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市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科目的考试已经结束,北京教育考试院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专家们对今年地理试卷进行了权威解析,一起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等级考地理卷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依据,结合首都基础地理教育实际,深化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突出“北京特色”,注重从情境素材、素养考查、能力任务、信息表达等方面系统设计,创新测评体系。试卷整体布局合理,难度稳定,对教学具有积极导向作用,促进高中教育与高校人才选拔的衔接。

一、彰显价值引领和全面育人,丰富地理情境素材体系

HOM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立足时代发展,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地理内涵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试卷第3、5、12、15、20题引导考生理解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等具体要求,引领考生认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使命在肩,责任重大。

02

聚焦美丽乡村,感受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议题。

第16题着眼于北京乡土地理资源,聚焦密云水库上游蛇鱼川流域的产业发展与流域整体生态治理,渗透河湖林草综合治理的理念,引导考生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谋划家乡建设。

03

厚植爱国情怀,激活地理素材红色育人基因

试卷用鲜活情境坚定考生理想信念,涵养考生道德品质。

第8、9题以钓鱼岛观日出为情境,强化考生对我国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的认识。

第15题从京藏高速切入,关注十余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激发考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奋斗的责任感。

第20题引入革命圣地延安的小微绿地建设案例,突出新时期革命老区发展的实践探索。

第17题我国为巴哈马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展现我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04

落实全面发展,探索地理情境五育融通设计

试题情境设计探索从地理视角阐述“五育并举”,特别是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融通,落实全面育人理念。

第10、11题用工业上楼现象展现工业生产劳动的变化规律。

第16(2)题以收集水质监测数据为情境,鼓励考生结合地理原理和规律开展创新性劳动实践。

第20题巧妙地将体育和美育理念在小微绿地中展开碰撞,倡导考生在树立“健康第一”理念的同时感悟都市环境之美。

二、兼顾人才选拔和导向教学,深化地理素养考查体系

HOM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丰富素养考查路径,展现考生创新意识

试卷第20题设计开放性、综合性和探究性的融合试题,鼓励考生自主建构,提出观点,突出对考生地理全素养的融通考查。

第16(3)设问灵活,适度开放,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激发考生创新潜力,为不同水平考生充分展现地理素养提供良好平台。

02

强调活用化用教材,促进教考良性互动

试题重视挖掘与教材的内在联系,结合教材案例、课题、活动、作业等素材进行再设计。

第1、2题和第8、9题将教材内容与学习生活、真实案例结合创设问题。

第19题与教材中我国东北林区和非洲刚果盆地森林采伐的案例异曲同工,引导考生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

03

注重地理学习积累,体现“双减”理念

试题注重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展现考生十二年来的地理学习积累。

第17(1)题要求考生分析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第18题选取的区域背景是考生较为熟悉的南极半岛。

第1、2题中涉及的二十四节气是考生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

测试内容围绕学科主干,为持续落实“双减”创造良好环境。

三、基于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建构学科能力考查体系

HOM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对地理要素的全面辨识与综合分析的考查

地球表面有诸多自然和人文要素。

第13、14题和19题等需要考生全面辨析区域中地形、植被、河流、湖泊等要素的分布特点和综合特征,引导考生既要全面认识各地理要素,更要综合认识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02

对地理现象的演化过程与资源价值的考查

地理现象和景观均有其演化过程,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第12题以统计图的方式,揭示了矿产资源消费数量随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第19题以讲述人物故事的方式,展示出大西洋森林被破坏而后逐步恢复的过程,引导考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认识自然环境整体性的现实价值。

03

对地理区域的作用方式与动态变化的考查

面对不同区域的时空差异,地理学强调地理要素相互作用方式、地域分异规律等。

第5题要求考生分析湖泊、暴雨和砂质纹层等要素之间的关系,理解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气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

