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电子凭证“一码就医”,信用就医“先诊后付”(引题)

福建加快建设“智慧医保”(主题)

福州晚报讯(记者 李晖)患者通过手机操作,就能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建档、预约挂号、药房取药、窗口缴费、诊间支付、报告查询等;在医院无法买到的药品,可以通过电子处方流转,在定点药店购买,或用手机下单实现送药上门……昨日下午,医保移动支付互联网生态应用推广启动仪式在福州举行,医保部门现场展示了“医保移动支付,就医结算无忧”多场景应用,医保结算开启智能化新时代。

推进“智慧医保”建设

“医保移动支付是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推进医疗保障领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政府公共服务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一项惠民工程。”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表示。

为解决就医挂号缴费来回跑、排队时间长等问题,2022年初以来,国家医保局在全国上线统一医保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和移动支付深化应用,在确保数据和信息安全的同时,实现了医保移动支付“免排队”“秒支付”,提升了老百姓的体验感、获得感。

省医保局局长林圣魁介绍,我省作为全国首批医保电子凭证和移动支付试点省份,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医保信息化建设的部署要求,立足“数字福建”建设的独特优势,加快推进“智慧医保”建设,第一时间上线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积极拓展“互联网+医保”服务。

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据了解,福建实现了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医保信用就医“先诊后付”等医保移动支付应用创新,全省医保移动支付互联网生态应用初步形成。

电子凭证“一码就医”

目前,全省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人数3723万,激活率达96.49%;全省108家三级医疗机构、350家二级医疗机构实现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参保人就医购药、在线查询、参保登记、异地备案均可“码”上完成。

电子处方顺畅流转

我省在全国率先上线电子处方流转中心,全省195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电子处方在医保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顺畅流转,方便参保患者多渠道购药。福建电子处方流转量目前居全国首位,累计流转医保电子处方13.6万张,涉及药品销售额3.6亿元、医保结算额2.4亿元。

移动支付“结算无忧”

我省率先完成移动支付2.0版“第三方支付渠道支付”验收,推动移动支付在医药机构全面应用,实现“免排队、免接触、免现金、秒结算”。目前,全省医保移动支付结算数量逾130万笔。

信用就医“先诊后付”

近年来,我省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探索医保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探索医保信用就医新模式,共开通信用就医医院15家。其中,福州在福州市中医院试点,实现“先诊疗、后付费”信用就医超3万人次,有效缓解参保患者“看病难”“资金垫付压力大”等问题。

省医保局局长林圣魁表示,我省将进一步丰富医保电子凭证各类业务场景应用,拓展医保移动支付医药机构数量和范围,完善提升刷脸结算、亲情代付、信用支付等特色功能,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医保移动支付服务,推动医保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贡献福建智慧和力量。