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学中心承办、北京科技报社协办的首都科学讲堂。讲堂每周邀请院士专家开讲,弘扬科学精神,帮助公众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

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恰逢第29届北京科技周开幕当天,首都科学讲堂迎来了第800期特别节目。活动邀请往期主讲院士专家“返场”,与积极投身科普事业的科技工作者、首都科学讲堂的“铁粉”们齐聚一堂,回顾首都科学讲堂的发展历程,分享各自对科普精神及科普工作意义的观点,展望首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的美好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孙丽丽,中科院植物学博士、中国植物学会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史军,国家自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全国十佳科普使者高源以“返场嘉宾”的身份来到了现场,分享了各自对科普工作,对首都科学讲堂的别样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讲嘉宾:

孙丽丽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从零开始,我的科普“初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首都科学讲堂回顾 | 第800期:热爱科学,共话未来

虽然我是一个在科技战线上工作了40年的工程师,但是在科普的道路上,我可以说是一个“新人”。开启这样一个“新”的赛道,跟大家一起分享科学知识,我觉得意义非凡。

“科学跨年之夜”上的科普首秀

2023年,“首都科学讲堂特别节目——科学跨年之夜”是我面向广大公众的科普首秀。

当时,节目编导找到我的时候,真的觉得压力很大,因为我从来没有做过科普。前期沟通的过程正处于疫情期间,大家只能通过视频的方式。在节目组编导的启发下,我们确定了用讲故事的方式将石化行业的知识分享给观众。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石油炼化是一个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为了改变这一传统观念,我给观众分享的第一个故事是鲸鱼宝宝在炼化厂“迷路”。

鲸鱼宝宝对水质的要求非常严,2018年5月,一头迷了路的鲸鱼宝宝误闯入有“旅游胜地”之称的海南岛某炼厂近海海域,鲸鱼宝宝欢快畅游的场面,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考虑到它的安全,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人们将这头鲸鱼宝宝引向它本该生活的浩瀚大海。

▲2018年5月16日上午8点,海南炼化成品油码头工作人员在海面巡检时,发现一头鲸鱼出现在港池内,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海里

通过分享这个故事,我想让观众更多能够感受到,我们以建设世界级现代化炼厂、保护海岛生态环境为目标,突破传统的思路,建立重油轻质化与低价值产品、高附加值化的新工艺,实现了核心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同步攻克了资源高效利用和污染源头治理两大难题。“鲸鱼宝宝”能在炼化厂的港池里欢快畅游,正是对我们努力的认可。

我还以海南炼化成品油码头附近的一片红树林为例,证明炼化厂周边的优质生态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海南炼化成品油码头附近生长着一片生机盎然的红树林,这里成为海南炼化员工摄影的好去处

我分享的第二个故事是变“毒气”为“宝贝”,我们如何把天然气当中的硫“脱”下来,并且回收变成有用的硫黄,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我国是一个“缺油”“少气”“富煤”的国家,本世纪初,地质学家在川东北发现大型气田,这个气田的特点就是硫含量高达150000ppm,这是什么概念?当时我给大家解释说含硫量达到1000ppm的时候,人闻一下瞬间就会失去生命,所以150000ppm非常危险。“含硫高”对天然气的开发是致命的,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外同行专家评价它为毒气田,没有任何开采价值。我们的科研人员经过技术攻关,把“脱”硫后的天然气送到华东地区,送到上海,送到千家万户,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百姓生活提供了优质的能源。

回想当时在建设厂房的时候,选址成为最“头痛”的事情。由于川东北的地形全是山,就像山东人常吃的“揭锅馒头”一样,一个“包”挨着一个“包”。“包”和“包”之间就是个村,“包”的缝大一点就是个市。所以,要在这里找一个平坦的地方建厂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时我们平掉了八座山,改道了一条河,施工的土方量相当于三峡工程的三分之一。

我们还让硫变废为宝,为国民经济继续去做好服务,也创造了很好的价值,这些故事也让观众更多地了解了石化人的创举。

我分享的第三个故事是北京奥运绿氢火炬的故事。与往届奥运会大量使用液化天然气或丙烷等气体作为火炬燃料有所不同,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由我们石化人研制的绿氢作为火炬燃料,绿氢就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得到的氢气,燃烧时只产生水。

在奥运开幕式现场,当主火炬点燃的那一刹,我看到一束蓝色的奥运圣火在洁白的奥运雪花中亮起时,那种对清洁能源的热爱再一次在心中涌腾。虽然我们不是运动员,但是科技创新使我们就像奥运健儿一样,在不同的赛道上努力拼搏。这就让我们拥有了同样的机会去拥抱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份独特经历是奉献,是成长,是陶醉,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通过分享这个故事,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石化行业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做出的贡献。

