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通常被用来形容当医生的总是希望病人能够在自己的妙手之下好起来,更还要有一颗悬壶济世的伟大胸怀。如果遇到扯淡的医生那就麻烦了,对病人进行忽悠,一切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江苏宿迁一位病人家属就遇上了这种事,据当事人朱某称,他的父亲因为突发脑梗送医院急救,经历一系列的抢救和手术后,最终还是没有成功挽回老人的生命,不幸去世。在抢救过程中才发现,不久前在某公立三甲医院花了高价,植入的颅内血管支架不见了。事已至此,涉事医生才承认此前未能成功植入支架。

事后这位医生也进行了解释,说在手术过程中,微导管中的支架没有被发现,未能到达预定位置释放,那这枚宝贵的,价值高昂的支架到底在哪里?是在手术过程脱载,直接在身体里流动,还是没有被释放,留在微导管里。不过在家属询问微导管在哪里的时候,医生则说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钱倒是一分不少的给了,看缴费记录,支架的费用高达47000元,对于为什么没有成功植入却还要收费的问题,该名医生则给出了奇葩的理由,说是虽然没有植入成功,但支架是用了的,现在不见了,不可能由医院来承担,何况自己也还要受处分,意思就是只能由患者承担。说是当时也抱有侥幸心理,觉得没有植入也不存在大问题,血流量也够。

这位医生的简介中医术可以说是很不错的,从业十年来,累计手术量达4000多例,连他自己都承认,这么多例成功的手术,偏偏这次遇上了支架不见了的例外,遇上手术不成功的特例,让他很没面子,很打脸。或许正是这个要面子的心思,结合上述的原因,撒下了这个不该撒的谎。

实际上这种侥幸完全是在赌病人的命大,支架未能成功植入,好歹也得找到支架到底在哪儿,是在身体里,还是在微导管里,还是里面根本就没有支架。以现在的技术要确定是否在身体里也是很简单的事,如果在身体里,总得取出来吧。这种侥幸最终还是出了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病人及家属眼中,这可是花了大价钱,是一种可以保命的医疗措施和手段,是可以解决病人问题的,至少并不像以前那样危险。在这种想法和认为下,对身体的管理,预防,治疗肯定会比手术前要放得宽一点,松一点,潜意识是里还是把安全保证和希望寄托在植入的人工支架上,结果希望变成失望,然后到绝望。

手术没多久,突发的脑梗让老人再次入了院,一番检查下来,支架没影了,还得再次植入,结果效果极不理想,不幸去世,可以想象家属有多么的愤怒。如果说没有成功植入,告知病人及家属,找到神奇的支架,可以再次进行手术,即使不手术,也让人家随时做好防范,加强病人的管理和治疗。结果到头来全是医生在忽悠,正是因为相信植入了支架,才放松了警惕。实际的结果却是加重了病情,又没有加快病人死亡,作为普通人也没有那个鉴别能力。这里面有没有因果关系,也是家属讨要的说法。

整个过程中,医院和医生到底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相信会有一个合理的说法。但这种事例也告诉人们,在人命关天的大事面前,任何抱有侥幸心理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要不得的。虽然医生是治病不是救命,但也不能拿别人的生命当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