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其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贡,他们忧虑师道失传,首先商量起草以纪念老师。然后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这种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原则。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

又如,孔子回答子路和冉有的同一个问题,内容完全不同。答子路的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的是:“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原文】

9.3子曰:“麻冕①,礼也;今也纯②,俭③;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④。虽违众,吾从下。”

【注释】

①麻冕:麻织的帽子。

②纯:黑色的丝。

③俭:用麻织帽子,比较费工,所以说改用丝织是俭。

④泰:骄纵。

【翻译】

孔子说:“用麻线来做礼帽,这是合乎礼的;如今用丝来制作礼帽,这样省俭些,我赞成大家的做法。臣见君,先在堂下磕头,然后升堂磕头,这是合乎礼节的;现在大家都只是升堂磕头,这是倨傲的表现。虽然违反了大家的做法,我还是主张要先在堂下磕头。”

【解读】

此章表明了孔子并不是一味地维护传统的礼仪,而是对于礼仪改革持有坚守、有变通的开明态度。涉及礼之精神的是必须坚持的,而那些纯外在的仪文规矩,可以不必坚持。礼讲究简朴,以前的礼仪是用麻布做礼帽,但现在用丝料制作礼帽显得简朴,所以从之。礼讲究发乎内心的真情,而行礼的简化是心有不诚而导致行为的简慢,所以不从。

【原文】

9.4子绝四.毋意①,毋必②,毋固,毋我④。

【注释】

①意:通“臆”,主观地揣测。

②必:绝对。

③固:固执。

④我.自以为是。

【翻译】

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解读】

人生四戒

人是种很自我的动物,从起心动念处,喜欢无根据妄加猜测,表达观点时主观武断,一旦行动起来则喜欢固执己见,做事的过程中更是自以为是。这四种毛病,可以说是人人都有的,它涉及到了人的本能心理和行为习惯问题,会对人们认知客观世界和行为做事有着深刻的影响。为了纠正这几项错误,孔子提出了人生四戒,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首先是“毋意”,即不要凭空猜测。孔子这是在告诫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真凭实据,不能胡乱揣度。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听到有人说三道四,问他从哪得来的,有何凭据,则哑口无言。这种妄加猜测测危害很大,会在无形中损害一个人的名声,进而制造出种种矛盾。如果做领导的妄加猜度,就可能冤枉好人。宋高宗怀疑岳飞不忠,纵容秦桧构陷,制造了千古冤狱,自毁长城。现代生活也是如此,在单位里面,若是没有事实依据而对他人乱加猜测,就很容易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人际摩擦。

其次是“毋必”,即不要主观武断。有的人自以为是,行事武断,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或者不许别人发表意见。这样做非常容易犯错误,引发严重后果。这种人如若不是领导还好,即便是做错了事情也不会波及他人。但若让他掌握着一定的权力,那他害的可就不止一人了。南北朝时期,前秦王苻坚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兵征伐东晋。结果淝水一战,百万大军灰飞烟灭。此时,隐藏在内部的野心家慕容垂、姚苌等人又乘机发动叛乱,强盛一时的前秦土崩瓦解。苻坚本人也被姚苌擒杀,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再次是“毋固”,即不要固执。造成人们固执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硬是不肯回头认错。而有的人是因为对自己太有自信了,结果在主观方面上过于强势,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结果却酿成了大错。春秋时期的宋襄公,素来以仁义著称。可是,由于他的刚愎自用,又不能审时度势,一次次拒绝大臣们正确的建议,结果在与楚军的决战中一败涂地。随着战争的失败,宋国也就衰落了。

最后是“毋我”,即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这是在告诫我们,做人不能过于自大,要懂得低调行事,谦虚做人。孔子提倡谦恭有度的待人方式,无论对方是谁都要恭谦有礼。正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能受到别人的欢迎。不过,人都是有劣根性的,非常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念头,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们可以对他人的感情、尊严等肆意践踏。像这种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的人,不仅是孔子所鄙薄厌弃的,就连我们普通人对其也是不屑一顾。

在人的一生中,充满艰难险阻,即便是广纳博采,也不一定获得成功,何况自负固执。所以,要坚决杜绝这四种毛病,客观对待现实和社会上发生的变化,争取使自己的决策和行为更为合理。

【原文】

9.5子畏于匡①,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②: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③!''

