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部分 中国中医书院简史.....1

第一章 我国古代的中医教育简述 .....2

一、夏、商、周时代的医学教育简述.....3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教育简述.....3

三、秦汉时期的医学教育简述.....3

四、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医学教育简述.....3

五、隋代医学教育简述.....4

六、唐代医学教育简述.....4

七、宋金元时期的医学教育简述.....4

八、明代医学教育简述.....6

九、清代医学教育简述.....6

十、民国时期医学教育简述.....7

十一、传统中医教育形式.....8

第二章 我国古代书院发展概略.....10

一、汉代的“精舍”、“精庐”.....10

二、唐代——书院的开端.....10

三、五代十国时期书院发展概略.....11

四、宋代书院发展概略.....11

五、元代书院发展概略.....11

六、明代书院发展概略.....12

七、清代书院发展概略.....12

第三章 中医书院源流.....13

一、中医书院教育是中医教育和书院教育的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13

二、中医书院教育的起源.....13

三、中医书院教育的不断发展.....15

四、传统书院落幕后的中医书院.....15

第四章 当代中国中医书院.....18

一、目前中医书院教育概况.....18

二、中医书院教育的模式探讨.....18

第二部 分当代中国中医书院数据统计与分析.....20

第一章 当代中国中医书院一般数据统计.....21

一、中国书院概括数据统计.....21

二、中国书院分类数据统计.....22

三、中国中医书院概括及分类数据统计.....25

四、中国中医书院代表性书院概述.....27

第二章 当代中国中医书院的成绩.....32

一、在中医书院学习的学员人次.....32

二、通过中医书院学习而后成为医师的人数.....32

三、中医书院对中医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转折与突破.....32

四、中医书院在健康知识、科学知识、传统文化传播方面的贡献.....34

第三章 对当代中国中医书院存在的问题及思考.....37

一、当代中国中医书院存在的问题.....37

二、关于解决问题的思考.....38

三、中医书院的建设要与中医药时代发展紧密结合.....39

第三部分 中医书院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40

第一章 当前中医药高等院校与中医书院的教学方向比较.....41

一、传统中医书院是中国书院教育的一种.....41

二、中医书院教育意义深远.....42

三、目前中医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呈现出多维化的现状和问题.....42

四、以院校为依托的中医书院教学方式和特色.....42

第二章 从当前及未来国民健康状况看中医书院的责任.....45

一、目前我国急需应用型中医人才.....45

二、目前中医院校专硕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45

三、中医书院的使命和任务.....46

第三章 书院培养的人才有助于解决影响国民健康的各类问题.....48

一、亚健康、慢病是影响国民健康的主要问题.....48

二、老年社会与老年病是未来中国的社会现实.....49

三、现代医学检查发现大量慢病患者.....51

四、现代医学无诊断病例占大量比例.....53

五、症状患者占大量比例.....53

第四章 从中医书院看传统医德教育.....54

第四部分 中医书院发展策略.....55

一、中医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56

二、中国中医书院发展策略.....60

三、未来中医书院教育事业展望.....65

四、中医书院与中医院校、中医院的关系.....66

五、建立书院大联盟平台,共享优质资源.....67

六、助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67

七、中医书院走出国门,走向世界.....68

第五部分 中国中医书院热点专题.....69

一、中医书院与国家级和地方的中医传承工作室、名医工作室的关系.....70

二、中医书院与中医学术多样性.....70

三、中医书院与未来医学教育.....71

参考文献:.....73

 第一部分 中国中医书院简史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也是我国古代培养高级人才和学术交流的场所,多为著名学者创建或主持 [1-3]。书院萌芽、肇始于唐,兴盛发展于五代、宋, 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 [4-5],至清末,书院因科举考试的废除而被改造为学堂,该教育模式再度陷入低谷 [6-8]。书院延绵 1000 余年,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古代书院有官办和私立之分 [9-10]。官办书院由地方官礼聘山长,主管教学,兼管院务

