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哥,这急匆匆地干啥去啊,来下棋不?”

“下次吧,这不我儿子让我去省城医院做个癌症筛查,他说我们这些老人家得定期体检,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正好有个伴。”

“算了算了,我身体好着呢,不用做那什么检查,你去吧!”

“你可别不当回事,之前一起下棋那老张,平时不也挺健康,然后还不是胰腺癌晚期,可遭罪了!”

“你可别吓唬我,反正我是不会去的。”秦大爷把头一偏,根本没把刘大爷的话放心里。

见此情况,刘大爷自知劝不动他,打了个招呼就往医院赶了。

那么,癌症筛查到底有没有必要去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早发现、早干预

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新发癌症457万例、死亡300万例,占世界范围的24%、30%。除了超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外,我国癌症的整体5年生存率也与美国有较大差异,我国和美国分别为40%和67%

究其原因,主要与我国大部分癌症确诊时已经属于中晚期相关,这直接导致大部分患者的预后变差。由此可见早发现、早干预是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罗永章认为,中国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生存期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体检普及率低、防癌体检不规范所致

早期癌症治愈率可达90%以上,早发现早治疗是受到国际认可的对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相比之下,我国癌症检出率比发达国家低3-4倍,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40%,与美国尚有很大差距。

二、韩启德院士指出,不太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筛查

在此前的一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对于癌症早筛这件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癌症筛查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

肿瘤筛查不当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或是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大部分人可能都认为患癌=死亡,一旦告知罹患癌症可能会让患者精神崩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即便癌症筛查的各项指标都正常也可能罹患癌症,这会让人忽视假阴性的存在,反而可能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出于以上原因,韩院士指出不建议每个人都跑去癌症筛查,不过若是普通人群出现症状时还是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检查的。此外,高危人群还是得重视癌症筛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筛查。

另外,韩院士还指出我们对医疗的定位要正确,它对于健康能起到的作用可能相对有限。想要保证健康,更多是由生活方式、生活条件和经费保障等来决定。

钟南山院士对此也持有同样的想法,他认为遗传、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占健康的32%,医疗条件占比8%,而60%的决定性因素是来自于生活方式。

三、JAMA新研究:老人做不做癌症筛查,关键得看这2点

近期,权威期刊《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美国1800名保健医师和600名妇科医生进行了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医生对预期寿命9~10年和4~5年的患者就医场景做判断。

最终有776名医生的答复符合研究要求,在2类虚构的就医场景中,影响生对癌症筛查影响力大小分别为患者健康状况/功能状况(36.7%)、剩余寿命内患癌风险(34.9%)、预期寿命(23.1%)、生理年龄(5.3%)。

该研究很可能是首个探索影响医生做出癌症筛查决定的因素研究,以结果来看患者的健康和功能状态是影响医生决策的最主要因素。相对比来看,预期寿命患癌风险就没那么容易做判断,如若患者预期寿命内的超过1/3时间可能会患癌,则可以考虑不进行癌症筛查。

越来越多的指南建议,对于预期寿命有限的人群而言,不建议进行常规癌症筛查,但目前这个建议依旧存在很大的争议性。

值得提醒的是,癌症筛查一定不是项目越多或价格越贵越好。建议受检者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查项目,避免过多进行有辐射的检查项目,这样不仅可能威胁健康,还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癌症早发现早干预可获得更好的预后是毋庸置疑的,但对此也要注意持有正确心态,不能盲目大量进行防癌筛查,避免给健康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影响。

参考资料:
[1]《液体活检在癌症筛查中的现状及展望》.中华医学期刊网.2022-07-12
[2]《聚焦两会|癌症声音:癌症早筛早诊早治很重要,早期发现早期癌症》.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2020-05-27
[3]《JAMA子刊:老年人真的有必要做癌症筛查吗?关键要看这2点》.医学新视点.2023-06-0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