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鸭脖,是南方一些地区的传统名吃。鸭脖,又名酱鸭脖或酱鸭脖子,据称,是清朝时常德人发明的一种美味,后来,流传至四川和湖北,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开始风靡全国。现如今,几乎在全国的每一个地区均有销售鸭脖的门店。

老鼠,是一种哺乳动物,尽管这种动物也能够食用,但是,由于这种动物可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斑疹伤寒、蜱性回归热等57种疾病,因此,几乎没有人愿意食用老鼠。

然而,就在6月1日,题为“江西一高校饭菜中吃出老鼠头”的视频上了热搜,在这则视频持续发酵的情况下,南昌市监局等多部门对“老鼠头”事件进行了回应,回应中称,饭菜中根本没有什么“老鼠头”,那个疑似“老鼠头”的东西其实是“鸭脖”,是一种美味呢!

对于南昌市监局等多部门做出的回应,网友们却并不买账,许多网友认为:南昌市监局等多部门简直就是在“指鼠为鸭”,是想掩盖事实。更有许多网友指出:“这个回应简直是在侮辱我们的智商,鸭脖中也能够长出牙齿吗?难道这是一只‘神鸭’吗?”由于网友们不买账,因此,南昌市监局等多部门的公信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南昌市监局等多部门回应中的“鸭脖”被送往南昌市检验检测中心进行检验,但目前还没有向外界通报检验结果。

虽然南昌市检验检测中心尚未向外界通报检验结果,但媒体记者仍然在为探究真相而奔波,6日下午,某媒体记者联系上了一位从事啮齿类动物研究30多年的专家,这位专家谈了他自己的看法。

那么,这位专家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专家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家看法

据媒体报道,这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已经有30多年对啮齿类动物研究的历史了,具有相当丰富的研究经验。这位不愿具名的专家称,“如果图片没有造假,是真实拍摄到的图片,单单从图片上来看,基本可以断定饭菜中出现的‘异物’并不是什么‘鸭脖’,而应该就是一个小老鼠的头部。”

这位专家接着称,“单单从网络上流传的图片上来看,饭菜中出现的‘异物’长有老鼠的犬齿,尤其是其嘴部下面的犬齿显得很长,分明就是老鼠的头部,这是无法否认的。因为老鼠的头部与‘鸭脖’从形态上来讲,还是具有很大的差别的,所以根据我的经验,我是不能够认定饭菜中出现的‘异物’就是‘鸭脖’的。”

这位专家继续称,“当然了,如果图片做了假,那就不好说了。反正,让我们等待南昌市检验检测中心给出的结果吧!”

这位专家表示: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事实是会说话的。

以上所述,就是这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所给出的说法了。

当众多网友知悉这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所给出的说法后,网友们便再一次纷纷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网友声音

网友春天的故事:别说让专家看了,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够看出饭菜中出现的“异物”就是“老鼠头”,真的不知道南昌市监局等多部门怎么会把“老鼠头”看成是“鸭脖”,真是在侮辱我们的智商啊!

网友岁月如歌:这真一只鸭脖与一个鼠头的较量啊!一件很小的事情,居然惊动了专家,实在是不应该啊!不过,这位专家说了中肯的话,值得点赞。

网友风花雪月:这是现实版的“指鹿为马”吗?明明就是“老鼠头”,有关部门偏偏要说是“鸭脖”,我真的是醉了。

总之,网友们的议论有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胡观点

“公信力”是指权威部门在社会公共事件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一旦某一个权威部门失去了公信力,那么,这个权威部门就会失去民众的信任。

一位社会学家指出,“公信力”的核心是信任和信赖,而这种信任和信赖的主体则是普通民众。无论是哪一个权威部门都要坚守自己的“公信力”,否则,这个权威部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仅就此次事件而言,虽然南昌市检验检测中心尚未向外界通报是“鼠”是“鸭”的检验结果,但通过专家的分析来看,饭菜中出现的“异物”不太可能是“鸭脖”,希望南昌市监局等多部门还是在检验结果公布后再发声吧!否则,网友们有可能继续不买账。

大家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