[11-12]。私办书院自聘山长,须呈报官署备案 [13-15]。书院大多是自筹经费,建造校舍 [16-19]。

书院的教育模式大多因师因学而确立各自的办学方针、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及授课形式, 最主要的教学环节便是老师升堂讲说、学生分斋授课 [20-22]。升堂讲说类似现代学校的课堂讨论,有主讲,有提问,还有辩难。分斋授课则指学生的大量时间是在斋舍或书楼自学, 同时有师生间、同学间的相互切磋、质疑问难。如南宋建康的明道书院规定,每旬“三八讲经,一六讲史”,“每月三课,上旬经疑,中旬史疑,下旬举业”,讲经与讲史即为书院山长的升堂讲说,经疑与史疑实则为分斋授课 [23-25]。

书院的教学活动并非局限于讲堂与斋舍。祭祀、展礼、游览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书院以多种方式发挥老师启发辅导、学生读书自学的优良学风,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各书院在课程设置上也多因时、因地而制宜,但一般都包含经学、史学、文学、诗学、小学、算学、制艺帖括等内容。宋代各书院主要设置“五经”课程,南宋朱熹集注“四书”后,“四书”课程的设置更为普遍 [26-29],元代书院大多以《四书集注》为必读教材 [30-

32]。同时,书院也设置其他课程,例如,濮州历山书院特设医学 [33],内乡博山书院特设数学、

书法等 [34]。除四书五经外,学生也选修前四史、文选、杜诗等课程,有的书院还辟有“射圃”以传授武学。

中医书院作为传统书院的重要分支,是以培养中医人才,传播中医学术为目的的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一般认为,首创医学教育“书院模式”萌芽或雏形的是明清之际医家卢之颐 [35-37],首创以书院讲学形式培养中医人才的则是卢之颐的弟子、清代医家张志聪 [38-39],首家中医书院是张志聪创立的侣山堂 [40-4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中医药的传承、发扬和创新因为现代科技的融入迎来了新的机遇。中医书院教育也焕发出蓬勃的生机,迈入了全新发展的阶段。

第一章 我国古代的中医教育简述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具有悠久的传统。

一、夏、商、周时代的医学教育简述

夏、商时代,医、巫常混为一谈,其传承方式没有明确的记载,据推测,应当主要以家族世袭和师徒传授为主。西周时期,虽然未见明确医学教育的记载,但从《周礼 • 天官》可见,当时已经设置了较为完备的医事考核制度,将医师分为四科,即食医、疾医、疡医以及兽医,并要求“岁终则稽其医事”。根据考核结果将医师分为四等,按考核等级进行薪俸的发放,而关于医师临床技能的考核也是后世官方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43]。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教育简述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孔子因创立私学而使官学下移至民间,不仅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也间接打破了“齐楚之医,皆为官也”的传统医学传承格局 [44]。这种格局,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医师徒传承的发展,如一些名医身边都有弟子,扁鹊有子阳、子豹、子同等,仓公有宋邑、王禹、杜信等弟子多人 [45]。

 三、秦汉时期的医学教育简述

秦汉时期的医学教育主要以民间师徒传承或世医传承为主,而官办医学教育尚未形成。当时的医官应当主要来自民间,采用征召选拔的方式进行任用 [46],如《汉书 • 平帝纪》记载,

“元始五年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一直被中医学界奉为圭臬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在这一时期成书问世,成为后世医学教育与考试的教科书 [47]。直到今天,这些中医经典仍是学习中医的必读经典。

 四、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医学教育简述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师徒传授或世医传承仍然是中医教育的主要模式。但医学教育逐渐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逐渐出现了官办医学教育的形式,自此,医学教育就有了官办医学教育、师徒传承或世医传承两条主要路径 [47]。北魏时期,政府设置“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职务,继续推行官方医学教育 [48]。据《魏书 • 官氏志》记载,“太医博士”列从第七品下,“太医助教”列第九品中。另据《魏书 • 世宗纪》记载,北魏宣武帝元恪在永平三年(510 年)颁布诏令曰:“可敕太常于闲敞之处,别立一馆,使京畿内外疾病之徒,咸令居处。严敕医署,分师疗治,考其能否,而行赏罚。”虽然此令主要说明当时出现了国家管理性质的医疗机构,严格要求医署负责考核赏罚,但是,从中亦可透露出当时官方医学教育已经出现 [47-48]。根据《唐六典 • 卷十四 • 太常寺》太医署“医博士”“助教”下注曰 :“晋代以上手医(指医术高超的医生)子弟代习者,令助教部教之。可知在晋朝时官方已经设有医学教师,且所招收的学生倾向于来自世医家族。至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

