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海之滨,江流曲折,省以江名。浙江,是一方水灵灵的宝地。

这些年浙江的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但与其他先进省份比仍有一定差距,浙江老百姓是不是“吃亏”了?

5月18日,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上述记者提问时表示,浙江有的高校、学科已经登上“高原”,但要抵达“高峰”还要付出很大努力。

图源:澎湃新闻

浙江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是“双一流”高校较密集的区域,有36所大学进入“双一流”高校建设序列,但分布不均衡。江苏有16所,上海14所,浙江仅3所,分别为浙江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可见,高等教育仍是浙江的短板。

如何让家门口的高水平大学多起来?如何让更多浙江孩子不用出省就能读上好大学?

陈峰表示,为进一步做强高等教育、跻身高等教育强省,浙江将按“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的要求加快高等教育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积极以新机制举办新型高校,西湖大学已经招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航空学院已获批成立,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等正在筹建。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以超常规力度扶持若干基础好的高校、学科争创一流,争取早日从“高原”迈向“高峰”。

一所所高水平大学,正在浙江快速崛起。

西湖大学能改变世界吗?

为什么不能?

2018年,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诞生。5年后,在这块创新的土壤上,一系列年轻人的原创科研项目正在开花结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的名字与西湖大学紧紧连在一起,在此之前,他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曾出任过清华大学副校长。如今,他成为了西湖大学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

近日,CCTV4《鲁健访谈》栏目专访施一公,他表示,“或许有人会说,小小的西湖大学,凭几百个博士生导师、一两千博士生能改变世界吗?我反问一句,为什么不能?如果想都不敢想,又怎么可能改变世界。”

2022年,西湖大学迎来首批60名本科生,就此开始本科生教育新模式的探索。施一公说,学校的招生理念是“一人一策”,每一个学生一个培养方案,一个学术导师。

创办5年来,西湖大学引进了200多位科学家,其中90%由海外引进。过去10年,回国的人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大趋势。对于西湖大学而言,他们也很看好学校的文化。

这所走“小而精”路线的大学在吸纳、培养人才的同时,已展现出科研方面的出众实力。2020年初,西湖大学周强实验室团队在Science发表论文,揭开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神秘面纱;2021年,吴建平团队在Nature发文,首次解析精子活化开关CatSper通道体;2023年,何睿华课题组发现了世界首例具有本征相干性的光阴极量子材料,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热爱“冒险”的西湖科学家们,正一步步探索前人未达之境,发掘出世界的奥秘。

今年4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浙江省支持新型高校建设实施细则》。不久的将来,浙江省将支持建设更多的“西湖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来浙江了!

2018年,西湖大学诞生前夕,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在习近平主席和马克龙总统的共同见证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在人民大会堂签署合作备忘录,两校将在浙江省杭州市联合举办一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此后,学校以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余杭)为平台,开展各项筹建工作。

近期,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传来消息,历经多年等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航空学院正式获批,浙江杭州又将新增一所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5月29日,中法航空校园启用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中法航空学院招生办学工作正式起航。

学校位于余杭区瓶窑街道,校区总用地约1001亩,总投资93.8亿元。从航拍视角,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校园中央主楼酷似一架舒展双翼的飞机,中法航空学院的正北方,远处青山绵延,呈现出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学校往北1.5公里左右,即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图源:北航中法航空学院官网

按照教育部批复,中法航空学院计划202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全部按照工科试验班类培养。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执行国家统一招生政策,即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目前招收中国籍学生执行相同招生政策和标准。达到学业要求的毕业生,将被授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专业硕士学位和经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认证的工程师文凭。

未来,学校将形成覆盖本科、硕士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综合性大学,加速推动浙江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航强省”。

新“理工大学”,如蛟龙在卧!

目前,浙江省还在积极筹建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它坐落于我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宁波,以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为筹备机构。

图源:《天下宁波帮》杂志

2021年11月4日,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刊文发布该大学孕育的消息,这所总投资460亿,由“中国芯片首富”、浙江省宁波籍著名企业家虞仁荣先生设立的教育基金会举办、浙江省和宁波市政府重点支持筹建的高起点、高定位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迅速成为高教圈内备受瞩目的焦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市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院长陈十一表示,按照计划,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在202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做到“一流资源,高端起步”,办学取得有显示度的进展;到2035年做到“体系完整,特色鲜明”,成为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到2050年,力争“科教重镇,跻身一流”,成为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坚持开放办学定位,积极拓展国内外资源,加快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宁波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甬江实验室、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西湖大学等多所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

如果说两年前的东方理工仅见雏形,那么如今,各方优质资源汇聚于此,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已蓄势待发,作为高教领域的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大多数人对浙江高校的印象是浙江大学“一家独大”。然而,“一枝独秀不是春”,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在高水平大学数量上,浙江与江苏、上海相去甚远。祝愿在不远的未来,浙江“家门口”的好大学会越来越多!

编辑、审核: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由“TOP大学来了”综合自“高绩”,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