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河北省廊坊市印发《美丽廊坊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聚焦细颗粒物(PM2.5)达标和重污染天气消除、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地表水环境治理、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无废城市”建设、碳资产价值实现机制和排污权交易改革十项行动,到2027年,生态环境治理达到新高度,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乡黑臭水体,重要河流水质全面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力有效,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生态屏障作用有效发挥,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加快展现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景象。

实施细颗粒物(PM2.5)达标和重污染天气消除行动。 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统筹压能、减煤、控车、治企、增绿、抑尘,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 建立“三线一单”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制度,深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严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关口,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 大力推广新能源车,加强柴油车治理与监管,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 加强扬尘综合治理,提升面源污染防治水平。

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 加强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推动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环境容量相匹配。 坚持PM2.5和O3污染协同控制,VOCs和NOx协同减排,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围绕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六项污染因子,动态调整施治策略,全面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实施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行动。 严格按照省创A标准、技术指南和配套政策要求,深入开展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工作,强化精准帮扶和政策激励,落实激励性绩效分级、绿色信贷、财税资金等支持措施,加强科技支撑,探索推广先进适用环保技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强力推进清洁能源货车替代,全面提升重点行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实施地表水环境治理行动。 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围绕白洋淀流域、大运河等区域分区施策、分类指导。 着力恢复水生植被生物,开展重要水体“水下森林”建设试点。 推进转变高耗水生产生活方式,加强工业、农业节水。 合理建设再生水管网,大力实施河流生态补水。 开展水体内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完善城镇公共污水处理设施,加快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实施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行动。 统筹推进实施城镇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河道综合整治、水资源保护利用和防洪排涝等各项重点任务,推动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重点加强白洋淀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管,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实施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行动。 强化源头防控、过程监管,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统筹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严格管控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 全面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严控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整治固体废物。 健全地下水环境分级分类监测评价体系,开展重点污染源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有序推进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复。 优化调整市级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稳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坚持山水林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推行森林、河流、湿地休养生息。

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 全力推进大厂县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以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提质金山银山、推动生态产业化转换铸就金山银山、惠及民生幸福共享绿水青山。

实施“无废城市”建设行动。 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提升再生资源高效高值化利用水平,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强化建筑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 严格危险废物源头管控,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持续推进“源头减量、分类收集、集中处置、全程监管”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现代化体系建设。

实施碳资产价值实现机制和排污权交易改革行动。 建立降碳产品价值实现和碳减排资产化机制,加大降碳产品开发力度,落实碳减排资产认定、登记和管理。 鼓励开发碳金融产品,加快推动碳资产化。 深化排污权市场化交易改革,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开展排污权跨区流转、租赁试点,管好用足排污权政府储备,扩大交易规模,强化金融赋能,激发市场主体减排内生动力。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