▲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绿氢作为火炬燃料

科普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石油化工是利国利民、造福大众的产业,我们希望公众能够科学正确地认识它、理解它,这就离不开科普的力量。

石油化工产品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是密切相关的,就比如脚下的地毯、手拿的话筒、坐的椅子、穿的衣服、戴的口罩等等,都是石油化工的衍生品。

很多人不知道,汽车越来越轻,飞机飞得越来越远,不是油箱越来越大,也不仅仅是发动机的制造水平越来越高,更多的是所用材料的轻量化。石油化工实际上是一个物理分离的过程,也是分子重构、重组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积累,人类在不断地创造世界,我们所创造物质的数量已经远远大于自然界的原有物质数量。

我认为,每一个科学工作者都应把自己的研究进展与研究内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公众,这是每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让更多的人站到科普舞台

我觉得如果有人把自身所从事的事业,能用科普的语言讲出来,那你真的是从心底里边理解了,同时还可以把这样的一份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同时,我也认为,做好首都的科普事业,未来将给全国各地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首都科学讲堂今后需要科学家,需要工程师,更需要中学生乃至小朋友们,大家共同参与,才会做得更好。从政府到科学家,到听众,可以参与的人更加广泛一些,让更多的人站到科普舞台上,从知识传播的角度,将首都科学讲堂办得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讲嘉宾:

史军

中科院植物学博士

中国植物学会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从植物到科普,我们该如何讲一个好的科普故事

首都科学讲堂回顾 | 第800期:热爱科学,共话未来

曾经,我的微博和许多其他平台的账号名称都是SJorchid,也就是我名字的缩写加上兰花的英文单词。但在每次和别人分享ID时,大家往往很难快速理解并记住。后来,我将账号名称改成了“植物人史军”,不仅不用再进行解释了,而且在进行科学传播时,也给更多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种转变也让我逐渐意识到,科普和科学教育、科学研究虽然看起来很像,但其实承担的工作是不同的。科普人其实是“广告人”,第一要务是给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打广告”。

生活中,超市推销员或许是我们常见的“广告人”,他们在推销产品时,并不会照本宣科地为大家念产品说明书,而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生动有趣地介绍产品的特色与亮点。科普工作也是如此,为普通人系统地讲授《物种起源》《时间简史》等较为专业的书籍,并不是一个良好的科普方式。作为科普人,需要想办法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公众自发地了解科学,认识科学。

将反直觉的科学知识变得让大家习以为常

当然,在了解科学的过程中,不少人常会觉得科学难以理解,这其实是因为在科学研究中有很多的知识和理论,跟我们的直觉是相反的。

以芹菜为例,大家知道我们平时吃的部分是它的哪个部位吗?不少人都认为是茎。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答案,我们平时吃的是芹菜的叶,只不过它的叶柄既长,又鲜嫩多汁。可能有部分朋友不太理解叶柄是什么,其实,大家小时候玩的一种游戏就用到了叶柄。每到深秋季节,孩子们常常捡起被风吹落的杨树叶,然后别在一起互相拔,看谁选的更结实,其实“角力”的部分就是杨树叶的叶柄,而我们平时常吃的芹菜的可食用部分,也是它的叶柄。

事实上,这种反直觉的情况十分常见。比如,大家知道平时吃的红薯、山药、芋头,其中有几个是植物的根吗?可能不少人会觉得其中有两个是,或者三个都是。但是我负责地告诉大家,这里面只有一个可食用部位是植物的根,那就是红薯。芋头和山药的可食用部位都是它们的茎。

其实,作为科普人,我们做的很多工作实际上就是把这些反直觉的事情变成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当然这并非易事,扭转大家已经形成的认知也需要策略。

寻找和大众沟通的良好切入点

失败乃成功之母。对于我而言,掌握科普策略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回想我刚入职科学出版社之时,需要去北京书展的展台作一场科普报告。当时的我,信心满满地准备了一个自认为颇为有趣的故事,但听众却寥寥无几。

这个故事与一种名为硬叶兜兰的兰花有关。这种兰花都有一个小兜子一样的花瓣,这个小兜子正是这一故事的缘起。读博时,我研究的主要方向正是弄清楚这个小兜子对花有什么作用,是否能够“骗”昆虫为它进行“传粉服务”。

