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影中纪实

编辑 | 影中纪实

前言

纵观我国古代诗词创作史,不少惊世名作都是文人在被贬途中写下的。

即便是被林语堂先生评为“无可救药乐天派”的苏轼,在一生遭受三次贬谪后,也写下众多贬谪诗来剖明自己孤独苦闷的心迹。

苏轼曾在黄州写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

此词被看作是他人生中最为孤独的一首词,最终成为了我国古代诗词史上的传世经典。

被贬的痛苦

公元1080年正月初一,43岁的苏轼从北宋都城汴京出发,正式踏上贬谪之路。

就在这个中国百姓最为看重、热闹的节日里,刚刚经历过牢狱之灾的苏轼,怀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凄凉与悲伤,孤身向偏远破落的黄州赶去。

在几经辗转、历经波折后,苏轼最终抵达黄州,却只得在一所破庙中进行落脚。

就在他尚且没有得到歇息修整之时,水土不服又致使他身患疾病,甚至到了不能走动、吐血连连的地步。

所幸有当地僧侣为苏轼送来草药,这才使得他保住了一条性命。

彼时逐渐痊愈的苏轼勉强撑着身体来到破庙之外,看着天空中日光烁烁,顿时生出恍如隔世之感。

此时的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成为了被官场驱离的流放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来到黄州的最初那段日子,苏轼白天睡觉,晚上跑到寺庙外去散心。

他偶尔会买一些最便宜的家酿酒,把自己灌醉后再昏昏睡去。

随后苏轼的家人也赶来黄州与他相伴,看到他这副潦倒不堪的样子也很是痛心。

任谁都能察觉到苏轼在遭受贬谪后的苦闷与心酸,但是此人却将内心的伤痕掩盖起来,不能也不愿向他人道说。

黄州的四年贬谪生涯中,苏轼总会面对一些难以入眠的夜晚。

每当在这些时刻,那些过往的经历就会不由自主地涌进他的大脑,再如放电影一般呈现在他的眼前。

这其中难免有他与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在朝堂上的争辩,莫须有的“乌台诗案”,以及监狱中的阴湿粗冷的墙壁。

诸多痛苦的回忆就像是藤蔓一样,紧紧缠绕在苏轼的胸口。

他时常感觉透不过气,想找人倾诉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不过这些夜晚虽然难熬,但好在苏轼总能看见月亮,也有提笔写诗作词的冲动。

在又一个失去睡眠的夜晚,苏轼于破庙塌上翻身而起,简单披了件外衣推门而出。

面对月光如水、四周沉寂,他心觉灵感将至,随即乘兴拿出纸笔一挥而就。

一篇《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就此完成,整首词如是写道: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整篇词不过44个字,却将“孤独”二字表现得淋漓尽致,被后世奉为经典之作。

那么这首词究竟好在哪里呢?

千古名作

要想读懂一首词,那么就要对其进行逐句分析,

苏轼在开篇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一下子就为整首词奠定了孤寂冷清的氛围,单笔描绘出了一个清晰明了的画面。

句中的“缺月”“漏断”以及“人初静”看似只是在点明夜晚这个时间,实际上苏轼却为这几个意象添加了更多的心思。

这晚并非是圆月而是弦月,这本是自然界变化中的常见之景。

苏轼却用一个“缺”字为月亮赋予了感情,以月亮的不圆满暗示自己内心的孤寂、落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漏断”中的“漏”是古人计时所用的漏壶,“漏断”则指的是漏壶中的沙子都流尽了。

苏轼拿“漏断”与“人初静”意象搭配使用,展现了夜深人静中唯有苏轼难眠清醒的孤独。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疏桐”这个意象。

古人常用植物作为意象入诗,以草木的欣欣向荣象征人内心的愉悦和前途的光明,以草木的枯竭衰老暗示萧瑟氛围与凄凉心境。

苏轼在这里特意以“疏”字来刻画桐树,何尝不是拿植物彰显自己的年岁苍老、心境凄凉?