年),时任太医令的秦承祖上奏朝廷,请求设置“医学”,从而开我国政府设置医学教育之先河 [47-48]。

 五、隋代医学教育简述

隋代,师徒传授或世医传承仍然是中医教育的主要模式。但隋代在官办医学教育方面开创了崭新局面,建立了最早的官方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 [47-48]。据《隋书 • 百官志》记载, 太医署作为医学教育的主管机构,隶属于太常寺。隋代医学教育的人员设置主要有太医令、太医丞、医师、主药、药园师、医博士、助教、按摩博士、咒禁博士等 [49-50]。太医令主管太医署的政令 ;太医丞作为太医令的助手,辅助管理日常事务 ;医博士和助教主要负责教授学生医学知识与技能。隋太医署教育分为医学教育和药学教育,并进行分科施教的教学模式,设有四个科系——医师科、按摩科、祝禁科、药学科。隋代出现的分科教学是一大创举,为唐代建立四科教学体制奠定了基础 [49-51]。

 六、唐代医学教育简述

唐代,师徒传授或世医传承仍然是中医教育的主要模式。唐代的官办医学教育是在隋代太医署建制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壮大的,成为当时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先进医学院校教育模式 [51]。据《新唐书》《旧唐书》《唐六典》等史书记载,唐代太医署是全国最高的医药行政机构,主管全国医药行政和医学教育。太医署医学教育的地位相当于国家最高学府

“国子监”,其建制主要发展了隋制,设置“四科一园”即医师科、针师科、按摩科、咒禁科、药园,编写统一的教材,制定相应的考试制度,师生人数一度达到二百余人。据《旧唐书 • 职官志》记载 :“医博士一人,正八品上。助教一人,从九品下。医师二十人,医工一百人,医生四十人,典药二人。博士掌以医术教授诸生。”也就是说,唐代医师科设置医博士、助教各一人,主要由医博士负责“医术”教学,助教从旁协助,另配有医师二十人、医工一百人、典药(掌保管药物)二人协同配合 [51]。据《唐六典》记载 :“诸生既读诸经,乃分业教习。据《唐六典 • 卷十四》记载:诸医、针生,读《本草》者,即令识药形,知药性; 读《明堂》者,即令验图识其孔穴;读《脉诀》者,即令递相诊候,使知四时浮、沉、涩、滑之状;读《素问》《黄帝针经》《甲乙脉经》,皆使精熟。博士月一试,太医令、丞季一试, 太常丞年终总试。若业术过于见任官者,即听补替。其在学九年无成者,退从本色。可见当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课业也有严格的要求。唐代太医署作为医学教育机构,比西方最早的医科学校——意大利萨勒诺医学校早了二百多年,且对日本、朝鲜等国医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促进了中外医学的交流 [51-52]。

七、宋金元时期的医学教育简述

宋金元时期,师徒传授或世医传承仍然是中医教育的主要模式。官方教育方面,政府在医学教育制度建设、分科教学、考试制度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将我国古代官办医学教育推向了高峰 [47-48]。

两宋时期,历代皇帝和政府都极其看重医药事业的发展,将医学视为“仁政”之一。宋代官方医学教育空前发展,较前朝等级分明,培养更为系统化,考核更为严格化 [53-56]。公元 1076 年,宋朝太医局不再隶属于太常寺,而是单独剥离出来,成为宋朝的中央医学教育机构。据《宋史 • 选举志》载,“医学,初隶太常寺,神宗时始置提举判局官及教授一人,学生三百人。设三科以教之,曰方脉科、针科、疡科”。这一改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独立发展医学教育的先河。同时在公元 1061 年,宋朝开始在地方开办医学教育,到

