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10日,北京市进入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时间,今年全市共有5.8万考生走入考场,共设18个考区,100个考点、2029个考场。高考涉及千家万户,社会关注、群众关切,关乎万千考生前途命运。高考不仅是对考生的一次大考,也对政府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北京市严守“四关”,确保高考安全平稳顺利,护航莘莘学子逐梦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筑牢高考工作思想认识关。北京市各级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做好今年高考工作的有关部署,深刻认识到今年高考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首次高考、是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后的首个高考的特殊意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政治责任感、极端负责的精神,紧盯考务组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流程,高标准做好疫情防控、医疗卫生保障等各项考务组织工作,为考生们顺利完成考试保驾护航。

把牢高考工作疫情防控关。本届考生经历三年疫情,需要更加深入细致做好高考组织工作。为此,北京市加强各考点考试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培训,细化考前、考中、考后等各个阶段的疫情防控措施。考前周密制定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工作方案,指导合理设置考场,配置口罩、免洗手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开展考务工作人员健康监测。考中指导考场自然通风,疾控专业人员加强应急值守。考后进行考场消毒等。同时,注重将卫生监督检查贯穿始终,加强对考点及周边住宿酒店等的卫生、饮用水、集中空调等的卫生督察检查,开展全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专项监督,对存在清洗消毒问题的单位进行了指导整改。以最严的标准、最有力的措施,确保疫情防疫工作万无一失。

抓牢高考工作公平正义关。高考是实现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守牢高考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生命线,是实现安全平稳顺利圆满高考的前提条件。为此,北京市启动高等级防控方案,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试卷押运、保密环节都有民警全程监管,押运车均安装了智能试卷追踪系统,做好试卷安全保密工作。严肃考试纪律,首次实行考点、考场两次安检,各考点均配备了“智能安检门”、5G信号屏蔽设备,考试期间加强网络巡查以防网络作弊。采取最严举措,堵塞各种漏洞,坚决防止有损公平公正的事情发生,筑起高考“安全墙”。

守牢高考工作社会氛围关。温馨宽松的备考环境,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北京市坚持以考生为本理念,用情用力为考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开展“净化考点周边环境”专项行动,每天发布交通管制和路况信息,倡导市民建议减少驾车出行或与开考时间错峰出行,途经考场周边道路时听从指挥、禁止鸣笛。交通部门、卫生部门、公安部门均为考生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如有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处理。共同为考生营造安全、安静、有序的考试环境。

祝福2023年参加高考的学子们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