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尼印开放边界形成的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是影响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被称为国际政治的基石。即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尖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理因素对政治的影响,但其重要性仍不容忽视。正是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征塑造了尼印开放边界,为两国的交往打下坚实基础。
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历史始于印度次大陆和亚洲板块中亚地区的碰撞,大约在7000万年前,这片受力的岩层向上隆起并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南缘形成了高大山脉,这些山脉至今仍然是恒河水系与雅鲁藏布江水系的分水岭。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翼,它将干旱的台伯坦高原(TabertanPlateau)与富饶的印度恒河平原一分为二,隔离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尼泊尔北面紧贴着中国西藏地区,西、南、东面则是被印度包围,在尼泊尔西部,马哈卡利河(MahakaliRiver)将它与印度的北方邦分隔开,在尼泊尔南部和东部,印度的北方邦、比哈尔邦和西孟加拉邦与之接壤。作为一个内陆国家,尼泊尔距离最近的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海港约888公里。
尼泊尔的地形特征可以分为阶梯式的三个自然区,呈北高南低的阶梯状,自南向北即为特莱(Terai)平原区、中部地区和喜马拉雅高山区。而尼印开放边界的形成,完全归功于两国边界上的这块开阔平坦的特莱平原,即尼泊尔南部的特莱地区。事实上,可以将特莱平原看作是印度恒河平原在尼泊尔的延伸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