【注释】

①子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为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②与(yù):参与。

③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翻译】

孔子在匡地被拘围,他说:“周文王死后,文明礼乐不是保存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要消灭这种文明礼乐,那我这个后死之人也就不会掌握这种文明礼乐了;上天如果不想灭除这种文明礼乐,匡地的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解读】

要有使命感

在本章中,当孔子师徒一行人走到匡地时,被误认为是曾经攻打过匡地的阳货,故将他们围困达五天之久。不过,在横祸当头之际,孔子却不为所动,而且还很自信地对弟子们说,自己肩负着上天的使命,是向世人传播历史文化的,匡地的人不敢把我怎么样。这番话也许只是孔子自我宽慰的话,但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那强烈的使命感。

孔子深信天道,了知自己的命运,这便是他的“天命”思想。那么什么是“天命”?儒家学说认为,“天”在赋予人生命的同时,也赋予某种需要个人来完成的使命,这便是“天命”了。换句话说,人是肩负着某种使命降临人世的。人能够感知天命,发挥自己的才能智慧,主动地体认、回应并完成上天的使命,成就自己圆满的人生。在现代语境中,使命感就是一个人应当肩负起的责任与任务。孔子认为,自己肩负传播人类文化的历史重任,天命所系,自可无畏无惧。

对于一个人来说,若想获得成功,首先就要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只有明确了奋斗的目标,才能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帮助你走向成功的彼岸。而且,只有明白自己这一生应当承担起什么样的使命,清楚自己的使命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并努力地完成自己的使命,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条道路虽然艰辛难走,但却有无与伦比的价值。正如曾子所言,任重而道远,当死而后已。这种使命感召唤着人们,并为人们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

在古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着强烈人生使命感。不管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都不把割据一方作为自己的人生志向。他们所追求的都是一统天下,重整河山,再造太平。他们为之拼搏奋斗,不管成败,都留下了千古佳话。南宋时期,像陆游、辛弃疾这样的文人,他们所要追求的并非以文章名世,收复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是他们的最大梦想。这种强烈的使命感给他们的人生注入无穷的活力,催促着他们去战斗。历史无情地浇灭了他们的梦想,但正是强烈的使命和无情现实之间的矛盾,才使他们心中郁积那么多强烈热情和愤懑,这种感情的喷发,才有了那么多让人热血沸腾的感人词章。

与古人相比,很多现代人的生命是灰暗的。有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使命,甚至连自己是否应当承担一定的使命都不清楚。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激情与动力,甚至是毫无责任心。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因为他们的价值根本不会得到丝毫的体现,而他们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变得毫无意义。每个人生都有自己的使命,找出自己的使命,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出精彩的人生。

【原文】

9.6太宰问于子贡曰①:“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②,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

①太宰:官名,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人。

②纵:使,让。

【翻译】

太宰向子贡问道:“夫子是圣人吗?为什么他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想让他成为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孔子听了这些话,说:“太宰知道我呀!我小时候贫贱,所以学会了不少鄙贱的技艺。君子会有很多技艺吗?不会有很多的。”

【解读】

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段话,太宰问子贡,夫子是个圣人吧,要不然怎会如此多才多艺。按说这是对孔子的赞美,但在当时却另有说道。因为春秋时期,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是不屑于学习这些技艺的。子贡很聪明,顺势含混地对孔子进行一番夸赞。孔子听说后,甚是感叹。他对出身没有隐瞒,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苦难经历,说是为了生存才学会这么多技艺的。至于君子,理应学习治国安邦之道,不该去学这些才艺。但也同时肯定,只要德行高尚,至于懂得的技艺的多少并不重要。

君子应不应该多掌握些技艺,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通过孔子这番话,后人更重视的是孔子在苦难中崛起,最终修成圣人的伟大人生。很多身处不幸、生活坎坷的人,从孔子的经历中获得巨大的动力,修身进德,自强不息。在每个人的一生之中,几乎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与挫折,关键就在于如何对待它。有的人在它面前倒了下去,最终只能化为一抔黄土,随风消逝在风尘中。而有的人则坚持了下来,并化成了一座历史的丰碑。

