实质意义不是从根本上改善两国关系,而是有着对于双方底线的把握度,这才不至于让风险走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是美国财长耶伦的那句话,中美脱钩将是巨大错误,就注定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在与中国交往中,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带着镣铐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