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都是怎么过端午的?除了划龙舟、吃粽子,其实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奇怪风俗。那为什么这些风俗,现在都没看见了呢?

作者|红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头上插根草

在古装影视剧中,总会有这么一个熟悉的情节:小女子家道中落,不得不卖身葬父。

这个时候,如果剧组的服化道比较讲究,就会注意一个小细节:给这名女子头上插一根草。

所谓草民,即是如此了。头上插一根草,代表此人为商品,命同草芥,可以低价购买了。

那为什么古人过端午,也要往自己头上插根草呢?是要在节日当天卖身吗?

非也,此草非彼草。卖身葬父时插的是稻草,意为价格。过端午时插的是艾草,意为辟邪。

陆游曾在《乙卯重五诗》中写道:“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就描述了南宋时期,端午节这天“头上插艾草”的风俗。

清朝时乾隆过端午,就在朝冠上插着艾草。妃子娘娘们为求好看,不会直接插草,而是插上艾草样式的发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我们过端午也插艾草,但不是插在头上,而是插在门前。这个插草的位置,又是怎么演变的呢?

有一说,是为避“黄巢之乱”。

唐末年民变,黄巢起义,百姓惊慌,只好拖家带口四处避乱。

有一位妇人,带着两个孩子逃难,路上遇到了黄巢。黄巢见她觉得十分奇怪,虽然有两个孩子,但是却将年长的背在身上,让年幼的走在后边。

因为孩子年纪太小,踉踉跄跄,走得很慢。眼看和妇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却只能独自低头走路。

黄巢心想:这孩子肯定不是亲生的,便上前询问妇人。不料,这妇人却说,自己背着的是嫂子的孩子,走在后边的才是亲生的。

黄巢不解,哪有人这样对亲生孩子的,便问她怎么回事?妇人含泪解释,说嫂子一家已在乱世中丢了性命,她背着的是嫂子家的独苗,不能让这个孩子有事。

随即,又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孩子,忍痛说:自己还年轻,如果只能保护一个孩子,她愿意放弃自己的孩子,但一定要保护好嫂子的孩子。

黄巢听罢心中不忍,从路边扯了几根艾草递给妇人,说:“我黄巢只杀贪官污吏,不会杀忠义之人,你回去将这个插在门前,必定不会有事。”

妇人携二子回家后,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村里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插上了艾草,以求在乱世中得到庇佑。义军过境时,看到此物悬于门前,也遵守诺言,不伤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此,这才有“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的民俗。

红拂觉得,不论是插在头上,还是插在门前,都代表着艾草在端午节的重要地位,意为驱灾辟邪,福泽满年。

出门抓蛤蟆

头上插艾草可以理解,那为什么要抓蛤蟆呢?夏天,正是抓蛤蟆的好时节,古人在端午节这天爱抓蛤蟆,我们可以在元代《夏景戏婴图》中得以窥见。

这幅现被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的古画,描绘了端午节当天的热闹场景。

在画面的右下角,我们见到一名童子用红绳牵着一个绿色的东西,另一名童子两手张开,好似要捉它。

等等,这个绿色的东西,不会真的就是蛤蟆吧?放大一看,还真是!

端午节这天为什么要抓蛤蟆呢?难道真的就是捉来遛着玩吗?

《帝京景物略》中曾有记载:“(五月)五日,南太医院官,旗物鼓吹,捉虾蟆,取蟾酥也。”《吴越风土录》中也有记录:“端午日,药市收癞蛤蟆,刺取其沫,谓之‘蟾酥’。”

由此可见,古人在端午节这天之所以抓蛤蟆,是为了做成“蟾酥”。

听起来以为是吃的,其实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可解毒、可杀虫、可止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蟾酥最早被记录于《药性论》中,原名为蟾蜍眉脂。蟾酥取的就是蟾蜍眉间的白汗,刮取身上的浆液进行收集,再加工成团酥。

所以端午这天,抓蛤蟆是为了做药材,但一定得是活的。

人们会把蛤蟆活捉过来,再给它喂大蒜和辣椒,并用小木棍敲蛤蟆的脑袋。这都是为了刺激它,好让它能够分泌出更多的浆液。

那为什么现在不再有这个习俗了呢?大概是因为蟾酥太好用了,由于过度捕捉,蟾蜍已经被列为了国家保护动物。

蛤蟆的学名就是蟾蜍,红拂好心提醒,可别以为它们不一样。万一哪天在路上碰到了癞蛤蟆,要记得它就是被列为保护动物的蟾蜍,捕杀都是要被判刑的哦!

