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乌克兰就一直处于防守状态,试图保住领土和民族尊严。然而,今年6月,乌方终于决定采取反攻措施,试图收回失去的领土。但是,乌克兰的反攻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以说是“惨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于互联网

乌克兰的反攻开始于5月中旬的试探,随后在6月开始正式进攻。然而,乌军的进攻不断被俄军挫败,战果平平。据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中将在6月5日的记者发布会上宣布:乌军自6月4日晨开始的在南顿涅茨克方向前线5个部位展开的大规模进攻被挫败。这次进攻动用的总兵力包括了6个机械化营和2个坦克营,但是战术意图却未能在俄军的防控薄弱处撕开缺口,最终只得退回。

乌克兰的反攻失败原因比较多。首先,乌军虽然在防守中取得了不错地成绩,但是在进攻中却没有任何经验。乌军在从防守转向进攻的过程中,明显缺乏实操经验,因此在进攻中乌军必须主动暴露在敌方的视野中,成为俄军的“靶子”。所以一般主动进攻的都是“优势方”,而且是拥有不俗的优势才行。

图片源于互联网

其次,乌军经常出现对于局势的误判,什么时候该进攻,什么时候该“养精蓄锐”,乌军并没有整体的计划。当俄罗斯在控制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之后,进度就故意变得十分缓慢,其目的就是为了蓄势待发、等待冬季,但是乌克兰的反攻却显得有些急于求成。目前,乌克兰仍然选择正面冲击俄军阵地,但是乌军并没有任何火力或者技术优势来“正面硬刚”俄军,这也是美国都反对乌克兰反攻的原因。

最后,就是乌方高层对于反攻的目的并不清晰,其目的并非是所谓的收回领土,而是在西方面前做做样子罢了。要知道4月的时候英国德国一宣布要停止援助,这边乌克兰就开始不顾一切地开始反攻,其目的不过是希望美国以及欧洲各国加速援助罢了。因此不论从短期看还是长远来看,乌克兰的反攻受到影响的因素太多了,因此其反攻效果不得不让人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于互联网

在这场持续已久、动荡不安的冲突中,中方作为世界大国和国际责任方,一直积极参与其中,为缓解紧张局势、促进危机解决出谋划策。李辉作为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为反应中方关于乌克兰问题的态度和立场在北京国际俱乐部举行的临甲七号沙龙吹风会上进行了一些宣讲。

据李辉介绍,中方确立的目标就是停火、劝和促谈,推动局势的缓和,尽早实现乌克兰危机的和平解决。乌克兰的反攻虽然没有获得预期效果,但是其也消耗了不少俄军的有生力量,因此中方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尽快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

图片源于互联网

下一步中国外交部将总结研究各方情况和形势发展,根据国际社会的反应来做下一步考虑。可能中国会继续派人到相关国家进行更加深入地沟通。对于乌克兰而言,中国作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政治伙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乌克兰的行动,推动乌克兰回归和平解决争端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