第7题考生通过山地植物分布特点进行空间推理,运用垂直地带分异推断位置信息。区域的地理条件、特征和发展方向随时间不断变化。

第17(2)题聚焦岛屿形态,以及风对岛屿的形成作用,体现区域地理条件对区域特征的影响。

四、注重人文关怀和形式创新,拓展地理信息综合表达体系

HOM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延续北京特色,图文丰富多样

图像设计体现近年来北京卷风格,适应北京考生视野宽、思维活、知识广等特点。试卷中地理信息表达形式多样,包括地图、示意图、统计图表、等值线图、手绘图、数字高程地图、应用场景图等。图像内容详实,清晰易读,规范美观。

02

体现人文关怀,材料亲切易读

图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注重提高考生审美体验。

第1、2题中,从学生视角进行设计和表达的网页截图,拉近试卷与考生的距离,适度缓解考生紧张情绪。

第19题延续地理故事的叙述,激发考生阅读兴趣。

03

注重形式创新,内容新颖直观

第10、11题结合建筑剖面的透视效果,将抽象的空间形态转化为直观的图像认知。

第7题运用平面俯视图展现保护区山地植被状况,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山地垂直自然带的表现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市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命题依据,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渗透生态文明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试题密切结合北京市地理教学实际,试题难度适中,稳中求新,体现首都特色。试题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密切联系生活,创设真实、鲜活的情境,突出考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发挥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选拔和育人功能,对高中地理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选择题的主要特点

一、突出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五育”融通育人。

例如,第1、2题,以某校开展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为背景,通过认识不同区域、不同节气的农事活动,理解二十四节气蕴含的地理内涵,感悟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凝结的劳动智慧。试题情境以学生设计制作的网页形式呈现,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碰撞中,孕育了丰富的美育资源。

树立海洋国土观念,增强国家版图意识。

例如,第8、9题,以我国东南沿海为区域背景,考查海洋环境特征及其对轮船航行、海洋渔业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引导学生理解海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是宣誓海洋国土、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图中涉及台湾省和钓鱼岛,展示两地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引导学生正确规范使用地图,增强国家版图意识。

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谋求区域协调发展。

例如,第3题从低碳、安全、清洁等角度分析我国数据中心建设选址的条件;第12题以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主题,分析矿产资源消费数量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展示新型工业化进程,谱写高质量发展时代新貌。

例如,第10、11题选用粤港澳大湾区某产业园垂直化生产空间新形态为案例,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垂直化空间组织的作用和企业垂直化生产的主导条件,展现我国产业发展成就,展望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美丽图景。

二、依托主干知识,注重考查地理思想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回归教材主干知识。

例如,第5、6题,将砂质纹层的出现频次与暴雨的关系和厄尔尼诺出现频次相联系,考查选择性必修1的主干知识——厄尔尼诺现象。第8、9题,通过四幅不同时间的“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考查选择性必修1的天气系统、地球运动、洋流等主干知识。

运用丰富地理图像,考查地理思想方法。选择题共有8幅地理图像,类型多样,既有等压线图、统计图、区域图等经典图像,也有学生设计制作的二十四节气网页图、学生绘制的某山地植物种类分布调查图、产业园垂直化生产空间组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等新颖图像。通过不同类型的图像,考查学生平时课堂表现与学习过程,考查地理思想方法。

例如,第7题通过某山地植物种类分布调查图考查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分析、推理的能力。第13~15题,通过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图,考查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和区域发展,突出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非选择题的主要特点

一、创设真实情境,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试题情境丰富鲜活,设问灵活开放。试题基于生活情境、生产情境和学术情境设计问题,考查学生对于真实复杂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生活情境利于引导学以致用。试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加强地理实践,联系学习内容,解决现实问题。

例如,第20题要求考生通过图文资料呈现我国不同区域小微绿地的探索和实践以及不同城市功能区的小微绿地特点,探讨小微绿地对拓展城市空间的意义。

生产情境利于渗透因地制宜。试题引导学生关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中自然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体现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地理思想。

例如,第16(1)题以蛇鱼川流域研学中寻访中华蜂蜜谷为情境,考生需要结合考察报告,阐述当地养蜂产业区位条件。第19题创设了巴西东南部大西洋森林和某农庄的情境,从不同视角讲述大西洋森林被破坏而后逐步恢复的过程,题目要求考生从生物多样性、森林被破坏的过程、农庄土壤的变化等角度理解人地关系。

