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济学中的时间价值和复合回报率,抵抗的是“通货膨胀”这个最大的敌人。

01 职场中的通货膨胀

什么是通货膨胀?就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实际经济需要,从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那么控制住货币数量不就行了吗?事实上是做不到的。

首先,实际经济需要多少货币根本是无法测算的;其次,所有人都认为未来可以发展得比现在更好,当下的投入都能在未来获得回报,于是在每一个当下都会产生对货币的超额需求,而事实上一定有很多投入在未来得不到应有回报甚至会亏损,这样累计算起来就不一定均衡;最后,现有的货币制度是以信用体系为基础的,而信用体系本身就是为了提供超额的、为未来所准备的货币而存在的,货币是通过信用发行出来的,只有假设以前黄金是唯一货币并且黄金的生产速度永远没有社会财富增长的速度快,黄金才有可能一直增值。

李四买了张三15万元的瓜,或许这件事情只需要15万元的货币就可以完成。而李四通过分期结算的方式提高了资金效率,如果他能说服王五、赵六也这样卖瓜给他,他就用15万元做了45万元的生意。而假设原本有另外两个人分别带着15万元准备买王五、赵六的瓜,现在他们只能要么去买别处的瓜,要么干脆换个行业。总之原来要用45万元货币来完成和张三、王五、赵六三个人的交易,而现在就这个环节来说,多出来的30万元的货币没有对应所谓实际经济需要。

因为商业模式的革新、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改良,像李四这样用小钱扩大规模或者取得更大利润的事情每天都在全世界发生,所以货币永远都超越着前一秒的所谓实际经济需要。学术上有各种复杂的理论,关于通货膨胀有需求推动、成本推动和预期推动等成因,而表现形式也有不同的特征,这里我不再展开,只要大家明白“通货膨胀是长期存在的”就可以了。低通胀、零通胀以及通货紧缩都是部分地区、某个时段的现象,而通货膨胀是整个经济社会、长久历史时期里的普遍现象。

02 职业技能是在不断贬值

那么在职场经济学中,职业提供者的数量在大多数时间里也一直超出着现有岗位的需要,只有少数阶段、少数岗位会出现人才难求的现象。

少数阶段是哪些阶段呢?某个行业或者企业正在起步或者快速发展的阶段,例如改革开放初期,外语和外贸人才的需求很大,前几年互联网金融热潮时,银行和保险公司人才被高薪挖走。少数岗位又是哪些岗位呢?专业性要求越高的技术或学术岗位、处理综合性复杂性问题的高级管理岗位,适合的人才越难找。除了这些特定的阶段、特定的岗位,一般情况下企业都是“朝南坐”的,会在一大堆简历里挑挑拣拣、面试筛选,而职业提供者则需要彼此竞争,努力展现出一点点的优势,而且对薪酬并没有太多的议价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职场人面临的通货膨胀问题:你的职业技能是在不断贬值的。贬值的原因在前文中有讲过,外部来说就是供给不断增加与替代不断出现的供需不平衡因素,内部来说就是边际效应引起个人价值提升受阻,所以总的来说贬值无可避免。

很多专业,像外贸、会计,都曾经是高考时的热门,而不少人到了毕业的时候却发现专业已经不那么热了,就业竞争很激烈。这是因为职业需求旺盛的时候,很快会有各种渠道增加供给,学生们在校园里的那4年,外面正在进行通货膨胀,毕业时就看到了贬值这样一个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比如,我认识不少HR经理,有些人通过混圈子或者学习面试技巧从而提高招聘技能,有些人学习了法律从而成为处理劳动纠纷和员工激励计划的专家,还有人钻研培训从而成为兼职的讲师,当然,反面例子就是有几个人十几年如一日的只会做工资、照搬KPI做考核。他们坐到一起,前者都实现了升职加薪,后者薪资没长进不说,还面临着岗位岌岌可危的问题。后者其实也没做错什么,但是在职场的通货膨胀面前,没有进步就是不断退步。

03 薪酬也遭受通货膨胀侵蚀

关于通货膨胀这件事,除了你的职业技能在不断贬值以外,还有另一个同样无法避免的痛苦的问题:其实你的薪酬也无时无刻不在遭受着通货膨胀的侵蚀

在传统经济学中衡量投资回报,首先就是要跑赢通胀,如果你的投资回报率是3%,而每年通货膨胀率是4%,那么等于你每年都没有赚到钱,反而亏损一个点。那么你的薪酬有没有因通货膨胀而亏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在念大学的时候,1991年刚入学时一块大排是0.35元,而到了1995年毕业时,一块大排已经涨到了2.4元。那段时间是经济转轨、物价上涨最快的一个阶段,而同样那段时间上海普通工薪阶层的月收入大约从三五百元升到了一两千元,生活物价平均涨了3~8倍,而工资平均涨幅是2~5倍,已经输给了通货膨胀。

仍然以上海地区小餐饮店的大排举例,即便是在那段特殊时期以后,1995年后的20年间,一个人一顿饭的平均价格大约是从2.4元升到了8元,平均物价上涨的幅度大约是每年6%。那么按照6%来计算,如果你是一名普通企业职员,1995年你的月收入是1200元的话,到2017年月收入4600元才能与之基本持平。而1995年上海的月均工资是773元,你比平均线高出了55%,可是到了2015年,上海的月均工资已经是7132元,你的4600元低于平均线35%!

可能你会说,现在企业里的普通文员收入好像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数字吧。我要告诉你,就算你达到了平均线,其本质仍然是天差地别:其一,随着社保与税收的完善,你的实际收入与合同薪酬的比例比当年下降了不少,可支配收入要达到这个增幅,你的合同薪酬要增长更多;其二,物价上涨的统计是不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如果现在是这个收入水平的话,那么不要说购置房产,租房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其三,这是对同一个范围内的商品进行的对比,而不能衡量那些20年间不断新生的消费品,换句话说,这个增幅仅仅能维持20年前的生活水准,汽车、家电、电脑、智能手机这些都没有考虑在内,而且即便是日常消费品也不可同比,就拿肉类来说,普通大排以外的升级消费品例如绿色肉、有机肉和进口肉,你都消费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如果1995年的1200元月工资代表了一个普通职场年轻人中等生活水平的标准,那么到了2017年需要多少钱才能与之对应呢?有人说起码一两万元,也有人说七八千元差不多了,我经过多人次访谈后得到了比较集中的答案区间——如果是在上海并且不考虑购房的话,需要10000元左右的税前月薪才能几乎与之对等。

请问,有多少家公司的普通职员薪资可以达到每月10000元?不多见吧。如果这20多年来你在某家公司一成不变地做着一个普通职员,即便考虑到老员工的因素,给你加点薪,也没好意思裁你,那么从1200元到现在能拿着六七千元的月薪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了。就这样,还需要这家企业不垮、不倒,也没有经历并购、精简才行。

怎么办?你的职业技能在不断经历通货膨胀的贬值,你的薪酬收入也受到通货膨胀的侵蚀,怎样才是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