每当有昆虫飞过时,它们常会将硬叶兜兰上斑斑点点的黄色斑块看成花粉,于是就落于花朵之上,用“嘴巴”一顿狂戳,发现什么都吃不到,但却不甘心,想换个姿势再试试,结果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兜中。

昆虫掉入后,再想从中逃离,就必须通过一个小孔,爬出时,花粉就会粘在它的背上。当它再次被另一株硬叶兜兰“骗”成功时,就被动完成了“传粉服务”。

当然,我当年的讲述可能也并没有如今这么流畅,但确实这个故事也几乎无法引起书展上绝大多数人的兴趣。面对这种状况,只能“穷则思变”,找寻与大众沟通的点。后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大热,给了我许多灵感,我想到可以用“吃”来讲植物的故事,继而围绕饮食,写作了《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水果史话》《蔬菜史话》等作品,受到了不少读者的喜爱。

讲好科普故事的三个要点

诚然,讲好科普故事需要时间的累积,万事开头难,但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慢慢就会积累一些属于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在我看来,讲好科普故事主要有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要有态度。我曾经制作了一个关于蒲公英的视频,网上的关注度很高。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北京路边的蒲公英逐渐变丑,叶子变得越来越短,花莛变得越来越矮,叶子上的斑点也变得越来越多。其实,这是一个人为筛选的过程,主要是因为漂亮的蒲公英在之前被采挖得过多。在此,我呼吁大家,不要再采集野生的蒲公英了,吃它其实和去菜市场买捆油麦菜回来吃没多大区别。有了这样的态度和情绪,确实会引发不少人的关注与思考。

第二,要有美感。我们在讲科学故事的时候,需要挖掘科学之美,将自然的、科学的、整个宇宙的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这种美的享受,会带给人们更好的视觉体验,更易引发对科学的兴趣。

第三,要有合作。术业有专攻,我十分感谢我的朋友们,还有很多专家老师们对我科普作品的指导与帮助。在我看来,只有团队协作、各展所长,才能做出更优秀、更吸引人的科普产品。

主讲嘉宾:

高源

国家自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全国十佳科普使者

我与首都科学讲堂走过的这七年

首都科学讲堂回顾 | 第800期:热爱科学,共话未来

七年的时间不太长,但七年的时间也不短。我与首都科学讲堂第一次结缘要追溯到2017年9月22日,那天正好是世界犀牛日,因为大家特别喜欢犀牛,所以当时我就选择了这个题目分享,并且大胆地尝试了一次“跨界”。

按理说,犀牛主题是我们自然博物馆常讲的内容,但在那一期首都科学讲堂,我把我的好朋友——著名科普作家袁硕“河森堡”老师也请来了。当时他在国家博物馆讲文物,我在自然博物馆讲标本。我们以国博最著名的犀牛尊作为切入点,不仅讲了犀牛的起源演化、生存状态及保护方式,而且从历史文物出发,为观众讲解了很多跟犀牛相关的知识。那次活动非常成功,吸引了7万多名观众在线收看。

2017年的11月16日,首都科学讲堂又以入校的形式邀请我走进学校,前往亦庄第二中心小学,为学校的师生现场分享《化石知道生命的旅程》。那天,有很多小朋友与我积极互动,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意识到,首都科学讲堂这种入校的科普形式也很有意义。

一年后,我再次受到首都科学讲堂的邀请。在首都图书馆以《流光异彩话宝石》为题作科普分享。

之所以选择这个话题,一方面是因为我本身就很喜欢宝玉石,2012年到2015年恰逢我在中国地质博物馆专门做宝玉石科普;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觉得科普选题要落地,要找老百姓最喜欢、观众朋友们感兴趣的内容来讲。所以,在接到邀请的第一时间我就做了观众调查,让公众投票选择自己最想听的讲座内容,结果那一期选出来的主题就是“珠宝玉石”。

那次活动我不仅讲了许多科学知识,还带了宝玉石鉴定的设备,在现场为观众做起了珠宝玉石的鉴定。这个经历也给了我一个启发——科普选题一定要看需求,不能是“我想讲什么我就讲什么”,而应该是“大家想听什么我才讲什么”。

2019年5月,我又以《护佑国宝绿孔雀》为题,给大家分享了国宝绿孔雀的知识。

说到孔雀大家都不陌生,但很少有人真的了解这个物种。举例来说,全世界孔雀到底有多少种?事实上,全球只有三种孔雀,一种是我们见得最多的蓝孔雀,它的数量最多,但它是印度国鸟,我们国家的野外没有自然分布;第二种是绿孔雀,它比大熊猫还濒危,全国野生的种群仅有600多只,还不到国宝大熊猫的1/3;第三种是刚果孔雀,它们来自遥远的非洲,因而我们了解得不算多。

