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部《狂飙》横扫了整个电视剧市场,引发全民收视狂潮。

收视上,《狂飙》一直排在市占率排行榜的第一名;口碑上,《狂飙》在豆瓣上开分9分,最终以8.5分收尾。1月中旬开播的剧,一直到现在热度都还没散,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家对这部剧的喜爱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众之所以喜欢《狂飙》,有很多原因,其中,剧中人物的魅力也是关键。

尤其是大反派高启强这个角色,引发了大量观众共情,大家都很喜欢这个角色。不过万万没想到,在《狂飙》大结局4个月之后,这个角色居然因为太受欢迎而摊上了事,惹到了一些“评论家”和多家官媒。

针对《狂飙》高启强,某“评论人员”写了一篇名叫《人物塑造、审美功能及其他——从《狂飙》中引发持久讨论的角色高启强说开去》的文章,发表在某官媒上,之后又被多家其他官媒转载。

这篇文章发表之后,迅速引起大量关注,一度冲上某乎平台热度榜榜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大量观众和网友的总结,该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阐述了高启强为什么会引发观众共情?大家为什么喜欢这个角色?

最终,该评论人员的观点是:“希望影视剧主创在今后的人物塑造上把握得更为准确,不能为了反派人物的生动性、丰满性而过分给予“人性”加持,以至于光彩四溢,就逾越了善恶边界。

但为题在于,大家喜欢高启强,不是因为他坏,而是因为这个角色塑造的非常立体。

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个角色的塑造才是成功的,高启强就是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一个角色。但现在居然有人说,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不能让角色这么立体丰满。这就相当于要给艺术创作带枷锁,让所有的创作者带着枷锁跳舞。

目前国内的“创作枷锁”还少吗?

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为什么大家不喜欢那些正面人物,就是因为正面人物大多带着枷锁,不允许这个,不允许那个,最终只能沦为正义的符号,没有观众喜欢一个符号化的东西。其实创作者也是,当他们无法在主角身上注入更多心血时,只能把更多的想法放在反派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者,大家喜欢高启强,这个角色丰满、真实只是一方面。

还有另外个很多人都只是装作看不见的原因,既,我们每个人都是高启强。在《狂飙》中,有很多层势力,孟德海、徐忠等这些大领导,这一波人是第一梯队;安欣是第二梯队;泰叔、徐江和李响等人是第三梯队,小龙和小虎是第四梯队,高启强是第五梯队,是最弱的那波人。

在这个社会秩序中,大部分观众都处在高启强这个阶层,所以大家对他更容易共情。

如果有可能,谁不想做孟德海做徐忠,谁不想做泰叔和徐江,谁不想做安欣(就安欣这个背景配置,最后做他们单位老大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大家做不到,更多人只能做高启强,而且还没有高启强的脑子和狠劲。所以,大家会把自己带入进去,这样一来大家自然也就会更喜欢这个角色。

除了一开始设定符合大众阶层之外,就连该评论文章的作者都说,大家喜欢高启强是因为这个角色真实。这个真实,就来自于他身上生动的性格,现在你居然说不能给反派“人性”加持,意思是所有翻拍都要塑造成工具人呗!

正面角色已经被那些框架框柱,成为工具人,现在又要把反派框柱,成为工具人。以后的影视剧作品,是不是就只能拍教育片,成为教育观众的工具了?

嗯,还别说,有些人可能就是这么打算的。

正派是工具人,反派是工具人,拍出一部教育工具片,教育大家要做个好人。可就算是小孩子看的动画片里,也不全是非黑即白吧?就算是光头强和灰太狼,也有善良的一面吧?就算是喜洋洋和熊大,也不是毫无缺点吧!这是打算把成年人,教育的比小孩子还天真吗?

反正,高启强这次是真的摊上事了!

他摊上的事的原因很搞笑,居然是因为大家太喜欢这个角色,简直不要太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