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薛亮

1956年出生于江苏省靖江市;

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

毕业后至1997年任新华日报美术编辑;

1997年至今工作于江苏省国画院;

现为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

傅抱石纪念馆馆长;

国家一级美术师;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美术创作研究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江苏省艺术类高级职称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

他的作品展现出多元、莫测和不确定性的美学价值,最显著的是内含的哲理思想。这正是心象山水画的主要特征,以“心源”和“写心”为核心。从老子的“道”到庄子的“心斋”,追求着“有形”与“无形”,探索着“玄妙之意,幽深之理”。他画中体现的静虚美学观,通过心灵映射万象,借万象抒写性灵。

他善于在静态中寓动态,动静相得益彰。画面以几何图形为构成主要素材,具有超稳定性,同时又带过强烈的内在张力。这些作品超然凡俗,灵动传神,留给观者无限的诠释空间。描摹大自然是不易之事,更难的是表现“内美”,但诗意则是最高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画想到的,不是画看到的。我的构思过程与一般画家不一样,一般画家往往考虑画什么,我是先有一个抽象的感觉,然后理性地利用头脑中的内存去组织出能表达这种意境的物象,结构,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是两码事。

在绘画中“情”是成就一幅画好坏的根基理法只是一个手段,是形而下的东西。我的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这样简单化的表述,凭借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观照,首先有非具象的感觉,形成创造作品的原始冲动。

——薛亮

作品赏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志文化# 天志推荐# #天志艺术# #工笔画# #薛亮# #艺术家# #中国画# #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