追求“仁”的路是曲折艰难的,只有通过不断磨砺,才能逐渐地接近“仁道”。宋代名臣范仲淹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少年好学,昼夜不停地苦读。他穷得只能靠喝粥来维持生活,这种生活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但他却从来没有叫过苦。在读书求学的过程中,范仲淹树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志向,决心追求仁道,治国平天下。

二十七岁那年,他考中进士,开始出来做官。最开始,他以鄙薄小官动员并领导了苏北捍海堤堰工程,造福几个县的百姓。后来,他主持应天书院教务,延请名师,并以严格的学风造就一大批人才。当时,国家多难,西夏屡犯边疆,宋军连吃败仗。范仲淹主动请求去边境保卫国土,被朝廷派到延州负责军事。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他进行了诸多改革,大大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并通过外交手段削弱了西夏,稳定了边疆。西夏求和后,范仲淹被召回朝廷担任参知政事。

当时宋朝政治弊端多多,为了富国强兵,他向皇帝上述提出一系列的改革主张。宋仁宗很高兴,就让他主持全面改革。由于改革触动了权贵们的利益,遭到了保守派的攻击,范仲淹辞去了宰相一职。范仲淹的一生,为追求仁道,主动承担很多苦难,正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里,他修成了崇高美德,成为万世敬仰的名臣贤相。

磨难是使命对人的一种考验,强者会将它当作垫脚石,让自己更加接近成功。但对于弱者而言,苦难就像一个无底的沼泽一样,他们越是挣扎就陷得越深。不过,苦难与挫折并不是天然的垫脚石,只有诚心追求仁道者,才能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智慧和经验。

适当的磨砺不仅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心性和意志,更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保障。“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轻易得来的,都是历经万千苦难的结果。

【原文】

9.7牢曰①:“子云:‘吾不试②,故艺。”

【注释】

①牢:孔子的学生,姓琴,名牢。《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无此人,当是偶阙。

②不试:不被国家任用。

【翻译】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不曾被国家任用,所以学得了一些技艺。’”

【解读】

这一章同样用来说明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自知之识。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而是认为自己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身份低下,没有做官,没有俸禄,生活比较清贫,为了谋生才掌握了这许多的技艺。

【原文】

9.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①。”

【注释】

①叩其两端而竭焉:指孔子就农夫所问的问题,从首尾两头开始反过来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问题就不解自明了。叩,叩问。两端,指鄙夫所问问题的首尾。竭,尽。

【翻译】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一个粗鄙的人来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从他所提问题的正反两头去探求,尽了我的力量来帮助他。”

【解读】

此章也是孔子的自谦之辞。孔子本人是十分诚实和谦虚的。事实上任何人都不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全知全能,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头,研究到底,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原文】

9.9子曰:“凤鸟不至①,河不出图②,吾已矣夫!"

【注释】

①凤鸟: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凤鸟出现就预示天下太平。

②河图:传说圣人受命,黄河就出现图画,即八卦图。《尚书顾命》孔安国注:“河图,八卦。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翻译】

孔子说:“凤凰不飞来了,黄河中没有出现图画,我这一生也就完了吧!”

【解读】

孔子的浩叹

孔子的一生都以“克己复礼”为己任,为恢复周礼而奔波,并去各个国家献计献策。然而,他的意见和思想很少被当时的国君采纳。周游列国,可谓处处碰壁。到了垂暮之年,也没能迎来一位欣赏他的明主,孔子不由得发出了“吾已矣夫”的无奈感慨。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是句隐语,意思是圣人不出。据古史记载,伏羲王天下,龙马背负河图洛书出来;舜帝在位时,凤凰来仪;周文王治政,凤鸣岐山。孔子借用这些典故,言下之意是当时缺少舜、文王这样的圣君明主。世上无明主,像孔子这样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也就无人赏识,没有用武之地。

观察中国历史不难发现,凡是国家富强的时代,往往是人才辈出,风云参数图片)际会。西汉初期,出现了名相萧何、曹参等,名将有韩信、英布、樊哙、周勃等,谋略家有张良、陈平等。唐初也是如此,被后世熟知的如房谋杜断,直言敢谏的魏徵,名将李靖、李勣等。北宋前期,寇准、范仲淹、欧阳修、吕蒙正、韩琦、文彦博、富弼等人在朝,可谓星光灿烂。这些人物各展其才,在历史上写下光辉篇章。与这些时代相比,很多时代暗淡无光,缺少伟人。这不由得让人发问,为什么人才总是集中在一个时代?