学术情境利于展现学习过程。试题引导学生关注地理事物和现象在时间上的演变和空间上的分布,学生在作答时展现分析数据、构建模型、描述过程、说明影响等学习过程,体现系统、动态、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例如,第16(2)题引导考生通过不同日期采样点河水氮含量监测数据,绘制图表,分析河水氮含量特点及原因。第17(2)题要求考生结合巴哈马国的地图、卡特岛的剖面示意图,理解岛屿形态特征和岛屿形成。第18(2)题通过呈现科考站和关于黑碳采样点的图文资料,引导考生关注南极环境污染问题。

二、关注区域发展,渗透生态文明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试题以区域图为载体,关注区域特征及区域发展问题。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在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

关注不同空间尺度,增强区域认知。试题中涉及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例如,第16题以学生野外研学的北京蛇鱼川流域为例,聚焦美丽乡村,重视乡土地理资源。第20题以北京、福州、成都、延安为例,呈现我国不同区域尺度小微绿地的探索与实践。第18题以南极半岛为例,关注黑碳对当地积雪的影响。第19题以巴西局部图为背景,考查区域生态环境及变化。从试题涉及区域看,从北京到全国不同城市,从国内到国外,尺度多变,考查区域认知。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重视事象发展轴线,彰显时代特征。试题要求学生能够从时间角度分析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

例如,第16(1)题呈现蛇鱼川流域养蜂产业300多年的历史,关注传统产业发展。第17(3)题关注近年来中国为巴哈马国提供技术支持,助其农业发展,彰显大国担当。第20题呈现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致力于城市生态建设,促进区域环境的改善。

考查内容丰富多元,凸显人地和谐。地理试题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例如,第16(2)(3)题通过查阅文献等关注流域水质变化及生态治理,引导考生关注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第19(2)(3)题考查区域内人地关系的演变,从近五个世纪人类活动导致森林面积减少,到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三国进行森林修复,关注国际合作,渗透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0题通过城市小微绿地建设拓展城市空间,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开展思维结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设问灵活开放,创设梯度任务,考查探究思维。试题加强对考生地理探究思维的考查,通过创设跨学科主题学习、劳动课、走访调查、野外研学等情境,指向探究环节的测试任务。

例如,第16题创设了某校中学生赴蛇鱼川流域进行野外研学的情境。从寻访中华蜜蜂谷产业区位;到查阅文献,绘图分析区域水环境变化;再到探讨流域治理措施,逐步递进地引导考生经历探究过程,考查学生对人地协调、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另如,第16(3)题设计选择性设问,给予了学生以更多的展示空间。

丰富考查路径,体现素养融合,考查创新思维。试题强调基于学生认知基础和学科本质,测评学生创新性思维结构的建构,以及融合性的学科素养水平。

例如,第20题为地理论述题,要求学生结合我国不同区域小微绿地的探索和实践的相关图文资料,需要学生基于对城市空间结构和中国区域的基础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进行相关论述。试题给予了学生更开放的空间,鼓励学生自己建构新颖的分析思路,并组织语言作答,充分展现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该题体现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考查,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念的有机融合。

激活红色基因,创新育人素材,发展高阶思维。试题情境注重体现学科核心价值,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多学科融合。

例如,第20题材料呈现了包括延安在内的不同尺度的城市案例材料,体现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城市发展实践探索,渗透了革命传统教育。而成都市以体育文化为主题建设社区绿色开放空间,以及合理利用各类城市功能区增绿、建设社区文化设施等实例,也潜移默化地体现了对学生的美育、体育的教育,引导教学中通过融合性的素养培养或跨学科学习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点评专家

北辰

北京教育考试院

陈 红 教研员

北京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翟少洋 教研员

北京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康 星 教研员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张永华 教 师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

金梓乔 教 师

北京一零一中学

湖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格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服装制造商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分包商,产品残次率是影响其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交货期允许的情况下,洛杉矶时尚区内的韩国制造商更倾向选择代工厂位于东南亚的韩国分包商,而不是代工厂位于拉丁美洲的分包商。东南亚服装生产所需的面料大多产自中国,面料生产所需的棉花来自北美洲。据此完成1 ~2题。