公元 1115 年。宋朝官方把州县的医学教育分配给地方的提举学事司,并且这设立各种医学科,至此宋朝推动中国医学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47-48]。太医局在学制设置、考核选拔上多有创新。据《宋会要》记载,当时的官方医学培训机构“太医局”将学员分为预科和局生两种 :“今后年十五以上方许投名充医生 , 虽在局听读及一周年 , 须候额内本科有缺 , 即选试收补”。据《宋史、官职志》:“太常寺太医局,有丞、有教授、有九科学生、额三百人,岁终则会其全失而定赏罚”。随着宋朝几次“兴学”运动的展开,官方日益重视培养与选拔医学人才。考试内容秉承了隋唐一贯重视经典学习与临床能力的原则, 试题除了包括经典、针药、运气、脉诀等理论内容外,还增加了实际诊疗患者的环节。谈及宋代的医学教育实践,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天圣针灸铜人。针灸铜人始铸于北宋天圣(公元 1023—1032 年)年间,后世称之为“宋天圣铜人”,由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设计铸造。宋天圣针灸铜人不仅开创了中国医学以实体模型为教具的先河,大大推动了针灸学的繁荣与发展,还展现了宋代的科技水平和超凡智慧。宋代政府成立校正医书局,校正整理医书并进行官方公开发行,也大大促进了医学的教育和普及。北宋官方编修医书十一种,即《素问》、《难经》、《针灸甲乙经》、《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此外还撰修了《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和《本草图经》。这些医书经过校正,由国子监进行刊刻,均属上乘之作,为后世保存了中国医学的精华 [54-56]。

元代时,在各地设置医学校,称为“医学”[47-48]。据《新元史 • 选举志》记载,元

世祖中统元年(公元 1260 年),成立国家最高医疗管理机构 :太医院,掌管各地医学教

育、医官和医户。中统三年(公元 1262 年),始设“医学”。为了加强各地“医学”的管

理,于至元九年(公元 1272 年),在太医院下各地医学院设立了专职管理部门“医学提举司”[57-64]。关于医学提举司的职责,据《元史 • 百官志》记载,“医学提举司,秩从五品……掌考校诸路医生课义,试验太医教官,校勘名医撰述文字,辨验药材,训诲太医子弟,领各处医学”。至此,元朝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医学教育体制,并由医学提举司专职管理。

医学提举司是从五品。这在历代的医官制度中都是最高的。元代的医学教育体制基本上沿袭宋代,但是在分科上,又进行了扩大,将原来的九科扩为十三科 :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禁科

[59-64]。

八、明代医学教育简述

明代,师徒传授或世医传承仍然是中医教育的主要模式。明代的官方医学教育制度主要沿袭元代,整体而言,在教育规模上有所收缩,在体制建设上少有创举 [47-48]。

明代官方最高医学机构是太医院,除为宫廷服务外,还主管医学教育 [47-48]。据《明史 • 职官志》记载:“太医院掌医疗之法。凡医术十三科,医官、医生、医士专科肆业: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接骨,曰伤寒,曰咽喉,曰金镞, 曰按摩,曰祝由。凡医家子弟,择师而教之。三年、五年一试、再试、三试,乃黜陟之。” 明代太医院的分科教学,依照医术十三科进行专科学习,其中“伤寒”独立成科,说明当时伤寒较为流行,医学对其较为重视并具备一定的治疗经验 [47-48]。太医院的医学生主要是从各地医户中考选,洪武二十六年(公元 1393 年)还曾下诏令礼部必须登记医药人员, 从而可以凭登记册取用。明朝沿用元代的户籍制度,将户口分为医、民、军、儒、僧、道等,要求各户必须子承父业,所以一旦成为医户,其子孙就必须世代为医,称为“世医制度”。由于医户的社会地位较为低下,因此常出现医户逃户现象,为此太医院还会进行清查造册,如《大明会典》记载,太医院每三年都要清查造册,如果有冒增或者隐漏等情形, 承行官和造册人等都会被治罪。正因如此,太医院才有源源不断的学生。那些被选入太医院学习的学生,被称为“医丁”。除了世医子弟经考核进入太医院学习外,地方也可以通过保举的方式推荐当地名医,但也必须经过太医院的考试。明代的医学课程设置与元朝相似,规定学习的教科书有《素问》《难经》《神农本草经》《脉诀》以及与各科相关的重要方书,医学生必须熟读记忆,通晓经义,考试时则主要在上述经典医书中出题,令医学生进行默写 [65-67]。明代对于地方医学教育也很重视,历朝政府都颁行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 从而更好地解决地方医学人才的需要。洪武十七年(公元 1384 年),规定各府、州、县均