深夜的衰老桐树上挂着缺了角的月亮,诗人就以这样的悲伤意境开始了下文。

接下来“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一句,更是点出了诗人的孤单。

在万物入梦的时刻,苏轼将自己的形象以“幽人”两个字来加以概括,这幽人如同众人皆斥、行踪不定的鬼魅,在这个夜晚孤寂游走,已然是说不尽的孤单。

随后苏轼又紧跟着用了“独往来”三个字,又把这种孤独刻画得入木三分。

然而这时的诗人可能是觉得还没有将这份孤独写尽,同时引入了另外一个意象,这个意象就是“孤鸿”。

这孤鸿不仅仅是单飞的大雁,还在飞行时了无痕迹,只单单留下一抹耐人追寻的残影。

苏轼将自己这个“幽人”与“孤鸿”联系起来,既说明自己孤身一人的苦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清冷孤高、不愿与人同流合污的心境。

这一句既是实写,同样也是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巧妙对接,将孤独和缥缈彰显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由赞叹。

下片以“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作为起首,此时苏轼心迹的表达已经相当直接。

“惊起”和“回头”是两个直接的动作,是再直接不过的动态表达。

面对前途渺茫,苏轼的内心已是暗沉一片。

然而当内心的寂寞苦闷积攒到一定的程度,他便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内心,此时就有了惊醒觉悟的状态。

他下意识地想要找寻知己进行倾诉一番,回头望去,却发现身后无人,内心的愁闷只能由自己进行承受。

人生道路已经如此坎坷,更何况没有知己的支撑和帮助。

酒精已经无法麻痹自己的神经,这样的苦痛又能到何日才能停止呢?

最终苏轼以一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作为结尾,这个结尾可以算作是苏轼个人风格的典型体现。

这句看似是在写上片独自飞行的孤鸿在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的孤寂,其实是在借孤鸿表达自己的内心。

孤鸿不愿在寒冷的枝干栖息,恰如苏轼不愿与朝廷的那等官员同流合污。

最终大雁只能落在寂寞沙洲,而他也因直抒胸臆、不肯屈服而被贬谪到这偏远黄州。

苏轼和孤鸿一样,都保持着内心的高洁、坚持着自己的意见和理想,他们都是不屈清高的,而他们最终也都获得了无尽的孤寂。

苏轼在整首诗中运用了高超的象征与无我合一手法。

既彰显了孤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波折的人生

每当我们提及苏轼的时候,都会说他是一个全能型选手。

要论宋代文坛谁排第一,那必定是苏轼无疑。

他与黄庭坚在诗歌领域并称“苏黄”,又与辛弃疾在作此领域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在文章领域并称“欧苏”,甚至在书法领域,他还跻身于“宋代四大书法家”。

除此之外,苏轼可以官至皇帝的秘书,也可以成为下地干活的农民,他既可以带领民众挖井修堤,还可以研制菜谱。

可以说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苏轼做不到的。

而在成为全才的道路上,他也经受了众多苦难与磨砺。

在苏轼年仅二十岁的时候,他就跟随父亲和弟弟一同前往汴京参加会试。

面对和现在高考难度相当的科举考试,苏轼凭借着真才实学轻松及第,一举赢得进入官场的机会,完成了当时读书人的终极目标。

那时才高八斗、文采艳艳的他在文人圈中声名大噪、深受追捧,众人都认为苏轼足以当得起一朝宰相,在君王面前辅佐献策。

彼时的苏轼也同样怀揣着兼济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准备在官场大干一番,实现治国救民的理想。

然而还没等苏轼迈入官场,母亲逝世的消息就从老家传来。

满怀伤痛的他随即和父亲、弟弟回家给母亲守丧,守孝期满后才得以重返官场。

在母亲离世之后的八年时间里,苏轼的父亲与妻子又相继离世,这给苏轼的心理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彼时尚未步入而立之年的他,已经尝到了生死相隔、漂泊无依之感。

当苏轼重振旗鼓,准备杀回官场时,却碰上了他的命中政治宿敌王安石。

彼时北宋已经出现积贫积弱的现象,为了致力于解决宋朝的“三冗”问题,新任宰相王安石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手段,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就此开始。