1.东南亚服装生产所需的面料大多产自中国,是因为中国

A.原材料丰富 B.产业基础好

C.劳动力廉价 D.环境容量大

2.时尚区内的韩国制造商更倾向选择代工厂位于东南亚的韩国分包商,最可能考虑的是

①贸易壁垒 ②文化关联 ③市场环境 ④生产技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港口地域组合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诸多港口长期相互作用。形成具有某种分布格局、结构形式和功能类型的组合。图1示意海岛港口地城组合演变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3~4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3.海岛港口地域组合演变阶段的顺序是

A.④①③②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4.图1中④示意的阶段,岛域内港口

A.功能尚未出现分化 B. 腹地界线较清晰

C.分布格局趋向集中 D. 演化出不同等级

碳排放强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投入密切相关,碳中和需要付出经济代价。图2示意某年甲国和乙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贸易额、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与经济产出情况。据此完成5~7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5. 乙国出口的产品中,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是

A.金属及金属制品 B.化工制品 C.机械制造产品 D.电子产品

6.与乙国相比,中国生产同类制造业产品的

A.环境成本高 B.人力成本高 C.营销成本高 D.研发成本高

7.根据图2中两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投入产出效果,甲国应优先考虑

①扩大国际市场 ②提高创新能力

③强化产业升级 ④承接产业转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 800来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图3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8~10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8.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A.昼夜长短 B.天敌数量 C.太阳辐射 D.食物数量

9.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李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

10.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①食物储备充足 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

③需要调节体温 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融雪洪水灾害由大量的积雪快速融化引起,可分为雨雪混合型(简称"混合型")洪水灾害和升温融雪型(简称"升温型")洪水灾害,融雪洪水中常夹杂着冰凌和融冰。表1示意1900—2020年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频次。据此完成11~13题。

表1

纬度

3—5月

6—8月

9—11月

12—2月

总计

升温

混合

升温

混合

升温

混合

升温

混合

升温

混合

0°~30°N

0

0

0

0

0

0

0

1

0

1

30°N~40°N

5

24

25

21

0

1

3

12

33

58

40°N~50°N

132

151

10

12

1

5

27

49

170

217

50°N~60°N

34

22

3

5

0

0

3

7

40

34

60°N~70°N

16

1

0

6

1

0

0

1

17

8

11.下列地区中,融雪洪水灾害多发的是

A.尼罗河流域 B.中南半岛 C.北冰洋沿岸 D.亚洲中部

12.春季与秋季融雪洪水灾害频次差异大,主要是因为

①春季地表积雪较多 ②气温变化趋势不同

③秋季气温低于春季 ④秋季雨水少于春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一般认为,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其理由最可能是

A.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 B.雨水的流动性比积雪融水强

C.积雪面雨水会加速积雪消融 D.混合型洪水中有冰凌和融冰

大气污染受湿度、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我国某地某月7日8:00至10日20:00经历了一次较强的大气污染,PM2.5浓度变化大。此期间该地空气垂直运动弱。图4示意此期间该地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和风速,帕/秒是气象部门计量空气垂直运动速度的单位)。据此完成14~16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

14.7日20:00至9日20:00,该地

A.不同高度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相同 B.空气当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

C.垂直气流强弱与湿度大小变化一致 D.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近地面风速小

15.8日8:00至10日20:00.先后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反气旋 B冷锋、气旋 C.暖锋、反气旋 D.暧锋、气旋

16.下列四个时刻,该地污染最严重的是

A.7日20:00 B.8日20:00 C.9日20:00 D.10日20:00

二、非选择题:本题工4道题,共52分。

17.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广东省是我国多次大规模南下移民的重要目的地。移民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不同的方言区。图5示意广东省方言区分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5

(1)描述广东省方言区分布的主要特点。(4分)

(2)客家语方言区内的许多中心城镇粤语岛,请推测其原因。(6分)

