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好,我系浪浪。

自从6月8号,四大行下调存款利率之后,今天招商、光大、浦发、民生等11家股份制银行也跟进了下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银行存款利率正式来到了2.5%时代

现在存款利率的变动,造成的舆论影响太大了,都快一个星期了,几乎天天都是热点。

其实存款利率一直是逐步下调的趋势,但在以前的时候,反倒没那么多人关注

或者说关注的人多,但大多数人都会把存款利率下调,给理解为一种利好。

不像现在一样,一听到存款利率下调,就是一片哀嚎。

为啥呢?主要是以前很多人都会买理财、买各种投资品,而存款利率下调意味着储蓄的回报率下降,居民的风险偏好会提高。

那么也就是所谓的,存款利率下调可以倒逼出投资和消费了

但现在很不一样的点在于,由于理财的回报率是真的不行,风险边际明显变差,而且外部环境也有很多不确定性在。

所以大家的预期都很差,在这个时候,存款利率下调就变成了居民之间的博弈。

你说该不该投资消费?当然是该。

但是你让我来,我不来。

其实就是大家都在观望,想等一部分人先冲出去,把经济给炒热起来,自己再视情况决定要不要下场。

但问题来了,当大家都这么想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囚徒困境

你不动,我不动,发现大家都不动,就更不敢动了。

说穿了,谁也不愿意成为代价。

于是利率越降,大家就越缩起来储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另一个点啊,现在的存款利率,大家都觉得低。

但手上的动作,还是不停地在搞存款。

一边骂存款利率低,一边悄咪咪地存款。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存款利率不够低,起码没低到让大家觉得,存款是真没用的地步。

在我看来,现在的存款利率,确实还不够低。

大家觉得利率低,是因为锚定了过去那个时代的利率,比如前几年的4%,所以觉得现在太低了。

但如果你换个视角,从实际利率的角度去看,你会发现存款的实际利率并不低。

实际利率是什么呢?就是名义利率减去通胀率,代表真实的利率水平。

之前我在“”里也说过,大家羡慕以前7%的保险利率,但实际上,现在的3.5%有可能比以前的7%更有价值。

比如说,2022年的CPI指数为2%,保险利率为3.5%,代表实际利率为1.5%。

而在1996年的时候,CPI指数为8.3%,保险利率给7-8%,代表实际利率可能为-0.3%。

同理,你来看银行存款也是,现在你觉得五年期定存2.5%,低吗?

其实不低了,5月份CPI才0.2%,实际利率给到2.3%了。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目前的低通胀环境下,存款的实际利率还是太高了,还要继续降

很多人觉得现在存款利率低,其实恰恰相反。

从实际利率的角度来看,当前正是最近二十年来,存款的实际利率最高的时代。

想想过去的通胀率(CPI)、房价的增长,再想想银行的存款利率,你会发现存款的实际利率,在大多数年份里都是为负的。

越存银行,购买力越缩水。

现在你再看房价的增长、再看CPI指数,你会发现名义利率虽然比以前低了很多,但是实际利率不降反升了。

但实际利率太高,就会压制经济的活力,也不好加杠杆。

所以…降息肯定是还要降的,并且还有很大的空间,等到美联储也开始降息,才是最刺激的时候,这个趋势希望大家能深刻理解。

尤其是好好正视当前保险的3.5%利率,这很有可能会是大多数人未来的收益天花板,有意向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