分享这期内容的时候,有一位观众让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位老爷爷,在讲座结束后给我看了他做的笔记,然后对我说:“高老师,您给小朋友们讲得真好,希望以后你也能给我们这些‘老小孩’多备几节课,我们都很爱听你讲的内容。”这让我意识到,科普工作的受众其实很广泛——它不应只包含青少年,也要关注“白发一族”。

在之后的日子里,首都科学讲堂一直在发展,我也从线下讲座转向了线上录制,可不管是什么形式,我都觉得首都科学讲堂一直在尝试多维度、多平台、多形式地将科学知识呈现给大家。

疫情期间,我以《探秘北京史前原住民》为题做了一期讲堂,给“老北京人”做了一个“人口普查”。北京所发现的最遥远的古人类记录是70万-50万年前,是来自京西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猿人。在周口店遗址,生活着两类原住民:一类是距今70万-50万年的北京人,另一类就是距今4万-3万年的山顶洞人。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了解这些知识点,我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邀请观众扮演人口普查员的角色,发给他们调查表,让大家把普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一一记录下来。通过这种形式,大家不仅记住了科学知识,而且还很享受这个过程,因而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从“三好”到“三得”

与首都科学讲堂一起成长的这些年,它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首先就是“三好”。对于这一点,首都科学讲堂的标志就是一个形象的诠释——三种颜色就像三个拥抱在一起的人,它们象征着三类重要人群:红色是始终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国家和政府,蓝色是科学家及科普工作者,绿色则代表广大公众。只有三方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科普工作的效果才是最稳定的、最理想的。

从这个标志出发,我也想谈谈自己对首都科学讲堂“三好”的理解。

第一“好”就是策划好、组织好:从与宣讲者沟通、确定选题,到做观众调查、现场执行……一直以来,首都科学讲堂的组织方做得都很到位,工作都很高效;第二“好”就是形式好:在首都科学讲堂,我们既有现场鉴定也有主题讲座,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线上直播,最后还有出版物总结过去几年的成果……可以说,它的科普形式是非常多样的;第三“好”就是传播效果好:每次线下活动,首都科学讲堂几乎都是座无虚席,观看线上直播的人数也能达到百万级别,这一点非常难得。

除了这“三好”,我还想围绕“三”这个元素谈谈我自己做科普的感受和心得。

2009年,我来到国家自然博物馆当上了讲解员,十几年间接待了无数观众。我渴望向观众学习,因为如果观众不买账,你讲得再好也不算好。于我而言,我的职业是观众给的,如果观众不爱听、不需要听,那我的工作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我慢慢知道了什么叫“把观众当作衣食父母才能做好科普工作”。

在国粹京剧中,人们经常讲的一句话是“戏比天大”。在每一场科普讲解中,我也有这样的感受。观众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可能只有一次机会听你的讲解,你若讲解得不好、讲解不到位,那就是辜负了观众对你的信任。

既然如此,那怎样才能做好科普、做好科普讲解呢?

第一点就是要摸清“给谁讲”。

根据我多年的一线科普经验,观众其实可以被细分为10类,每一类的收听学习习惯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做好观众调研,了解观众需求,跟观众建立良好的感情联系,才能将知识讲好、讲自然。因为科普工作不是自娱自乐,观众没听明白是不行的,尤其是讲自然科学类的知识,它的专业术语多、专业数字多、专业名词多,很容易让公众“发蒙”。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公众听得懂,这是最重要的!

第二点就是弄懂“讲什么大家喜欢听”。

从46亿年前的地球起源到700万年前古人类出现,科学知识有这么多内容,那我们要选择讲什么呢?每场讲解的时间都不太长,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要精挑细选,尽可能跟时事热点结合、跟生活常识结合、跟新奇有趣结合、跟故事段子结合——这就是我总结的“四结合”。

第三点则是“怎么讲能记得住”。

讲解工作是博物馆教育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是单纯的娱乐。所以,科普讲解需要评估教育效果,“讲完能不能记住”就是最好的评估标准。这么多年,我提出了儿歌讲解法、戏剧讲解法、快板讲解法等不同的方法,希望通过更多新鲜有趣的讲解形式,为公众带来更好的科普内容,只有用心、用情、用专业去吸引观众,才能真正把科普工作做好。

(本文图文、视频来自第800期首都科学讲堂)

传播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

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来源:北京科学中心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精彩连连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