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回答标题的问题,董小姐事实上被卷进去了,至于为什么,后面说。
为什么会有内卷,内卷产生的原因就是供大于求,不管什么行业,只要这个行业供大于求,就会出现内卷。供大于求的情况越严重,内卷就越严重,最后导致的就是恶性竞争。
比如:现在南方发达地区招公办小学教师,最后招到的都是名校的硕士甚至博士;还有某一线城市街道办事处招工作人员,结果呢,清华北大的几个博士跑去应聘去了。
按说,小学教师或者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有必要要这么高学历吗?显然没必要,也是种人才浪费,这现象就是标准的内卷,而且已经是普遍现象。
对于个人来说,怎么才能避免这种内卷,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追求差异化发展。如果不追求差异化的话,都追求这种旱涝保收,稳稳当当的工作,那这个卷就不可避免。也就是说,你的个人追求,必须得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有自己的特长、特点,这样才能避免被卷进去。
现在为什么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卷得特别厉害,这种供需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从人的角度看,就是人们的追求都太普通,比如找工作追求稳定,安逸。
人们的追求,你是这样儿,他也是这样儿,没有差异化,符合人们这种追求的岗位就那么多,供求必然失衡,怎么可能不内卷。
由这儿看前面说的那些硕士博士,他们是和普通人抢位置吗?其实不是,因为这种硕士博士的追求就是普通人的追求,所以虽然文凭上看着不是普通人,但的追求是普通人的追求,他其实就是普通人。
这种硕士博士到小学或者街道办上班了,不出五年,前面读博所学的那些专业知识,也差不多就忘干净了,那时就泯然众人矣。
所以什么是普通人,普通人就是追求太普通的人。只要是这种追求的人,不管他学历多高,都是普通人。
从内卷这种现象来看,不管是怎么卷,卷的都是随大流的,卷的都是没有特点的,没有特色的,没有自己优势的,没有更高追求的普通人,只要是这种人,就肯定被卷进去。
要想避免被卷,就必须和大多数人的追求有差异,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这是重点,也必须得这么干才行。
什么叫差异化发展?比如三十年前,别人都是初中生,高中生,那你是大学生,这就是差异化发展。比如十年前,到处都是大学生,那你上研究生,这就是差异化发展。
但是现在,按北京市高校去年的统计,在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占比已经超过大学生了,这高学历已经不具备差异化。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就没法追求差异化了呢,显然不是,因为实际上,学历只是表面的差异化,追求的如果没有差异,那硕士博士和本科生其实就没有明显的差异化。
那么,如果你还想用这种表面的差异来占据优势,那肯定是行不通。
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已经是表面很难差异化的时候,但这也是人真正差异化的开始。
那在现在这个时代,怎么追求和发展自己的差异化呢,那就必须发挥个性,发展个性,这是正确且唯一的办法,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能够避免严重的内卷。
如果说以前的时代是发展共性的时代,经过好几个阶段,发展共性的时代已经走到了极致。这种极致,从表现上看,就是博士都不好找工作,再往下发展就没办法发展了,因为博士上面已经没有再高的学历了,再卷就没法卷了。因此,也只有逼着自己转变思路,不想转也得转,这才是唯一出路。
所以从现在到将来,就是发挥个性,发展个性的时代。为什么国家总提倡科技创新,这跟发展个性有关系,如果不是这样,就发展学历的话,学历又不可能代表创新,学历和创新实际上没必然联系。
现在可以解释为什么贵为博士的董小姐也是被内卷卷进去的,因为她的追求就是奢侈时尚的生活,这从她社交平台的动态里就能看出来。那么,哪些人能给她快速大量的提供享受这种生活的资源呢,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多,那怎么办?她就得和与她有同样追求的一批人拼颜值,拼身材,拼所谓的气质品味。净拼的是这些,这和博士文凭有关系吗!所以董小姐也是玩命在卷,整容、塑形,为卷付出的成本还挺高。
抛开个人不谈,董小姐这种卷不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对社会反而是极其有害的,当一个社会或一个民族呈现一种无差异的共性的时候,将是非常危险的。
最后讲一个印象深刻故事:
成吉思汗的众兄弟中,有一个兄弟总受哥几个欺负,有一天他又被欺负了,于是跑出去溜达了几天,回来后和哥哥们说在外面碰到了一群人,那群人都是一样的。
几位当哥哥的听得云里雾里,怀疑这家伙莫不是被打傻了,又一巴掌就抽上去,斥责他说的什么玩意儿,乱七八糟的。这位兄弟感觉特别委屈,边哭边说,他们真的都是一样的。
这再打还不把孩子打得更傻了,哥几个决定去看看,于是一起去看,发现弟弟说的是真的,那帮人真的就是一模一样的。结果这帮兄弟就像砍倒大树一样将那群人全部杀光,带走了那群人的财物……
(谢谢您能读到这儿,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