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6年 周浩荣摄

遵义市在新中国成立时只有四家小工厂,如今已成为拥有二百多家企业、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兴工业城市。

1986年 三都大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副县长韦秀英(右一)

1986年开办的第一个民族女子班

三都水族自治县,山清水秀,风光绮丽,林茂粮丰。水族总人口不到30万,主要聚居在三都水族自治县。

凯里市大十字街心 1986年 周浩荣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凯里市集市

凯里棉纺厂

凯里市,已拥有机械、电子、纺织、造纸、化肥、食品等工业门类的124个工矿企业,正逐步建成为初具规模的工业新城。

1986年 侯少华摄

西南地区最大的人行立交桥在贵阳市建成,是中国第一座悬挂梁式立交桥。

1986年 周浩荣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上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建成一座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桁架拱桥——剑河大桥,是国内同类桥梁中较大的一座。

1986年 周浩荣摄

黔南市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对市内污水横流的剑江河进行了8个月的整治,第一期工程已经完工。

1986年 周浩荣摄

贵州国营华联无线电器材厂生产的华联牌LX-80型录音机机芯,1983年被贵州省和电子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85年生产40余万台机芯赢得用户好评,荣获1985年国家质量银质奖。

1986年 周浩荣摄

同上

贵州省从新加坡引进的一条年产10万台电冰箱生产线已投产。图为贵州风华电冰箱厂从新加坡引进的电冰箱生产线。

1986年 任用昭摄

云贵高原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贵昆铁路贵阳至水城西段,已于1985年末建成通车。这段长247公里的铁路电气化后,年运输能力可由800万吨提高到1750万吨。

1986年 周浩荣摄

贵州省副省长、省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徐采栋带领全省扶贫团的万名科技人员下乡,帮助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两个多月来,跑了10个县的贫困山区进行深入调查,以便制定科技扶贫方案。

1986年 刘子富摄

平塘县严格控制人口盲目增长获得成效。1985年与1979年对比,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4.68‰下降到3.59‰,多胎率由33%下降到5.6%,计划生育率达94.4%,1986年被授予“全国计划生育红旗单位”称号。

1986年 周浩荣摄

贵阳清华中学从1983年起开展了微电脑课外训练活动,学生学习兴趣浓,理解和分析能力有很大提高,1985年这个学校学生参加全国微电脑程序设计比赛获得了优胜奖。

1986年 周浩荣摄

遵义县搞好农村基础教育,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5%以上。近3年来各级政府的教育投资和群众捐资近2500万元,基本上实现了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桌椅。

1986年 侯少华摄

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69岁的茶树昆虫专家夏怀恩(右)是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30多年来足迹遍茶乡,鉴定茶树昆虫标本2400多号,研究出一些防治办法,为贵州茶叶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86年 周浩荣摄

安顺县梅家庄苗族妇女杨金秀(中)从事蜡画艺术30年,创作各类蜡染工艺品近千种被誉为蜡染之乡的“神笔”。

1986年 侯少华摄

天柱县邮递员杨家堂(右)运送报刊、邮件300多万件未发生重大差错事故,被评为全国邮电系统特等劳动模范。

1986年 周浩荣摄

贵州省六枝矿务局地宗煤矿子弟学校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煤炭工业特等劳模孙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