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和性格有关系吗?内向的人更容易抑郁?

关于抑郁症,大众普遍存在一个误解,那就是:

抑郁症是由性格导致的,只有内向孤僻的人才会罹患,多与人交往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这种错误认知,深深伤害着生病的抑郁朋友,让他们时刻反省检讨,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性格和抑郁症之间,真的存在着必然联系吗?

性格诱发抑郁症?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的存在。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也不会在世界上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造就如此结果的关键,就在于个体性格的差异。

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性格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面对现实的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外在表现。

它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情绪、为人处世,进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比如,一个人的性格开朗外向,那TA在社会交往时可能会表现出热忱、和善、自信的特点。

这些特点让TA更容易融入群体,轻松地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自然也就不易产生负面情绪。

所以,性格确实与抑郁症存在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它可能会让部分人群成为抑郁的易感人群。

但性格并不是诱发抑郁症的唯一因素,它不会直接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它只是作为一种诱因,与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诱发抑郁症。

而性格对抑郁症的影响也并非不可扭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它的形成不只受遗传因素影响,更多与我们的后天成长经历相关。

父母的教养、学校的教育、社会规则的滋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及行为方式,进而塑造出独特的人格。

一个外向开朗的人,可能在经过某次事故的打击后变得内向孤僻。

反之亦然,内向孤僻的人,也可以通过后天有意识地塑造,变得外向开朗。

所以,性格对抑郁症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我们不能盲目断言,抑郁是性格所致。

哪些性格易抑郁?

性格到底要如何分类?关于这一点,古今以来存在着不少争议,也产生了不少划分方式。

早在古希腊时期,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了气质体液说,将人的性格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等4种不同类型。

发展到近现代,又出现了大五人格理论,从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等五个维度出发,衡量我们的性格特点。

有研究就发现,抑郁的人在神经质的维度上得分较高,在外倾性和尽责性的维度上得分较低。

基于此我们可以发现,具有情绪不稳定、不爱社交、喜欢自我封闭等性格特点的人群,容易成为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所以如果你也具备以上特点,多虑敏感,遇事时容易往消极的方向想,经常觉得生活缺乏趣味,对未来不抱积极想法。那么就应该注意一下,可以适度地调整自己的反应模式。

如何帮助自己降低抑郁风险?

性格是长期稳定的,所以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从生活方式出来进行调整。如果我们是易抑郁的性格,平常可以多做这3件事:

●保持内心的平静状态

不要被情绪所占据和掌控,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应该尽可能保持平静淡然的心态。

1个方法可以有效帮助我们,那就是正念冥想。

情绪产生的时候,先别急着陷进去,给自己按个暂停键,深呼吸放松身体,然后闭眼静坐。

什么事都不要做,什么事也不要想,就专注于身体产生的变化上,它可以让我们在情绪最强烈的当下,快速平静下来。

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长期保持正念冥想的习惯,也有利于心境的持续稳定。

●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交

如果你偏好独处,那别忘了也要给自己预留一点参与社交的时间,维持适当的社会链接,也让情绪有纾解的出口。

平时可以多与家人朋友交流,选择性参与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社交活动,让自己慢慢接纳慢慢体验。

如果对社交抱有恐惧心理,确实无法轻易尝试,那也建议你及时寻找专业帮助。可以和心理咨询师聊聊的你感受,找到让你怯步的真正根源。

值得注意的是,倡导社交不代表要强迫自己社交。

如果参与社交让你更痛苦更抑郁,那它不仅起不到积极作用,还会加重抑郁的风险。我们可以改用更适合自己的方式,保持链接,比如养一只可爱的宠物。

●不沉溺于过往经历

许多拥有抑郁性格的朋友,都存在反刍思维,喜欢对已发生且不可改变的过去进行自我检讨。

这种错误做法并不能我们纠正错误,反而会让我们在过去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看不见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如索性让它存在,然后带着它去做别的事。

比如,运动、读书、工作等...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转移注意力。

可能刚开始会觉得脑子很乱很繁杂。但是没关系,只要继续保持身体的忙碌,你就会发现,不知不觉间,自己的脑袋已经不再如最初般,聚焦于过往的经历上。

多肯定和理解过去的自己,虽然不够完美,但当时的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性格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即使是抑郁性格,也存在着一定的优点。

所以我们不需要过分追求外向性格,只要你感觉舒适,那做原本的自己就已经很好。

但如果抑郁性格已经严重影响你的生活与情绪,那要记得,适当的调整也是必要的。

(文章源于网络,仅供心理科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