其实,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任何时代都不缺少人才,而是缺乏圣君明主。汉初因为有汉高祖、汉文帝这样的圣贤之君,所以萧何、韩信、张良等人才有了施展的机会。同样,正是因为有了唐太宗这样的稀世明君,房玄龄、魏徵、李靖等人才受到重用,进而建立不朽功勋。而寇准、范仲淹之所以能名扬后世,都是宋真宗、宋仁宗奖掖提拔的结果。先有圣君,然后才会有名臣。即便是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如果无人重用,也就泯灭在历史深处,无人知晓。贤德人才与圣主明君的关系,就像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譬如孔子之才,岂是千里马可以比喻的,但因不遇明君,政治上乏善可陈。这种境遇,即是残酷的,也是无奈的,只能说是命运弄人。

孔子的浩叹提醒君主或当权者,应该任人唯贤,放手使用人才,并与这些人才一同创造历史。如若不然,会有很多才华横溢之士抱憾终生。若是济济多士,而不能成就大功,那就浪费了绝佳的时机和一代俊杰。如果自己是人才,生不逢时,那就得另觅他途。实际上,孔子已经为这些人准备了几条出路。身逢乱世,当隐归林下,明哲保身;天下有道,则应当奋发有为,建功立业。当然,孔子本人的做法更高明,天下无道,他却能著书立说,教育人才,成为万世师表。古人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给天下英才不同境遇下三大选择。得遇明君,自然选择立功;生不逢时,可以归隐立德,扬名后世;也可以代圣人立言,创立自己的理论学说,传之后世。孔子是儒家之祖,始终秉持积极的人生观,按照这个三不朽建议,伟大的人物在任何境遇下都可以名垂青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秀和,号畅春斋主,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化学者、摄影师、北京大学特聘教授,杨秀和被评为国家一级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宾礼书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杨秀和同时是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院院士、北京市楹联学会书画院理事、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理事,建党一百周年选出的百位德艺双馨书画艺术家之一(建党百年功勋书画家),杨秀和1955年生于中国北京。

2021年杨秀和先生被录入《中国名人辞典》。

杨秀和自幼喜爱书画,师从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文化局副局长、著名书法家刘汉春先生。刘汉春先生与刘炳森先生曾同拜北京书画界以“昆吾切玉,铁面向人”启功评语著称的近现代书法巨匠夏午樵先生。

杨秀和坚持六十年临池不辍。习遍二王、柳、颜、欧、赵诸家精品,研究历代名家之精髓。能融各家之长,自幼风格,楷、行、隶、篆、草五体皆能,以隶书见长。杨秀和经过长期努力和刻苦钻研,主攻秀气、隽永的汉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书法学术方面享有盛誉。其国画以书入画,也有较高水平,功底深厚,属传统功力型书画家。

杨秀和曾荣获中华传统文化当代艺术名家作品邀请展美术类金奖等诸多奖项。杨秀和书画作品入编《采风中国》、《河北当代书画》、《中国周刊》、《聚焦当代艺术》等众多期刊杂志,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珍藏邮册》。

杨秀和书画作品多次刊载于中国文联《神州》杂志,曾出版《中国艺魂专访特刊》、《中国当代艺术家》、《北京画馆》、《海淀诗词》、《晓阳书画》、《美丽中国》、《传递正能量,更筑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邮册》等数十部书籍。所写论文《隶书的历史》刊载于《文化艺术大百科全书》。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授予“中国百杰书画家”、“当代文化名人”。

杨秀和现担任中国文艺家协会总会副主席兼书法家分会主席,中国炎黄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东方欣正书画院院长,京西文艺杂志社总编,中国名家杂志社荣誉总编,中国文化新闻报编委会主席,中国炎黄书画报总编,中国书画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化城高级书画师、艺委会理事,中国软硬笔书法竞赛评审主席,北京国际书画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墨缘阁书院院长,东方书画艺术学院终身教授,北京海淀书画苑特级书法教师,北京世纪名家书画院艺术顾问,羲之书画报当代艺苑专刊主任创作委员,北京专家智库联盟副理事长,北京翰卿书画院常务理事,北京摄影家协会理事、培训中心教授,张三丰故里书画院荣誉顾问、客座教授,瑞典国立艺术家协会外籍会员。

