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学佛者中,有一部分人存在这样的现象,一种是奔忙于生活和工作,少有闲暇时间,只好放弃了修习;另一种则是为了念佛诵经,选择远离世俗生活,放下了本该承担的责任。

其实,学佛修行和日常生活并不冲突,修行不是只有身在寺庙中或端坐于佛堂前才可以进行,学佛不拘泥于某些仪式感,更不能脱离生活。佛教提倡的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心灵得以升华,正所谓“生活处处是道场”,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与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境界。

如法地工作和生活 即同于行菩萨道

作为学佛者,我们首先要确切明白“佛”的涵义。佛来自梵语 buddha,是觉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浅显一点说,就是明白,你要是明白了,就是佛;要是不明白、糊里糊涂的,就是众生,正如佛陀在证悟后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因此,学佛其实不是膜拜,也不只是烧香拜佛祈求佛菩萨保佑。真正的学佛修行,是学觉悟、学明白的方法,用这个方法使我们觉悟,而后平实健康、智慧如法地生活和工作。

其次,佛法的要义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证菩提果的过程。发菩提心就是发广度众生之心,《金刚经》有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菩萨以一切众生都作为自己救度的对象,不论好恶,不分亲疏。我们学习菩萨道,要以博大的胸怀救济穷困,遇见受饿的人给予食物、遇见受冻的人给予衣物、遇见病痛的人给予医药……设身处地地用佛陀教导的方法去帮助和爱护他们,能够这样想,你对你的生活和工作就能有耐心,对学佛者来说,这就是你行菩萨道最具体的、最现实的一个环境。

又云:“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更进一步地救度众生,是观察人世间的苦空无常,帮助他们拔除痛苦的根源。如果没有理解苦痛的来源,一切帮助都只能是暂时的、局部的,而我们学佛的目标,应以根本解脱的无余涅槃去救拔众生。

司其职尽其责 也是一种修行

如何将佛法落实到生活和工作中呢?《佛说善生经》给了我们非常详尽的指导:

“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妇为西方,亲族为北方,僮使为下方,沙门为上方。诸有长者子,礼敬于诸方,敬顺不失时,死皆得生天。惠施及软言,利人多所益,同利等彼己,所有与人共。此四多负荷,任重如车轮,世间无此四,则无有孝养。此法在世间,智者所选择,行则获大果,名称远流布。严饰于床座,供设上饮食,供给所当得,名称远流布。亲旧不相遗,示以利益事,上下常和同,于此得善誉。先当习技艺,然后获财业,财业既已具,宜当自守护。出财未至奢,当选择前人,欺诳觝突者,宁乞未举与。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

一食知止足;二修业勿怠;三当先储积,以拟于空乏;四耕田商贾,择地而置牧;五当起塔庙;六立僧房舍。在家勤六业,善修勿失时。如是修业者,则家无损减,财宝日滋长,如海吞众流。”

我们应该兼顾自己的家庭与社会角色,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选择正当的工作,勤奋耕耘;以戒律来约束我们的行为,弃恶向善。如此健康、正命地生活,不仅将使我们获得生活和工作上的成功,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行。

佛法是种活法,好好发心,改变心态,生活、工作、婚姻、亲情都是修行。用佛法改变我们、纠正我们,佛法才能救度我们;我们能以佛法的智慧去生活、去工作,我们也将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