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序

一辈子舞文弄墨。先是当干部、教师,被称为作家,有作家协会的会员证;后来又当记者,当编辑,有时有证有时无证,服务于有名的大媒体与无名的自媒体,从天天手写到日日当键盘侠,积累下来,用一句成语就是“汗牛充栋”了。

亲人问,怎么找你的文章呢?我说不看也罢,但亲人坚持。我只好说,找中国大陆写的容易,寻海外的难,因为我用过很多笔名,从程石到申依,还有河边叟、老记伏NET、路人丁、瘦死的骆驼什么的,还有我几乎已经忘记了的舒图,即兴而来,五花八门。

还写不写?当然写,继续写,如杨绛先生百岁高龄的笔耕不辍,不为什么,对于一位热爱文化钟情汉字的老人来说,这是一种最好的养生,在码字的过程中不断开动脑筋,可以推迟很多疾病的发生。

偶然看看自己写下的文字,也会很快乐,产生称之为“愉悦”的美学感受,叫做“敝帚自珍”吧。

还有,可以防止在剽窃和内卷盛行的当今人世,有人拿去了我的东西,或原封不动,或改头换面,盗小名而欺大世,此事有过;或者用我之真名或笔名,炮制一篇子虚乌有的东西,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起码背个包袱,此事也有过,并不止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因此,有必要整理一番我的文稿。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就不是,硬气怼回去。

一个老人,最珍贵的是什么?于我而言,是照片,是亲笔写下的文字,可以窥见自己的一生留在大千世界中的思维轨迹,雪泥鸿爪。

新新旧旧共铸一炉,故名之为新旧文存,分门别类,只为保存,换不成硬通货——部分已经兑现,当不了敲门砖——上天堂只要善良。

全世界都有贫富悬殊,被誉为“欧洲福利之国”的荷兰也如是,问题是,贫穷究竟到什么程度?政府是否有措施扶贫?当人们真正一贫如洗的时候,社会,有没有伸出援手?又是怎样的一种场景?

在荷兰,一般而言,不会生活在穷到一无所有的地步。对于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或者需要偿还债务的人士,有政府的社会福利保障,让他们还能够过上基本的生活。

每到年底,荷兰的中央统计局CBS和社会文化计划局SCP,就会公布对上一年的贫穷数字,去年(2014年——编者注)年底公布的2013年的数字显示,贫穷人口又增加了,现在荷兰人中穷人占140万,占大约全国总人口的1/10多一些,其中以海牙和吕伐登(Leeuwarden)地区穷人最为集中,而又以靠救济金生活人士、有子女的单身母亲、非西方外侨为多。他们在贫穷线下生活,在满足日常生活基本所需之外,基本没有钱购置新衣服、新家具、从事体育活动和外出度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造成贫穷现象增加,是因为经济不景所致,不少人失业之后,最初可以领取失业金(werkloosheidsuitkering),但是,领取失业金有是有一定期限的,当期限已过,仍然未能找到工作,就要依靠社会救济金(bijstandsuitkering)生活,这就可能加入了贫穷大军行列中了。

表面看起来,荷兰的穷人还是活得不错,有房子,车子,出门衣着光鲜,他们缺什么?

在荷兰,何谓“贫穷”,根据家庭人口构成有具体的数字标准的。按2012年的标准,略举数例如下:

单身人士,月收入1060欧元以下;

有一个子女的夫妇,月入1770欧元以下;

有一个子女的单亲家长家庭,月入1410欧元以下。

(荷兰中央统计局和社会文化计划局计算的标准有差别,差别也只是在数十欧元之间。)

以上的数字,扣除了必需的医疗保险,但是将医疗津贴、可能获得的赡养费、家庭财产、存款数字等计算在内。不过,一些特殊津贴,如租屋津贴等则不列入计算。

社会救济金的标准和“穷人”的标准不完全等同是一回事,虽然社会救济金的数额略低于这个“穷人”的标准,但是,不是领取社会救济金就一定列入贫穷行列。2013年只有47% 的依靠救济金生活的人士,才被称为“穷人”;其他人,虽然无需领取救济,但是因为负债需要偿还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也可能成为“穷人”。

在荷兰,社会救济金的确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据一些刚刚获得居留的单身外国难民说,他们已有领取救济金的权利,也暂时不用求职工作,每月除去房租、水电、煤气和医疗保险等,还有200多欧元的生活费用,省一省,也可以了;再储蓄一下,过一年半载,甚至可以买上一辆开得动的二手车呢!

当然,领取了救济金之后,健康的适龄者,是有求职义务的,而且生活不能奢华,负责检查的市政府社会福利处,对其存款,财产的拥有以及用以代步的汽车,都有一定的规定。

荷兰的社会福利制度计算复杂,因人而异,但是,基本原则是:保证每个人有“所必需的最起码的生活开支”,这是荷兰定义“穷人”的原则依据。

生活基本开支的最大笔费用,是租金、水费和电费等,收入低的人士,可以享受租屋津贴,至于日常吃喝使用的用品,则有很大的可以节省开支的余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要说一说Voedselbank,可以翻译成“食品库”,但是却是一种特殊的慈善福利机构。

名为食品库,实际上也会有一般日常用品,如牙膏牙刷、洗涤用品之类,甚至有儿童玩具。

这个发源于美国的慈善团体,是由民间团体操作的,有义工为之服务,专门向穷人提供免费的日常食品,而其日常的运作需要靠公司、私人的赞助支持,提供食物或者现金等。荷兰是2002年才有了第一个食品库,2008年成立全国性组织,已经有8个地区性团体加入。目前全国有55个食品库,义工83000人,每星期分发35000份食物,有大约85000名荷兰的穷人需要依靠这些食物生活。

但是,要得到这些食品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条件还相当严苛。

食品库规定:进入食品库免费领取领取食品,必须是穷人,而且不是一般的穷,除去租金、煤气费、电费、水费、基本医疗保险保金、其他必需的保险金、每月偿还的债务(假如有的话),每月每户人家剩下可供开支的金额,单个18岁以上成人只有不足180欧元,每增加一个18岁以上成人另加60欧元,18岁以下子女每人只有50欧元的,才符合条件。

食品库需要依靠公司和善心人士的支持,才能维持基本运作,所提供的食品,可能是用钱买回来,也可能是超市即将过期而未能销售出去的食品。每逢节假日,一些媒体和食品库就发出呼吁,往往也能取得效果。例如, 2012年圣诞前,在荷兰地方媒体的呼吁和协助下,就一共获得了250万欧元的捐赠,用以购买食品发放给穷人,一共有35000户家庭受惠。

每逢佳节,荷兰各地都有地方政府、公司机构或者慈善团体,组织活动,邀请那些无家可归的穷人,共同度过一个晚上,其中,常常看到有华人社团参与这样的活动。

而去年的俄罗斯制裁事件,大量新鲜农产品无法出口,也为荷兰的食品库额外增加了食品的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荷兰出现第一个食品库的时候,政界有人士认为,四年之后,这种食品库会消失,因为已经不需要了;但是,事与愿违,随着欧洲经济的不景,食品库的“顾客”却是越来越多,一些地方政府和政界人士也向食品库施以援手了。

然而,食品库联合组织在其网站上承认,尽管如此,但是目前只是帮助了4%的荷兰穷人,而其目的,是能够向20%的穷人提供免费食物。

全国140万穷人和穷人的孩子,食品库目前只能帮助其中的4%,需要努力啊!

(2015年)

荷 兰 一 网 传 播 矩 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你还原一个真实的荷兰

微信号 : hollandone

网站:www.hollandone.com

邮件:info@hollando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