设置“医学”,负责兼管地方的医学教育和医药行政。建文四年(公元 1402 年),明成祖

朱棣即位之后,依然遵行旧制,在全国各郡县继续推行地方医学教育,设置郡县“医学”。在新设置的县、州,除设立儒学和阴阳学之外,还一定要设立“医学”[67-68]。综上可见, 明代对建设地方医学教育体制非常重视 [47-48]。

 九、清代医学教育简述

清代,师徒传授或世医传承仍然是中医教育的主要模式。但这一时期,在民间传承、

官办教育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书院教育的新模式。清代的官方医学教育主要继承了宋代和明代以来的制度,但是,在医学分科、机构设置方面有所创新,医学考试制度依然严格, 地方医学教育继续推进 [47-48]。清代的医学教育在医学分科方面,在清朝初年,分为大方脉、伤寒、妇人、小方脉、痘疹、疮疡、眼科、口齿、咽喉、针灸、正骨十一科。与明朝医学分科相比较,废除了按摩、金镞、祝由三科,增加了痘疹科。清代太医院的教学机构分为内教习和外教习。内教习是指从御医、吏目中选取学识广博者二人,在东药房教御药房太监学医;外教习是指从御医、吏目中选取品学兼优者担任教师,常驻太医院所设的教习所, 向太医院中的肄业生进行授课,并批阅未授职衔医士的月课 [47-48]。医学生的来源主要是医官子弟。学习的课程主要有《素问》、《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典医学著作以及各科相关医籍。乾隆四年(公元 1739 年),乾隆诏令太医院右院判吴

谦主持编纂《医宗金鉴》。该书于乾隆十四年(公元 1749 年)被定为太医院医学教育的教科书,“使为师者必由是而教,为弟子者必由是而学”(《医宗金鉴》)[69-72]。清代地方亦设置有“医学”,在府为“正科”,在州为“典科”,在县为“训科”,均由医士充任。对于地方医学的医生,也设置了相应的考试制度 [69-72]。这一时期值得称道的是,张志聪创办侣山堂,招同学友生及诸门弟子,在自家诊所侣山堂讲论医学,除本人授课外,还邀请名医张开之等讲授,内容有《本草》、《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教学方法既有讲授又有论辨,更兼诊所实践,吸引了众多求学者,名盛一时,造成了海内外的巨大影响。清代王琦在《侣山堂类辩跋》中称赞:“自顺治到康熙之初四十年间,外人称武林(钱塘别称)为医薮。”[40-42]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清代国势愈加衰微,医学教育逐渐废弛。由于西学的引入,京师大学堂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 1902 年)向政府申办“医学馆”,并于次年在地安门大街正

式成立。光绪三十二年(公元 1906 年),“医学馆”脱离京师大学堂,并更名为“京师专门医学堂”,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前身之一 [47-48]。京师专门医学堂分别设置了中医、西医两门课程,为我国西方医学进入教育系统之始。可以说,京师专门医学堂的创立,奠定了我国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教育的基础 [72]。

十、民国时期医学教育简述

民国时期,面对西医的社会竞争压力以及社会知识界的普遍革新要求,民国中医界也积极探索建立现代教育学制培养中医人才,逐渐改变了中医传承的传统师带徒模式,基本的改变有二 :一是引入近代西方学校教育制度 ;二是教学内容增加了西方医学基础课程, 甚至包括化学、理化、西药学等 [73-76]。现今一般认为,1885 年由陈虬在温州府瑞安县城东创办“利济医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现代学制的新式中医专门学校 [77-80]。民国建立到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是民国中医学校开办的高潮期。当时的中医学校主要集

