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行业发展进入深水区,“稳民生”、“保交付”作为楼市“安全底线”的大背景下,“交付力”也正成为房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时值年中交房季,搜狐财经联合搜狐焦点、焦点财经、搜狐地产共同推出《楼市正能量,硬核“保交付”》年中特别策划,找寻“保交付”时代的行动派,并通过深度调研、区域市场走访一批典型项目,直击市场一线行情,呈现楼市复苏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品|搜狐财经 搜狐焦点 焦点财经 搜狐地产

编辑 | 吴亚

“政策底”已现、“市场底”仍未至,中国房地产行业仍在艰难的筑底修复中。

回望今年以来的市场行情,房地产销售在经历年初至一季度末短暂回温之后,进入二季度再次出现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4月、5月商品房及二手房销量环比持续走弱,1月-4月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同比双降,令将市场缓慢建立起的信心又一次受到重击。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最新的5月房地产市场边际继续转弱,多数城市销售面积环比延续下降态势,企业推盘量亦明显下降,供需两端表现低迷。市场活跃度也较4月进一步回落,新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约10%;从价格来看,一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二手住宅价格环比转跌。

在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看来,“经过前期积压需求的短暂释放,当前市场上整体的购房需求释放动能减弱,再加上房企供给端偏弱,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住房需求的释放。”

“2022年下半年以来,一线城市房地产政策以微调为主,限购政策基本无松动,仅上海针对人才端优化了限购政策,另外给予老年家庭、职住平衡家庭等一定政策支持,整体力度较小,政策效果相对有限。”她认为,当前一线城市调控政策仍较为严格,政策调整空间较大,若政策能跟进优化,有望向市场释放更加积极信号,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政策刺激“不感冒”,市场信心修复仍需时间。回望房地产行业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降温”,一方面是行业告别了高增长的黄金时代、进入发展新周期;另一方面是房企的“流动性”危机所引发的“暴雷潮”在市场引发了蝴蝶效应,影响了置业者的信心。

不过,自2022年年底以来“金融16条”等利好政策的出台和持续落地,从供给端固本强基“稳主体”的政策趋势已现。就需求端而言,展望后市,要促使置业者信心修复、预期回升除了“因城施策”优化购房政策之外,产品及服务仍是影响置业者是否“上车”的重要因素。

与产品及服务密不可分的便是交付,尤其在2021年下半年“烂尾潮”、“停贷潮”出现,“保交付”迅速成为行业主题词的大背景下,未来各地仍需从政策支持、资金扶持、资产盘活等多个维度努力,促进行业从“保交付”到“交好楼”。

事实上,“交付力”已成为房企在“产品力”和“服务力”之外十分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政策层面引导外,当房地产回归民生属性,在地产行业深度变革的大背景下,交付能力强与否已成为衡量房企持续经营及发展的重要指标。

进入6月,地产行业迎来年中交房季。值此时节,搜狐财经联合搜狐焦点、焦点财经、搜狐地产共同推出《楼市正能量,硬核“保交付”》年中特别策划,找寻“保交付”时代的行动派,并通过深度调研、区域市场走访一批典型项目,直击市场一线行情,呈现楼市复苏进程。

本次策划也是各方继今年3月大型报道后再度携手推出的大型联合报道,以品质交付、兑现美好生活承诺,即日起,《楼市正能量,硬核“保交付”》将推出一系列的行业观察、区域调研等原创深度稿件及视频,以交付样本、探楼市复苏之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