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上海一家餐馆因为在凉皮里加了黄瓜丝,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5000元。原因是,该餐馆没有取得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而黄瓜丝属于冷食类食品。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禁感到震惊和愤怒,这是对食品安全的保护还是对餐饮业的打压?

首先,黄瓜丝真的属于冷食类食品吗?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冷食类食品是指“未经加热处理或者经过加热处理后再经过冷却处理的食品”。而黄瓜丝是不是经过加热处理呢?
我想大多数人都知道,黄瓜丝是用新鲜的黄瓜切成细丝,然后用盐、醋、辣椒等调味料拌匀,不需要任何加热处理。那么,为什么市场监管部门要把黄瓜丝划分为冷食类食品呢?难道是因为它是凉的吗?那么,水果、沙拉、冰淇淋等也都是凉的,也都要取得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吗?这样的划分标准太荒谬了!

其次,黄瓜丝加入凉皮会对食品安全造成什么威胁吗?按照《食品安全法》的宗旨,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那么,黄瓜丝加入凉皮有什么危害呢?我想大多数人都知道,黄瓜丝和凉皮都是天然的、健康的、美味的食物,它们搭配在一起不仅增加了色香味,也增加了营养价值。

而且,黄瓜丝和凉皮都是很常见的餐馆菜肴,很多人都喜欢吃,也没有听说过有人因为吃了黄瓜丝和凉皮而出现食物中毒或者其他不良反应。那么,为什么市场监管部门要认为黄瓜丝和凉皮是不安全的组合呢?难道是因为它们没有经过高温杀菌吗?那么,生吃的寿司、刺身、牛肉、海鲜等也都没有经过高温杀菌,也都要被禁止吗?这样的安全标准太苛刻了!

最后,我想问一下,黄瓜丝加入凉皮被罚款5000元合理吗?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处罚标准是“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那么,这家餐馆的违法所得是多少呢?我想大多数人都知道,黄瓜丝和凉皮的成本很低,利润也很低,一份黄瓜丝和凉皮的售价也就十几元。而且,这家餐馆也没有用任何食品添加剂,也没有造成任何食品安全问题。那么,为什么市场监管部门要对这家餐馆罚款5000元呢?难道是因为它没有取得一个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吗?那么,这个许可有多难取得呢?需要什么条件和手续呢?需要多少时间和费用呢?这样的处罚标准太不公平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黄瓜丝加入凉皮被罚款5000元是一件非常荒唐和不合理的事情,它既没有依据法律规定,也没有保障食品安全,反而对餐饮业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和压力。

我希望市场监管部门能够重新审视这件事情,给这家餐馆一个公正的处理,并给广大消费者一个合理的解释。同时,我也希望市场监管部门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灵活地制定和执行食品安全法规,不要以偏概全,不要一刀切,不要为了罚款而罚款,而是要真正地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促进餐饮业的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