18. (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磨坊是利用水能进行谷物加工的小型生产车间。波兰维斯瓦河下游位于波德平原,年降水量不足500 mm。从12世纪开始,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沿河(溪)流建设了大量水磨坊,自18世纪末以来水磨坊逐渐被废弃。随着土地资源大规模开发。耕地面积增加,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该地河流水文水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图6示意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水磨坊分布。图7示意水磨坊景观。

图6(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7

(1)指出早期在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建设水磨坊的有利条件。(4分)

(2)说明自18世纪末以来维斯瓦河下游农业区水磨坊逐渐被废弃的原因。(6分)

(3)针对水磨坊被废弃的现状,请提出水磨坊景观开发利用的合理建议。(4分)

19. (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图8)。某科研小组调研发现,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有、压实和成岩作用相对较弱。表2示意两条河流河源段测量点的水位高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8 表2

(1)请补充两条河流河源段的水位高程变化曲线和图例。(4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科研小组预测两条河流会发生袭夺。请判断袭夺关系,并说明理出。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本次调研中须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请说明可以应用在哪些具体方面。

20. (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消费集中在中国、欧洲和北美。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 ~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一带一路”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图9示意采矿区及所在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9

(1)甲、乙、丙、丁四地中,哪一处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并说明理由(4分)

(2)含锆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请作出合理解释。(6分)

(3)根据材料,简述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4分)

参考答案 (非官方)

一、选择题

1~5:BCBDD 6~10:ABCAD 11~16:DACBA C

二、非选择题

17.(1)方言类型复杂,空间差异大;以粤语、客家语为主,粤语主要分布在广州以西,客家语主要分布在东部;闽语主要分布在粤东沿海、雷州半岛;非粤语区存在诸多“粤语岛”。

(2)省会城市广州地处粤语区,省会城市和省内中心城镇之间长期存在密切的人员来往、文化交流,省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力;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香港和澳门也以粤语为主,与其他地区的中心城镇联系较多;(与乡村地区相比,)中心城镇人口来源复杂,受周边方言影响小。

18.(1)年降水量适中,河流径流量能够满足水磨坊的需求;河谷具有一定的落差,溪流的流速能够产生一定的水能;邻近耕地,具有加工谷物的需求;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对能源的需求有限;有水磨村落提供劳动力。

(2)年降水量有限,径流量有限;地处平原,落差有限,水能资源不足;农业生产规模扩大,谷物加工需求增长;火力等其他能源的使用;为保障农业开发,部分河流被填埋;森林破坏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磨池泥沙淤积,水磨坊难以正常运转;堤坝被洪水冲毁,年久失修。

(3)采用仿古的材质,修缮水磨坊、堤坝,恢复其正常功能和原始风貌;开发水磨坊谷物加工体验旅游;建设水磨坊博物馆、展览馆;人工清除磨池的淤泥;加强管理,及时监测水磨坊的运转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甲河袭夺乙河。

源头5千米内甲河落差更大,流速更快,侵蚀能力更强;甲河流域节理发育,压实和成岩作用弱,岩石抗侵蚀能力弱;甲河源头高程更高,易率先切开分水岭,袭夺乙河。

(3)提供准确的(距离源头)位置信息,确立合适的采样点;辅助科研小组到达采样点;获得每个测量点的海拔高度信息。

20.(1)丙。成矿物质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丙地地层的太古宙在寒武纪之前,其他三个地点都在寒武纪之后。

(2)为南半球夏季,易受飓风影响,风暴潮多发,搬运能力强,将低潮线附近的含锆重砂矿物向上搬运到高潮线以上堆积;太阳直射点南移,赤道低气压带南移控制该区域,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侵蚀能力强,搬运的含锆重砂矿物多,向海搬运物质多。

(3)锆资源主要分布在国外,国内锆的储量不足,无法满足国内生产需求;锆资源分布地到我国距离较远,海上运输经过部分风险较高的海域;锆资源被少数发达国家的供应商开发,贸易规模和价格被垄断,我国缺乏话语权;锆是战略性稀有矿产资源,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锆的需求大。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更多地理相关产品,请扫码了解: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