虽然王安石的出发点是好的,改革目的就是在于精简人事、精简费用、增加国家的收入,同时减少百姓的负担。

然而与久在朝野的王安石不同,一直在地方担任父母官的苏轼,凭借着自己丰富的基层经验,很快就识破了王安石变法政策中的弊端,对这场革新表示反对。

最终在与新党势力的斡旋与斗争下,苏轼对朝中事务感到心力交瘁、满是失望,于是自请出京,去往杭州各地继续当他的地方官。

此时的他已然是被排挤到权力中心外围的人物,心中虽有苦闷,但也无可奈何。

不久之后新党势力下台,旧的革命力量重新得势,苏轼也得到了重新启用。

然而就在他刚刚收到被调往湖州的升迁批文后,新党就利用他给皇帝上奏的一封答谢信大做文章,说他讽刺朝廷、妄自尊大,以这些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抓进了御史台监狱。

这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乌台诗案”。

新党本想借着这个机会将苏轼处死,但是好在苏轼在朝中具有很高的人气,粉丝基础还在,就连已然退休金陵的王安石都写奏折为他向皇帝求情。

于是,苏轼得以保命,随后被贬到黄州,这也正是他写下这首词的地点。

然而此时的苏轼不会想到,这仅仅是他人生所要经历的第一次贬谪。

官场的浮沉、政治力量的更迭都是寻常事。

每当旧党派获得话语权,苏轼便得以升迁,官位甚至可以高到礼部尚书,而每当新党势力卷土重来的时候,他就再度遭受贬谪。

此后的苏轼先是被贬谪到惠州(今广东惠州),随后又被贬到儋州(今海南岛),可以说是被放逐到了天涯海角之地,彻底被排挤出了官场。

这三次贬谪无论搁到谁身上,都是说不出的辛酸和委屈。

然而苏轼虽然在此期间写出了“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的孤单冷寂,但是一直保持着的还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豪迈与乐观。

每次被贬谪到一个地方,苏轼都能苦中作乐,收获不同的人生快乐体验。

当他被贬谪到黄州的时候,先是在友人的帮助下收获了一片荒地,在这里体会到了开荒种田的乐趣,这就是有名的“东坡”。

随后苏轼又将此次贬谪当做公费旅游,来到赤壁凭吊怀古。

虽然这里并非是三国时期曹操与周瑜的真正开战之地,但是又何妨苏轼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豪迈诗句。

除此之外,苏轼还在黄州研制出了红烧肉,往后这菜成了家家户户的必备美食。

当苏轼被贬到惠州时,虽然过得比之前更苦,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再度探索美食。

此后苏轼发明了羊蝎子的做法,随后还在诗中写道他大吃荔枝的景象。

何必“红尘一起妃子笑”,在这里便能“日啖荔枝三百颗”。

甚至就当他被贬到在当时被称为蛮荒之地的儋州时,他也依旧乐观向上。

除了给自己找乐子,苏轼最值得一提的,那就是作为父母官给当地的百姓做实事。

贬谪期间的苏轼并没有撒手不干、当个彻底的闲散人士,而是真实地深入群众、了解民情,用自己的才学帮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不仅在这两地开办学校、启发民智,还教百姓们看病需要找到医生,而不是寄希望于巫师。

除此之外,苏轼带着百姓们开荒种地、挖井取水,还带领大家完成了不少水利工程,切实为百姓和国家做出了贡献。

尾声

回顾苏轼的一生,我们不得不感叹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苏轼的有血有肉在于他并非是毫无错处的完人,而是一个保持豁达、乐观向上的人。

在面对人生困苦的时候,他的内心也会充满苦闷和孤独,同时也有借酒消愁、昏昏欲睡的消极时刻。

然而他最终并没有被苦难击倒,反而一直用一种远超常人的乐观主义精神,奋斗在人生的道路上。

最终,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他的智慧与才华通过他本人积极博爱的性格,最终传授给其他人,衍生出了更多的幸福与璀璨。

这是一项极其伟大的事业,也是他受人爱戴、被人喜欢的真正原因。

截止到现在,苏轼身上的乐观主义精神还在广泛地影响着中华儿女,使得我们能够从他身上获取灵感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