杨秀和同时担任《跨世纪中国书画艺术精品集》、《全球华人艺术大奖作品集》、《神州精英》、《艺术中国》、《当代国学典藏》等刊物文化顾问。

杨秀和还被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美协等团体及组织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国实力派书画家”,“当代最具投资收藏价值书画名家”“中国百强书画家”“当代书画艺术领军人物”等荣誉。

杨秀和书画作品与传略入编于《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辞典》、《中日书法作品汇观》、《海峡两岸书画作品大观》、《二十一世纪书法作品鉴赏》、《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等诸多刊物;其书画作品多次登载于《新中国书画七十年》、《中华传统文化名家》、《祖国万岁》、《当代文化名人录》、《二十一世纪书画名匠全集》、《北京人民喜爱的艺术家》、《当代书画艺术名家博览》等近百部大型书画专辑和辞书。

杨秀和在全国书画大赛中曾荣获《当代诗文书画家名作金榜集》一等奖;第二届、第三届魅力神州全国书画征文大赛二等奖;第二届魅力神州全国书画征文大赛二等奖;辉煌中国·第四届当代书画家精品邀请赛特别嘉宾奖;北京水立方·书画名家艺术展——文化创新开拓者奖;第二届国际文化艺术节突出贡献奖;第五届、第六届当代羲之奖·书画家作品邀请赛金奖;第十三届艺教之星全国师生书画大赛优秀园丁奖;首届全国书画网络精英大赛特别贡献奖;首届金手指杯全国青少年美术书法人才选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当代中国艺术作品成就展特别金奖。

杨秀和曾荣获各种奖项百余次,并被全国各省级书画院等国内外知名艺术机构和人士收藏,被誉为“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名片”。

著名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曾评价杨秀和书法:“畅春斋主杨秀和先生笔力苍劲,深得宋明之韵,米黄之风。谋篇从容雍雅,行笔纵横酣畅,点墨浓稀得当。帖意碑风融于一体,雄浑中不失飘逸,刚劲中充满灵动。观之如峻岭连绵,又如波涛涌至,富有强烈且不失愉悦的视觉效果。”

著名书法家刘炳森也曾这样评价杨秀和书法:“杨秀和先生书法得力古远,以钟繇、二王、汉隶唐经为根柢,融汇宋元明清流脉。意境古雅,风姿妍正。真隶行草俱擅,结字雍容大气,笔势刚劲中尽带律动,笔笔酣畅遗韵;小楷气象大,大幅意蕴深,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刘文华先生曾评价杨秀和书法:“杨秀和教授隶书朴茂奇肆,瑰异凝重,再现汉碑简牍的法度和韵味。”

当代隶书大家沈定庵曾评价杨秀和书法:“杨公秀和汉隶苍劲怀远富有韵律,笔法墨法章法皆做到恰到好处,汉时风雅如现眼前。”

姓氏文化学者冯志亮先生曾赠送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七言律诗一首:“临池不辍六十载,毫锥衔墨似盘星;静室雅斋映明月,道法无为依清风。门下已有三千客,胸中布满十万兵;不问凡间纷扰事,只听世外雅歌声。”这首诗客观的证明了畅春斋主杨秀和老师字如其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格,又体现了畅春斋主杨秀和老师在书法文艺上的高超技艺和锲而不舍的坚韧精神,也反映出了杨秀和老师桃李满天下且不为俗世所扰的高贵品质。

杨秀和书画作品,每年的成交额都会在500万以上,如果按照当下的市场行情来说,四尺整张价格一般都在3万元左右。

2018年春,杨秀和经写了八个字“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在保利拍卖行上拍卖,规格是四尺整张,起拍价15000元,最终成拍价格是8万元。一般情况下,杨秀和每平尺书法润格在3000元左右,但个别精品每平尺润格可能达到1万元以上。

2022年,北京市保利拍卖平台上对杨秀和先生的一幅四尺整张的四个字的书法作品“砥砺前行”进行拍卖,起拍价为12000元,最终经过20位买家的竞拍,以17.86万元人民币成交,这也是杨秀和先生的书法通过保利拍卖所拍出的最高成交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