回家喝毒酒

抓蛤蟆是为了做药材,这可以理解。可古人为什么想不开,要在端午节这天回家喝毒酒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回家喝毒酒”的典型受害者:白素贞。

没错,这毒酒,就是雄黄酒。

在《新白娘子传奇》中,许仙就是让白素贞喝下了雄黄酒,才让她现了原形。

实际上,许仙买的这碗酒,也是准备自己喝的。端午节这天喝雄黄酒,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古人认为雄黄“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而雄黄酒,就是将雄黄研成粉末,泡制于白酒或黄酒中。

大人们喝雄黄酒,小孩不能沾酒,就用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这一点,汪曾祺曾在《端午节的鸭蛋》中有所描述。

杭州也有一句谚语,叫做“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可见喝雄黄酒是流传已久的端午习俗了,但为什么现在都不喝了呢?

实际上,雄黄不仅对蛇有毒,对人也有毒。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雄黄的主要成分为硫化砷,含有汞,内服是有毒的。如果加热服用,轻则中毒,重则死亡。

虽然雄黄酒中,雄黄的成分不多,但就算是小剂量服用,也会伤及肝脏,引起贫血,造成身体的损伤。

所以,喝雄黄酒不但不会百毒不侵,还会让自己中毒。现在去网上搜雄黄酒,也能看到商家特意标记“非食用”。

就是为了提醒大家:不管是人是妖,这酒都是喝不得的呀!

虽然雄黄酒不再喝了,但端午喝酒的习俗还是流传至今,只是随着科学的认知,演变为喝黄酒了。

而雄黄酒,现在更多用于外用,对于驱除蚊虫,治疗蛇虫咬伤,都有很好的效果。

插艾草、做蟾酥、喝雄黄酒,红拂觉得古人的这些习俗,看起来很像是在集体抗病毒、搞卫生。

那端午节,是否就是自古流传的防疫节呢?

端午节的演变

端午这个词,最早是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

“端,物初生之题也。”在《说文解字》中,便解释道:端,即初的意思。

而午,则是因为端午节最初被定为“午月初午”。即根据天干地支所定,意为午月的第一个午日,后被定为“五月五日”。

我们现在想到端午,第一反应是为了纪念屈原,不论是划龙舟还是吃粽子,都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事迹。

但其实端午节,最早是源自于对龙图腾的崇拜,这一天其实是祭祀龙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祭拜龙图腾,以求去灾辟邪,风调雨顺。

这一说法来自闻一多先生,他在大量考证了《风俗通》、《续齐谐记》及《荆楚岁时记》后,从古籍中列举出百余条记载,来进行证实。

端午,其实是源自中国南方吴越民族,也是今江浙一带。古代的吴越民族,崇拜龙图腾,会进行“断发文身”,也会用“五彩丝系臂”,都是为了让自己“以像龙子”。

而粽子投于水中,是为了祭祀蛟龙,好让它吃饱不再吃人。划龙舟,是为了营造声势,好赶走蛟龙,让它不再作恶。

那为什么会逐渐演变为屈原的版本呢?

在《太平寰宇记》中有所记载,自屈原于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杀后,端午就和屈原联系在了一起。

在此之前,人们将粽子投入水中,是为了祭祀蛟龙。但自那以后,人们怕蛟龙抢走了屈原那份吃的,便把粽子缠上了五色丝线,好吓走蛟龙。

其实,不论是哪个版本,吃粽子和赛龙舟,都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端午习俗。

如今,赛龙舟因为危险问题,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吃粽子,依然是端午节最值得期待的保留项目。

下周就是端午节了,红拂在此,提前祝大家端午安康!

家里的粽子都准备好了吗?你最喜欢吃什么口味的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