中在大城市里,如仅上海地区当时就出现了二十余所中医学校。据不完全统计,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爆发(1911—1937 年),全国各地兴办的中医院校、讲习所或学社共计有 80 多所。甄志亚在《中国医学史》中统计,1866-1949 年,我国中医类各种教育机构有 82 个。其中比较知名的官方省立中医学校有山西医学专门学校(1921——1932 年)、广东省立国医学院(1932 年)、广西省立南宁中医高级职业学校(1945 年)等。比较知名的私立中医学校有兰溪中医专门学校(1919 年,张山雷)、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17 年,丁甘仁、谢观、曹家达)、中医通函教授学社(1925 年,恽铁樵、章太炎、张破浪)、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1925 年,丁甘仁、夏应堂,1927 年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合并)、上海中国医学院

(1927 年,章太炎、王一仁、秦伯未)、上海国医学院(1929 年,章太炎、陆渊雷、章次公)、北平国医学院(1930 年,孔伯华、萧龙友)、华北国医学院(1931 年,施今墨)、南京国医传习所(1934 年,张简斋、隨翰英、傅选青)、上海新中国医学院(1936 年,朱南山) 等。民国中医学校教材奠定了中西医兼授的现代中医教育基本学科模式。1928 年和1929 年, 中医界两次召集全国中医教材编辑会议,商议编纂权威性的统一中医教材。1928 年的会议因为与会者意见不一未有结果。1929 年七月,“废止旧医案”的抗争险胜后,巨大的紧迫感使得中医界再次紧急召集中医教材编辑会议,这次会议终于达成了共识,基本议定了中医专门学校的入学资格、修业年限(全日制 5 年)、开设课程(29 门)、教授学时数、各年度教学安排。同时,会议决定推进最艰难的工作,即“试编各科样张”,先由全国医药团体总会负责收集推荐各种优秀新教材分发各校参考,而后再集中意见修改,以期最终形成统一的教材。中医史学界一般认为,1929 年的中医教材编辑会议的共识标志着我国中医专业教育已经开始基本成熟。1933 年 5 月,中央国医馆颁布《中央国医馆整理国医药学术标准大纲》,将中医基本学术课目划分为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两大类,基础学科暂定为解剖生理学、卫生学、病理学、诊断学、药物学(即本草学)、处方学、医学史 ;应用学科暂定为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产科学附)、儿科学(痧痘科附)、眼科学、喉科学、齿科学、针灸科学、按摩科学、正骨科学(金镞科附)、花柳科学。这种实行中西医学教育的学科构建模式,其实大体是总结优化了当时中医学校的实际教学科目,这种中医教材基本模式奠定后一直沿袭至今 [73]。

 十一、传统中医教育形式

综上所述,传统中医教育形式大略可分为三大类 :

第一种是政府官办医学教育,即采用医学院校教育的形式,最早可以上溯到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 443 年)太医令秦承祖奏请设置的“医学”,直到隋朝才正式出现了最早的官方医学教育机构 :太医署。此后,历朝官方医学教育体系基本是在太医署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的。不同朝代、时期的医学教育机构、教材,以及医学人才考

试的门类、科目和方式等,都通过各自的史籍而保存下来,成为传统中医教育的宝贵史料。第二种是民间自发的中医学传承,该模式可细分为师徒传授、世医传习、私淑(即自

学与师承相结合)等,其中师徒传授和世医传习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如扁鹊得遇长桑君,仓公受知公乘阳庆,华佗授业于吴普、樊阿诸人等都是典型的师徒传授。而以七代行医的徐之才为代表的徐氏家族则是世医传习的楷模。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虽然自唐以后,大规模官办医学教育不断发展,培养了大批的医学生,但是,师徒传授仍然是古代中医教育的主要模式,一直承担着为古代各级政府、为社会培育中医学人才的历史重任。

第三种则是中医书院教育,该模式既具有机构教育的优势,又具有师承教育的灵活性, 以清代张志聪创立的侣山堂、民国时期的华北国医学院为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编 :赵鲲鹏

副主编 :孙晓峰 宋文杰 王 超

协编 :彭鑫 张林 宋佳 张思琪

指导 :薛钜夫 傅延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