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数学系四大天才,曾是我国大力培养的人才,为何都选择留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下无贼曾有这样一段对白“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

答曰“人才”!

中国连年投入巨大的教育资源,仅去年毕业的高校学子高达900万,但是教育也是分梯度的,优秀学子追求个人成功出走国外不回的现象日益严重。

中国顶级学府北大和清华尤其严重,根据权威数据,前往美国硅谷淘金的清华大学生已经超过2万名,连续多年,这个以高科技闻名世界的神奇土地,每年就会从清华带走近百分之二十的尖子生,那些前往国外读书的顶尖人才回国的更少。

《2019年中国留学白皮书》揭露了一个数据,有70%以上的留学生群体出国之后选择长期在外定居和工作,北大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这所大学的数学系在全球排名靠前,最近10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专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许晨阳、张伟、朱歆文、恽之玮等。

数学依靠从小的培养,同时要有天分,国家在这些小天才身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可如今,上述的几个人却全部“跑去了“美国。

恽之玮这是一个公认的数学天才,从小就痴迷于数学世界的计算,和许多专才一样,曾经有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履历,初中以前就频繁获得各种数学奖项。

而在高中时,恽之玮的“数学能力”更是达到了巅峰,在第4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赛事当中,以满分获得金牌。

由于实在太优秀,恽之玮是被保送来到北大学习的,安排在数学科学院,在同年入学的学生当中,他的平均分数常年名列第一,却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学术界没有秘密,普林斯顿大学看中了这个学生,在其毕业之后主动联络,希望其能够前往国外大学深造。

而他为了继续攀爬数学高峰,也毅然出国,在该校拿到博士学位之后,这位天之骄子游历了美国许多高校,并且在这些学校担任教职人员,分别是母校普林斯顿,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如今已经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系教授,国外不仅给予了高薪酬,而且优越的数学研究环境也让恽之玮很难做出割舍,目前来看,回国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朱歆文这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并没有证据显示他从小天赋过人,但是努力却远超其他人。

来到高中后他迷上了数学,并且在该领域一发不可收拾,先是拿下了全国数学竞赛的奖项,然后又被筛选出来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集训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良好的积累让朱歆文在2000年成为了一名被保送的北大学生,4年之后在北大毕业,随后申请前往美国伯克利分校留学,经过努力,到2013年获得了该学校百年纪念奖学金。

这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奖项,由美国数学学会颁发,和校友恽之玮一样,他选择在教学领域发展,成为了哈佛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然后又前往美国西北大学任教,这几年朱歆文参与的几何朗兰兹纲领获得了突破,成果非常显著。

张伟张伟同样的是2000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系的,他的母校是成都七中,这是一个从小爱学习的好榜样,同学老师对他寄予厚望,学习的路上从来没有过波折。

在北大获得学位之后,为了获得数学方面的更大成就,张伟选择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并且在9年之后拿下了博士学位。

然而同恽之玮和朱歆文一样,拿到博士学位之后,没有选择回到中国,而是留在哈佛大学担任讲师。仅仅两年之后又回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如今已经成为终身教授,在算术几何和数论方面有突出的贡献。

许晨阳这是一位来自重庆的天才,从小喜欢数学,同样参加过国际奥数比赛,并且被北大数学学院早早相中收入囊中。

和以上三位同学一样,张伟是数学系公认的四大天才之一,天赋和努力一旦结合就会擦出惊人的火花,许晨阳获得了学士硕士双学位,像这样的人才,普林斯顿大学是绝不想放过的,很快抛来了橄榄枝。

考虑到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以及全球顶尖的数学人才,许晨阳决定接受邀请,接下来的一通操作令人大跌眼镜。

许晨阳顺利地完成了学位,普林斯顿大学还想继续挽留,给予了较好的福利保障,但是这位学子归心似箭,回到了中国,并在这里工作了6年时间。

最后许晨阳又递上了自己的辞呈,再次踏上了美国的国土,这一次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邀请他从事数学研究。

结语2000年入学的北大四位数学才子在遥远的美利坚闪耀着光芒,他们或多或少都获得过数学界公认的奖项,但是培养他们的祖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得到回报。

数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学科,关系到工业和高新科技的发展,想解开生物之谜、化工技术、宇宙探索、火箭研发、粒子研究,哪怕是从事各项日化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数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别说如今的计算机软件、国家安全领域、高新医药行业、金融投资决策领域以及通信领域,同样离不开“数学”的参与。

如果基础科学不行,就会永远落后于人,在人才长期流失的过程中,人们也发出由衷的疑问,为什么中国的土壤留不住人才?

那位曾经回国任教6年的许晨阳坦率地说道:知识的土壤是靠金钱和机会浇灌出来的,只有大环境配合,人才才能在这里扎稳脚跟,国内的学术土壤还停留在过去。

单位里论资排辈,年轻人没办法出头,在科研机构的内部长期弥漫着学术不端现象,却无法进行纠正,让真正渴望搞科研的人无法施展抱负和才华,中国的大多数硕士研究机构都是官办,这里弥漫着官僚主义作风,人际关系比较复杂,让一门心思搞数学研究的精英无法适应。

听到这番话,相关领域确实该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